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8-08-06 13:30苗静静
魅力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

苗静静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术界愈来愈多的学者积极开展城市文化着眼于产业定位、现状、问题分析等方面,对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站在整体视角进行分析,没有结合各省市的自身特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以开封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对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再次,结合前文的现状分析,对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其它地区先进经验,提出了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

开封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市,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宋文化中的皇城文化是我国古都文化中的典型代表。虽然开封市拥有大量文化资源,但是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宏观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高度关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引领下,河南省提出“文化强省、旅游立省”的科学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促进旅游产业、生态文明、公共文化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鼓励各地市探索文化、旅游、居住、商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

1.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呈高速稳定的态势,国内GDP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出现缓慢增长或零增长态势,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向精细化、低污染、新能源结构方向调整,同时加快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文化产业是环境友好、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能够较快的拉动经济增长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露锋芒。到2016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增加值突破15.6万亿,占GDP的13%。

2.社会环境。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逐渐向多样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文化消费支出呈现出强有力的增长势头。2016年社会居民文化娛乐消费支出人均820元,同比增长13.2%。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潜在消费规模约4.7万亿元,但实际消费仅有1万亿元左右,这就意味着有3万亿的消费潜力尚待挖掘。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给开封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动力。

3.技术环境。生产、销售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交融的产品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例如手工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产品,如果只能依靠艺人的手工制作,就无法进行批量的加工和生产,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只有依靠喷绘、电脑制图、3D打印等现代化科技,才能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又如,综合了灯光特效、电脑特技的传统舞台表演,将经典内容赋予时代气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一些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想要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只有依靠科技。这就要求当代的文化产品既具有文化的传统特性,又具有科技的时代特色。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传统文化的快速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文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完美融合出现了“互联网+文化”新的产业形态,不仅满足了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时提升了国家的经济效益。

(二)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地域和文化的优势。开封区位优势明显,不仅处于我国内陆的中心位置,更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枢纽。郑开大道、开封物流通道、郑开城际铁路等项目的建设,使开封与郑州来往更加便捷,经济社会往来更加密切。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的成立,率先出台并实施了“二十二证合一”等一系列便民措施,这些都为开封更好地发展经济、吸引投资、向国际化迈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

开封具有规模庞大且极为深厚的文化资源,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物遗存和名胜古迹众多,龙亭、相国寺、包公祠、铁塔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大宋官瓷、祥符调、木版年画、开封剪纸驰名中外。其中,作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产业联动的优势。开封市政府具有长远的战略性眼光,将文化产业园区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将部分资源、资金等投入到新的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当中,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不仅可以最大化发挥出资金、土地等资源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带动该地域的经济增长。

(三)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文化产业作为新一轮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开封市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2008年4月,推出大型实景水上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总投资1.35亿元,这项演出是将北宋的繁华真实演艺出来;改造提升艮岳遗址项目,艮岳遗址是北宋皇家园林遗址,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万岁山旅游区有限公司,打造中原首家酒文化博物馆,建立了大宋武馆,成功打造了以大宋武侠风情为主的主题文化园林。类似的改造提升品牌项目还有很多,如大宋御河风景区,贯通龙亭、包公祠两大主要景区;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和宋文化资源,立足自身,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了一批民俗和历史文化区。例如七盛角民俗文化区、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大宋御河水上夜游等。

2.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步入轨道。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开封市政府按照宋朝古城的标准建成了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了开封铁塔公园等七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开封市整合文化产业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根据园区的建设进程,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了“园区管委会+文化龙头企业”的管理体制。近年,市政府将“开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开封市宋都古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并运营,由园区管委会管控,并以园区管委会的名义,以企业资产作为金融质押物,建立自身的投融资平台,组建相关的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机构。园区管委会在接管后,能够合法参与土地竞标,自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没有直接税收权,但相比于过去,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二、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系统性规划和实施

为了将文化融入更多的元素,开封市提出了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会展”在内的多元发展战略。但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文化产业发展缺少系统性、规划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文化园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其文化内涵建设、经营团队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文化园区的建设服从“木桶效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成为短板,都将制约园区的整体发展。以960文化创意园项目一期附属配套工程某市政大道为例,2016年就被列为该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工程,计划该年年底基本建成通车。截至2016年底,该大道周边房屋及附属物的征收拆迁工作仍未完成,导致2017年960文化创意园项目一期附属配套工程进度进行了多次变更,严重影响了该项目的整体进度和经济效益。

(二)文化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封市文化产业资源表面上实现了整合,实质上仍然是各自为政,文化资源的产业优势、整体优势尚未真正体现。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管理行政划分不合理的影响,文化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经济带,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过于单一,相关文化产业缺少中长期的合理规划和投资,整体效益不高,绝大部分文化经营项目规模小、档次低,导致经营情况不理想,造成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

即使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文化旅游业,也存在各自为政、缺少协同、孤立发展的问题。如清明上河园、龙亭、翰园碑林等文化旅游景区,虽然形成了地理意义上的产业带,但由于行政体制划分不同,又被各种政策保护,企业更多的是着眼于自身的“一亩三分地”,缺少有效整合,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很难形成本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无法发挥集约化、整体化优势。

