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部
2018开年伊始,一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报批稿正式面向社会公示,最终于2018年5月15日正式落地。与原标准相比,新国标虽适度放宽了对时速、重量的硬性规定,但全文要求强制执行,实际上更有全面从严的强制特性,与此同时,新添的防火、阻燃、防篡改等技术指标,更是直指笼罩电动自行车行业多年的安全问题。该技术规范将于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从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为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鼓励生产企业按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后,不符合技术规范的产品,不得生产、销售、进口。
(1)新国标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项
新国标将原标准中的非强制项直接改为“一票否决”。新国标前言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这直接推翻了旧标准中对于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细分,也从根源上避免了产品检验合格但却是超标车的尴尬局面。
(2)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参数要求
在关键指标上,新国标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参照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最高车速、整车质量、电池电压、电动机功率等方面均进行了严格限定。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 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 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 W、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 V等。
(3)新国标重要指标设置说明
另外,针对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发现的问题,新国标还增加了车速提示、淋水涉水性能、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电气安全、无线电干扰性能以及防篡改保护等方面要求,意在降低或避免出现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因非法改装、触电、起火等事故对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害。
(4)新国标增加了多个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严重问题的指标项
对于说明书部分的调整也看出了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关注。其中明确指出用户需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16岁以下用户禁止使用、不要停放在走廊过道等出口位置、不要在室内充电等。
(5)新国标适用范围仅限电动自行车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新国标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义也非常明确,即“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和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也就是说,市面上常见的“豪华款”车型并不属于此类产品。
实际上,目前关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都已经有了明确的国标要求,但在两者中间还隐藏了一个分类,即电动轻便摩托车。根据此前的标准规定,由电力驱动,且符合最高设计车速在20~50 km/h之间,或整车整备质量大于40 kg且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50 km/h的都属于电动轻便摩托车类别。所以,市面上大量的“豪华款”车型实际类别应为此类。
但在200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对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相关标准予以暂缓实施,并且至今也未有新标准出台,所以对于此类车型,目前在管理上依旧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1)电动车厂家将面临洗牌
新国标的实施,虽然会给行业带来“阵痛”,电动车厂家将面临洗牌,但对行业整体发展来说,将迎来“第二个春天”。对于良莠不齐的电动车生产和销售市场来说,严格的新国标将推动行业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新国标为所有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划定了一条新的“起跑线”, 在不到11个月的过渡期里,如何“达标”,这是事关电动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只要企业提前做好产品规划,按照新国标生产,就可以在行业“第二春”中分得一杯羹。
(2)国内电动车市场规模或将缩水
2017年已经有部分电动车生产企业在环保督查之下被责令关停,不难想象,新国标出台之后,必将提高电动车产业技术门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成立电动自行车技术专家组进行调研,会在两三个月内出台检测和认证规则,未来新国标会加速淘汰技术不过关、产品不达标的小厂家。此外,没有电摩资质、没有3C认证的企业也将被迫退出电动车行业。
(3)经销商选择品牌更加谨慎
新国标的发布,有助于促进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的最高车速和整车质量将受到制约。同时,新国标中增加了防篡改的要求,增加了防火阻燃、淋水涉水、充电器保护等安全内容,一些小厂将不再可能靠简单的组装,低价出厂合格的电动车。而电动车经销商也一定会更加谨慎,依据行业标准慎重选择合作品牌,分清电动自行车产品的优劣。
(4)消费者买车成本或将提高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是全文强制性标准,而强制性标准对生产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新国标中防火阻燃、车灯、反射器、提示音等要求可能大幅拉高整车的成本。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超过70 kg。为了满足新国标的要求,企业有可能使用锂电池来替代铅酸电池,以减轻整车重量,而锂电池的成本显然比铅酸电池高很多。
虽然业界和消费者对新国标带来的影响表示出了焦虑和疑惑,但是,新国标从源头上对电动车进行规范后,将进一步确保城市交通安全,这一点是达成共识的。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电动车之“痛”,仅有新国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多个部门形成规范电动车发展的合力,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真正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应以新国标实施为契机,做好规划,提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电动车分类管理。
(1)分类整治 综合处理
各部门之间要既有分工又要有合作,比如抓消防安全时要考虑财产安全,宣传消防安全的同时宣传交通安全等。同时,应尽早准备,提前认真研究国家新标准,考虑新国标实施后如何管理。或者采取“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过渡,分步淘汰;或对已经存在的超标车,采取补贴回收、加装限速装置等。
(2)分清责任 多管齐下
要分清生产销售的责任、车主自己的责任、检查监管的责任,分头落实,各负其责,并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在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既需要阶段性、临时性的整治,也需要建立完善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3)强化宣教 普及技能
宣传教育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政府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多途径多方式、长期不懈地在车主乃至全体市民中,开展不止是交通与消防等专项的,也是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尤其要通过各种案例,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营造安全出行的良好环境。
(4)建立制度 鼓励投保
电动车安全行驶关键在于人,新国标实施后淘汰了超标电动车,但因为驾驶人的安全意识薄弱、超速行驶等原因,并不能杜绝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引发交通事故后,如果电动自行车方负主要责任或负全责,电动车驾驶人大多数收入水平一般,如果涉及的赔偿金额较大,事故受害者的正当利益难以得到保证。但目前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购买保险的意识并不强。从了解的情况看,3个客户中一般有1个人会购买保险。建立电动车驾驶人投保制度,对驾驶人和事故受害者都多了一重保障,减少纠纷。
尽管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已经颁布,但最终正式实施还要等到2018年4月份,这其中超标车型处理、相应法规定制、路权与责任划分等等问题都需要各方紧密配合。所以新国标并不是万金油,让利益各方在法律的框架内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才是破解电动车乱局的最终方案。此外,虽然“超标车”仍将在市面上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交通乱象的解决也需要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地,但随着各地对于公共充电设施和停车场所的积极推进,电动车起火引发群死群伤的惨剧将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