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诗与远方”的内涵和关系,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为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并阐述了文化和旅游的历史联系,分析当下文旅融合发展的案例,并为将来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旅游;文化;创新;策略
一、前言
高晓松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从旅游角度来看,这句话有什么涵义?什么是“苟且”?什么是“诗”?什么是“远方”?笔者认为,所谓“苟且”即眼前的景色、眼下的事情,而“诗和远方”即为“文化和旅游”,诗属于文化的范畴,而旅游总是关于远方的。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足以可见,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为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
二、文化和旅游的历史联系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旅”的含义很多。其中之一见《管子·小匡》:“卫人出旅于曹”,注曰:“旅,客也。”《易·旅·疏》:“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
关于“游”,有重要意义的是孔子劝弟子们“游于艺”。宋人赵顺孙认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古代中国人的许多出游,尽管方式、内容等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注入了时代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外出求学,为“游学”;异地做官,为“宦游”;僧侣出游,为“游方”,等等。
三、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案例
(一)宋城
宋城集团很好的将旅游与文化有机结合,将文化主题公园与旅游演艺项目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宋城”“千古情”品牌,打破傳统旅游单一模式,走出来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经营之路,同时也成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宋城景区秉承“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打造了佛山、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九龙广场、城楼广场、文化广场、聊斋惊魂、南宋风情街等景点一步一景。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还原了宋代都市风貌。宋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地,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杭州宋城景区的灵魂。用先进声、光、电的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把丝绸、茶叶和烟雨江南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
(二)梵净山黑湾河养生度假区
目前,梵净山旅游多以观光为主,实行“大区小镇休闲休闲驱动模式”,山上从生态保护和环保角度考虑,不宜设立过多的旅游产品。提出山上围绕生态保护和佛教观光,山下构建“大梵净山文化休闲圈”的设想,通过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挖掘,结合本土民俗文化特色和地方资源、环境,提出打造“佛教门户、傩仪风情、梵净水乡”的总体定位,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民俗体验、亲水游乐等产品体系,实现了梵净山观光+休闲的互动发展模式。
(三)深圳文博会
文博会是新兴的一个旅游景点,这就是深圳打造的“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模式,文博会的几乎每一个分会场,都同时是旅游景点。喜欢传统文化的,可以去甘坑体验客家民俗;爱看奇幻娱乐的,可以到欢乐谷观看中国最高水平的魔术表演;爱好古董收藏的,可以奔古玩城淘一淘宝……
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投入管理体质机制
政府部门加强扶持力度,吸引社会各企业、组织进行文旅投资,鼓励青年进行创新创业。因文化和旅游既存在社会文化价值,又存在市场经济价值,因此文化旅游管理应采取市场化体质和公共管理体质复合机制管理,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放松管制,又要起到适合有效的协调管理。1
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文化旅游方面人才培养,尤其注重高精尖人才培养,并加强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保护。
(二)建立文化发展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重视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建立特色文化品牌,坚持文明健康理念,积极与影视、娱乐、美术等文化产业融合,加强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文化保护,积极开展各种艺术表演等节目以为旅游增加趣味性,注重核心价值、产品内涵的提升。
而核心价值、产品内涵的提升离不开服务水平的提升,文化环境的和谐。提升从事旅游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教育;将旅游环境融入各种文化内涵,如宗教文化、园林茶艺、休闲养生、娱乐购物等。
(三)树立创新理念,提高创新积极性
文化旅游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相协调。以文化创新和发展作为文化旅游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文化旅游发展的社会性、文化性及公共性,从思想上改变,树立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的理念。
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文化旅游企业组织等各方面应提高创新积极性。当地居民应自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保护、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以此为傲,生产一些体现当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旅游产品,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的繁荣、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企业组织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价值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提高旅游文化中各主体的积极性。3
结论
“诗和远方”即为“文化和旅游”,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趋势,应顺应这个趋势,并加以创新,建立完善的投入管理体质机制,建立文化发展品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树立创新理念,提高创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宋振春,纪晓君,吕璐颖,李允强.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02):80-87
[2]苏宁.试论如何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J].艺术科技,2017,30(12):171
[3]范周. 以文化促旅游创新发展[N]. 经济日报,2018-04-25(012)
作者简介:董含星(1997),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