(三)文化资源的产业要素发掘不够

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将文化传统资源开发为影视、动漫、出版、文化创意、旅游等多种形式的过程。但开封市文化产业景区大多数仍处于以门票收入为主的初级经营阶段,与之相关的饮食、影音、动漫、书画、服饰等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匮乏,大多资源未得到系统开发,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造成资源闲置。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可观,富有地方特色的遗产资源亟待开发。如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鼻祖,但目前其发展与历史地位严重不符,海内外知名度低,甚至不在四大木版年画之列。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开发力度不够,缺少精细化包装和宣传,未形成完善的产業链。又如作为中国五大名绣之一的开封汴绣,由于缺少政策保护和资金支持,导致相当数量的汴绣厂倒闭或转行,优秀从业人员大量流失,绣品质量大幅下降,影响力进一步萎缩,仅限开封一隅。更有甚者,一些硕果仅存的传统艺术,如兰考麒麟舞等在民间自生自灭,疏于保护。

传统文化资源没有融入现代科技,就不可能实现其内在价值,更不可能保值和增值。开封文化产品高科技附加值低,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无法展现出开封市文化资源的整体优势。目前,在互联网业、软件业等高新产业方面基础薄弱,全市没有一家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同时,开封市缺少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人才储备力量不足。缺少本土科技企业和人才,导致对文化产品进行改造和包装时忽视了科技元素对于社会公众的吸引力,没有将更多公众感兴趣的科技元素融入到当地文化特色中。

(四)文化企业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开封市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经营水平低、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家族式、作坊式运营管理阶段。即使是发展较好的文化园区,该问题依然存在。例如,自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园区管理委员会+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的“1+1”运营发展模式运行以来,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总体上看,并没有达到1+1>2的预期效果,根本原因就在于都是以政府和政府投资的法人为发展主体。自两大机构成立之后,政府要求在短时间内克服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而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另一个就是产业发展运营与管理科学化水平。前者偏重于固定资本投入和硬件建设,后者侧重于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前者只要投资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取得明显效果,而后者却需要较长的过程。从目前情况来看,前者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文投公司对各景区运营的科学化水平仍需提升。

三、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法律是规范治理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手段,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政府规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避免了发展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做法。面对开封文化产业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需要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针对开封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多学习其他省市已经成熟的法律体系,制定出适合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章制度。例如开封市自贸区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经过完善的法律政策支持,已初现成效,开封市政府正在逐步将其模式套入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

(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开封市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转化机制,不断提高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的服务水平,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开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让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去辅助作用,以管理为主,加强文化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可以通过市财政、税收、慈善等多种形式补贴,引导、支持、鼓励开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做好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整理工作

开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仅仅只有文化资源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对文化资源的认知、挖掘、整理后便将文化资源转化成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将文化的内涵揭露于众人前。通过这种手段,可以将文化资源、旅游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使得人们在欣赏文化产品的同时可以获得文化知识。众多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长足、持续的发展基础,因此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整理尤为重要,对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格外重视。开封在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浒传》《包公传》《七侠五义》《杨家将》等历史文学作品对宋代开封均有详细描写,为开封提供了丰富的可发掘的文化资源。除了文学记载,开封从宋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是文化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坚实基础。更有城墙摞城墙、城摞城、马道摞马道、沉睡千年的古州桥为开封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四)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

如上文所述,开封市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度还不够,不论是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相关宣传和推广,都需要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到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中,可以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采用更多的现代科技对文化产业进行宣传、传播或进行再加工,让开封的文化产业建设再次得到提升。充分利用3D、4D、虚拟展示、增强现实等数字和视频技术,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业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近年来,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管理和监督平台的作用日益突出,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官方论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征求和了解公众的需求并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研发交互式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监控和指挥技术,不断提升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能力。

(五)加快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开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剪纸、北宋官瓷、二夹弦、汴京灯笼张、开封盘鼓等等。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传承人减少、技艺衰退、固守原始模式越来越不受大众喜爱的问题。开封市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做成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条,不仅仅停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保护传承人,收集整理传承人的技艺,而是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系统化开发。依托开封当地原有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加强与开封市博物馆和开封当地高校的合作,恰当准确定位文化创意产品,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文化产品定位结合在一起。以文化品位为核心,以美观实用为品牌特色,开发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这样不仅可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可以重新以新姿态进入大众视野,社会效益提升;还可以延伸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收入和优化开封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1978-201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②中国文化消费升劲强势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EB/OL] http://news.hexun.com/2017-06-22/189738262.html

参考文献:

[1]胡惠林,陈昕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5-36

[2]顾江.文化产业品牌塑造与提升战略[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7-78

[3]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2

[4]王安琪.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商业时代》2015(3)

[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R].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17)

[6]陈艳梅: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7]李淼: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开封市文化产业发展
河南开封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开封市祥符区开展“消夏义诊送关爱”活动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开封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