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余
读《世纪》发表的《杜维善口述历史之三》很有教益。
维善先生是杜府七公子,又是八五老人,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维善先生的口述很有价值。但其中某些史实尚需厘正校勘。
笔者任《上海滩》杂志记者时,曾多次采访杜公馆总账房黄国栋先生,并与黄先生交往多年。现将笔者对维善先生口述历史中的三处重要史实歧见一一陈述于下,以求教维善先生。
一、蒋介石是不是青帮
杜维善说:“蒋介石加入青帮,主要是利用青帮。”
蒋拜黄金荣为师,而黄金荣本身并非青帮。黄金荣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彼时黄金荣17岁)拜“套签子福生”十六铺大流氓陈世昌为师。晚清民初社会动荡,除青帮、洪帮外,一些有实力的大流氓拉帮结派,自立山头。陈世昌手下有一帮小喽啰,号称“十六铺一只鼎”。黄拜陈世昌为师时,陈还没有加入青帮,是个“空子”。所以黄金荣也不是青帮。
多年后,黄金荣发达了。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黄自设香堂,招收门徒。有人劝黄,你应该先拜青幫大字辈老头子为师,然后再招收门徒,这就名正言顺了。黄不吃这一套,也看不起什么青帮大字辈。黄说,我是“天”字辈,比“大”还多一横。所以黄一生是“空子”,始终没有加入青帮。
入帮派者有两种,一是投奔依附于帮主,听命帮主号令抢地盘打天下发横财。一是因情势危急,无奈之下入帮,以解一时之困,同时并不参与帮会事务。
1922年,蒋介石在虞洽卿、张静江帮助下,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做投机买卖,开始获利颇丰,后因“信交风潮”交易所倒闭,负债累累。蒋欠债数万,债主上门追债,蒋东躲西藏,十分狼狈。蒋找虞洽卿想办法。虞引蒋去拜见黄金荣,请黄看在蒋是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心腹部将的分上,帮一记忙。黄收下蒋的拜师帖子,帮蒋了结了全部债务,并赠蒋200银元,帮助蒋南下广东。
当年,蒋是一个落魄困顿的35岁的青年。蒋绝对没有想到,数年之后,他会成为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总司令,南京新政府的主席、委员长。说蒋加入青帮是想“利用青帮”,不知从何说起?
1927年,北伐军占领上海后,蒋曾利用黄金荣的势力,来达到分共清共的目的。但这是后话了。
二、戴笠杀张啸林是否与杜月笙商量过
杜维善说:“戴竺杀张啸林是与我父亲商量过的。”
翻阅相关书籍,戴是否与杜商量,可谓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是章君谷的《杜月笙传》(杜月笙大第子陆京士校订),该书第837页:1941年夏,杜月笙在香港罗士达酒店八楼咖啡厅与军统香港区区长王新衡喝咖啡聊天时,接一电报,杜月笙一看,立即“双手掩面,吞声饮泣”,继而“热泪横流,如决江河”。王新衡接过电报,原来张啸林已被一枪毙命。军统处决张啸林是统帅部的决策,绝无商量余地。考虑到杜、张关系,杜的结拜兄弟戴竺在灭张之前可能向杜通报也是人之常情,但应当不是商量。
抗战爆发,张以为发横财的时候到了。杜多次规劝张啸林要坚持民族大义。杜在离沪赴港之际,再劝张同行赴港,但张一意孤行终于命丧黄泉。其实,杜早就料到张有这一天。
至于林怀部,是张啸林的保镖,并非侍卫长。
关于林怀部枪杀张啸林的细节过程,笔者于1987年11月采访黄国栋先生,由黄口述笔者整理的《〈大上海1937〉的真真假假》一文,刊发于《上海滩》杂志1988年第一期。
三、黄金荣有没有赈灾善举
杜维善说:“三大亨中,只有我父亲喜欢赈灾,黄金荣小气得很,他才不会赈灾,我没有听说过、也没看见过黄金荣、张啸林他们主动做过赈灾的事情。”
杜月笙以乐善好施名扬天下。抗战时期,杜月笙更是毁家纾难,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黄金荣是小气,远不如杜月笙的慷慨大方。但要说从来没有看见过黄金荣做过赈灾的事,事实并非如此。
黄金荣是帮会老大、流氓大亨,但当国家遭受侵略、民众陷于生死之际,黄金荣伸出援手,投入大笔钱财救国救民。
黄金荣做了大量赈灾之事,这里仅举一例。1937年7月,抗战爆发。8月,日军进攻上海。11月,上海除租界外均被日军占领。同时,江浙一带难民纷纷涌入上海。上海法租界从抗战前的45万人猛增到125万人。难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露宿街头,处于生死边缘。
地处英、法租界繁华地段的大世界,是黄金荣的聚宝盆。只要开业,便人流如潮,财源滚滚,看到大批难民流落街头,黄金荣决定大世界无限期停业,改为难民收容所。近万名难民涌入大世界。各地难民仍源源不断涌入上海,黄金荣其名下的所有产业,包括共舞台、黄金大戏院、荣金大戏院及金荣小学全部停业停课,收容更多难民。
上海11月、12月已经入冬,黄拿出大笔钱财购买粮食、棉衣安顿难民一日三餐,安度寒冬。不仅如此,黄金荣还在南市老城厢城隍庙、老西门等地开设粥厂,每天定时施粥。
1938年,侵华日军转战华中、华南,10月先后攻占广东、武汉。上海的难民开始撤离,人数减少,但住在大世界的难民还有三四千人,其中一些人已经熟悉环境,早餐后在上海各处做做小生意,到晚上回大世界免费晚餐住宿。
1939年初,黄金荣对还滞留在大世界里的千余人进行劝返。1939年春节,大世界重新开业。
这一时期,上海的各大媒体对黄金荣解救数万难民于生死存亡之际的善举都详尽报道,并予赞赏。
(作者曾任《上海滩》杂志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