□唐光耀
为了推进我省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发展,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我省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投资力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对山西省农业保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我省各地普遍开展的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小麦、玉米、奶牛、能繁母猪、马铃薯等5种,有关市县根据实际需求探索开展了水果、育肥猪、种羊、能繁母驴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试点。2017年,我省开展了农业部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项目试点。据省保监局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68亿元,同比增加25.56%,高出全国平均增幅十个百分点。全省农业保险共为371.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44.48亿元,赔款支出2.03亿元,同比减少19.78%,有56.31万户次农户受益。
一是商业性特色农险保费收入228.85万元,参保农户1.5万户,保险金额8474.66万元,险种涵盖小杂粮和中药材等13个险种。二是地方政策性特色农险实现了保费收入1968.85万元,参保农户10.59万户,保险金额达435483.02万元。三是29个县区通过县级财政补贴特色农业产业,开展了地方政策性特色农险业务。
我省的地方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有种植业政策性保险和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一是种植业政策性保险方面,开展了水果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投保树种为苹果、梨、葡萄、核桃和红枣。保险灾害种类为早晚霜(雪)低温冻害、雹灾、风灾、暴雨、洪水和果园内涝。二是畜牧业政策性保险方面,开展了育肥猪保险试点、种羊保险试点和能繁母驴保险试点。
一是2016年农业部在我省开展了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试点项目,投入资金为500万元,省财政配套21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保费补贴。二是在我省质谷子种植大县长治市沁县和杂交谷子种植大县忻州市五寨县开展了试点实施谷子天气指数综合保险,保险责任范围涵盖暴雨、干旱、冻害3个指数保险责任和洪涝、大风、雹灾3个非指数类保险责任。三是谷子保险每亩保额定为400元。截至2017年11月底,试点区域两个县参保农户合计11988户,承保面积94569亩,为谷子种植户合计提供风险保障3782.76万元,全年累计保费支出为275.44万元。四是在项目实施期间,启动保险赔付程序3次,合计赔款79.38万元。五是另外尚有一笔约20万元的保险赔付款正在进行复勘定损。
我省各级政府机构对农业保险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农业部门主要负责统计种植面积等简单数据,财政部门按保险机构提供的保单拨付资金,各大保险机构自主推广农业保险,各自为战,使得农业保险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难以满足广大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主体的需要。农业保险的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当前我省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从我省农业保险工作总体情况来看,一是保险产品种类不丰富,农业生产面临的气象、地质等生产性风险和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种类繁多,农业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产品种类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二是保障程度不高,现有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属于生产成本保障保险,无法满足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更高保障程度的需求。三是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农业生产主体自身生产投入大、资金积累慢,完全靠自有资金投保不现实。另一方面各地财政财力有限,虽然做了很多特色农业保险的有益尝试,但普遍规模不大,受益农户范围较小,使得我省的农业保险产品供给种类、保障程度和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都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一是农业生产巨灾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保险机构一旦遇到系统性巨灾风险,难以承担赔付责任。二是目前我省农业生产主体多样化,生产管理信息的不对称和数据采集困难等导致保险机构在保险标的确认、保险责任认定和赔款兑付等方面顾虑重重。三是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以省为行政单位制定费率,且区域内一致,而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区域风险分布不平衡,受经济利益驱动,使得保险机构全面推动农业保险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一是建议由省政府领导牵头,省财政厅、金融办、农业厅、保监局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组成农业保险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主体积极和农户受益”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领导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我省农业保险的财政扶持政策、拟定政策性保险扶持范围和研究地方特色保险发展战略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引入竞争机制。三是鼓励和引导各保险机构积极进行特色农险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政策引领、技术指导和工作体制健全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我省的农业保险工作。
在现有中央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一是省级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产业政策保险试点,围绕我省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扶持对象,将特色杂粮、设施蔬菜、水果、中药材和畜禽养殖等纳入政策性保险扶持范围。二是鼓励、引导各市县因地制宜开展地方特色保险,省级财政采取直接补贴和以奖代补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推动财政支农方式由灾后救济向灾前保险转变。三是加快构建省市县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各级按一定比例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当农业保险赔付比例超过一定比例时,由财政进行兜底,免除保险机构的后顾之忧。四是大力引导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保险领域,破解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难题,提高各农业保险主体的参与热情。
一是健全基层农业保险工作机构,依托各级农经工作机构,在乡镇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在村配备专兼职农业保险协保员(以村干部为主),村级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由农业保险机构从保费收入中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保障。二是强化农业保险宣传、培训力度,将农业保险培训支出列入年度预算,加大对各级农业保险工作人员、协保员的培训力度。三是落实提标扩面增品,适当提高中央政策性保险风险保障标准,试点推广目标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更高风险保障程度的需求。四是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试点推广天气指数保险等保险责任清晰、查勘定损和赔付效率高、农户接受度好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
图片新闻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也是武乡县脱贫摘帽关键一年。为了做好18年脱贫帮扶工作,近日,长治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贾软贤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队到武乡县8个帮扶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长治市财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