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旧村改造逐年深入,在旧村改造中大量农村存在着现有树木滞留问题,许多农民将这些滞留树木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以至于旧村改造的村庄中现有树木大量破坏,利用率极低。这不仅仅对树种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原有的清新空气及优美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利用旧村改造中出现的树木极其重要。
通过观察,在本地旧村改造中大量被破坏的树种不仅有杨树,还有泡桐、柳树、楸树、银杏、刺槐、国槐等一系列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核桃、柿树等果树。随着现在城乡绿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乡土树种被应用于园林绿化。对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大力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旧村改造中积极保护现有树种,尽量做到不损坏一株树,不让原有绿色减少,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绿化美化自己的美好家园。
对现有树种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现存在的树种、各树木的规格以及数量等,做好统计以促进下一步的规划利用。
现在大部分旧村改造是几个村整合建成一个居民小区的形式,我们便可以根据小区需要绿化的具体情况以及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小区的绿化规划设计,在保证绿化效果的同时尽量多的使用我们村庄中的现有树种,如国槐、银杏、楸树、柳树等,既可以作为小区绿化地带的行道树,也可以作为背景树,胸径较大的还以作为独景树;刺槐较高大,还因其有槐花可以观赏并食用,可做成小的刺槐林;石榴、柿树可赏花,也可采摘果实可单独设计为小区的小型果园,还可以作为景观绿化带上的点缀,将具有老桩的石榴做成盆景点缀在绿化带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无论什么树种,只要合理利用均可成为一景。
(四)制定移植方案,实施移植
根据统计结果及规划设计,制定移植方案并按照规划设计将农村中的树木实施合理移植。为确保移植质量,在制定移植方案时,应对移植工程的主要项目确定具体的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1.定点和放线。确定具体的定点、放线的方法,如使用平板仪定点、网格法或交会法等,保证移植后的树木栽植位置准确无误,符合上一步的规划设计要求。
2.挖坑。根据树种、苗木规格,确定树坑的具体规格(直径×深度)。确定挖坑规格,必须考虑不同树种的根系分布形态和土球规格。平生根系的土坑适当加大直径,直生根系的土坑要适当加深。为了便于移植,可根据树种的种类及大小进行分级,分别确定树坑规格并进行编号。
3.掘苗。确定具体树种的掘苗、包装方法,哪些树种带土球,土球的规格,包装要求;哪些树种可裸根掘苗及应保留根系的规格等。掘苗时根部或土球的规格一般参照苗木的干径和高度来确定;带土球移植时,一般可按照树木胸径的7~10倍来确定土球的大小;裸根移植时,应根据树种根系的分布形态确定挖掘深度。
4.运苗。确定运苗方法,如用什么车辆和机械,行车路线,遮盖材料、方法及押运人员等。
5.假植。应考虑到苗木运到栽植现场后能不能及时栽完,确定假植地点、方法、时间、养护管理措施等。
6.修剪。确定各种树种的修剪方法,高大乔木应于栽前修剪,小苗花灌木可于栽后修剪。
7.种植。确定不同树种和不同地段的种植顺序,是否施肥,苗木根部消毒的要求及方法等。种植时,先散苗后栽苗。将苗木按设计散放在种植坑(穴)旁称“散苗”。散苗后将苗木放入坑内扶直,提苗到适宜深度,栽苗深浅应与原土痕平齐,分层埋土压实固定,完成种植。(五)栽后加强养护管理移植工作按规划设计完成后,为了巩固绿化成果,提高移植成活率,还必须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1.立支撑。高大乔木,栽植后应立即立支撑,一般采用双十字扁担或三角撑。2.灌水。水是保证树木移植成活的重要条件,树木定植后必须连续浇灌3次水,以后视干湿情况而定。第一次应于定植后24小时内灌一次透水;二次水距头次水时间为3~5天;第三次水距二水7~10天,此次要浇透灌足,即水分渗透到全坑土壤和坑周围土壤内,水渗透后应及时扶直。3.其他养护管理。(1)围护。加强管理,避免人为损坏。(2)复剪。树木定植后一般都加以修剪,还要对受伤枝条和栽前修剪不理想的枝条进行复剪。(3)清理现场。灌完3次水后应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主要包括封堰、整畦、清扫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