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2018-08-03 09:37莹,周晶,刘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生化

刘 莹,周 晶,刘 艳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不仅容易造成患者严重疼痛及功能障碍,同时随着骨密度的降低,发生骨折致残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多以控制糖尿病原发病和改善机体骨质状况为主,但总体疗效不尽满意[2]。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和独特优势,能明显改善骨骼微结构的供氧和供血状态,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骨密度[3]。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补中益气汤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对骨折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148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相关诊断标准[4-5],中医辨证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脾肾亏虚证诊断标准,主症:腰酸膝软、腰背疼痛、倦怠乏力;次症:下肢痿弱、足跟刺痛、抽筋、目眩;舌脉:舌质偏暗或偏淡,舌苔薄白,脉涩或沉细;符合2项主症和2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确诊为脾肾亏虚证。患者均有独立行为能力;年龄18~70岁;肝肾功能正常;治疗前2周内未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接受治疗后随访;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晚期骨质疏松并伴有一两处骨折、畸形、残废者;近1个月内出现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肾衰、恶性肿瘤、中风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其他代谢性疾病造成的骨质疏松症者;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影响骨代谢指标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男29例,女45例;年龄32~70(58.47±7.12)岁;病程4~23(11.46±2.38)年。研究组74例,男32例,女42例,年龄29~70(59.10±7.36)岁;病程5~24(11.58±2.4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即口服二甲双胍降糖药以控制血糖,必要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钙尔奇-D(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每片含有钙600 mg和维生素D3 125 IU)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必要时可应用降钙素以抗骨吸收,持续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组方:党参30 g、黄芪30 g、川牛膝15 g、木瓜15 g、防己15 g、茯苓15 g、桑寄生15 g、枸杞15 g、川续断15 g、白术12 g、当归12 g、砂仁6 g、柴胡6 g、香附6 g、甘草6 g、升麻5 g、陈皮3 g,每天1剂,水煎于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相关标准评定2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降低至正常范围,或降低>40%,骨密度增加>2%,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FPG和2hPG降低>20%,骨密度增加1%~2%,骨代谢生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血糖和骨代谢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骨密度增加<1%。②血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FPG和2hPG水平,应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HbA1c水平。③骨密度: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法国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骨骨密度。④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并收集血清样本,应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Ⅰ型原胶原N段前肽(PIN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⑤2组治疗后均随访1年,统计1年内骨折发生情况,包括初次和再次骨折,并计算初次和再次骨折发生率。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2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FPG、2hP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2组骨密度比较 治疗后,2组男性和女性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2.42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PINP均显著降低(P均<0.05)、IGF-1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PIN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GF-1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

2.52组骨折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1年内初次和再次骨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骨折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多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造成钙、镁、磷等多种骨矿盐平衡失调,出现骨代谢异常,引发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7]。研究发现,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和IGF-1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PINP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Ⅰ型原胶原氨基端的延伸段,其浓度变化能有效反映出Ⅰ型胶原的合成速度和骨转换情况,高PINP水平表示机体Ⅰ型胶原的合成速度增加,骨转换活跃[8]。IGF-1和胰岛素结构具有明显同源性,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成骨分化与增殖,维持机体骨密度和骨量,并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糖尿病患者处于长期胰岛素不足状态下,其血清IGF-1含量较正常水平降低,低含量IGF-1能进一步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特别是股骨和脊柱骨折[9]。钙剂、活性维生素D中主要成分为钙和维生素D3,不仅能给机体提供充足的钙剂,还能在活性维生素D作用下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提高骨量、增强骨骼生物力学性能,降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10]。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消渴并骨痿”等范畴,在《证治要诀》中曾载:“消渴日久,精血亏耗,可致雀盲或四肢麻木疼痛。”《丹溪心法》提及:“消肾,肾虚受之,腰膝枯细,骨节酸疼。”指出骨质疏松出现与消渴密切相关,肾精亏虚为主要病因[11]。现代中医认为,消渴病关键病机是肾虚,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致使温煦蒸化失职,脾健运失施,运化升清失常,血液运行无力,形成血瘀,日久无法濡养四肢百骸,致骨枯髓减、肌肉萎缩,引发消渴骨痿症[12]。本病发生主要以脾肾亏虚为本虚,瘀血内阻为标实,治宜健脾补肾、活血化瘀。补中益气汤方中党参、黄芪健脾益肺、补中益气;川牛膝通利关节、逐瘀通经;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渗湿;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补血活血;砂仁温脾止泻;柴胡、香附疏肝解郁;甘草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强壮筋骨之功[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所含多糖、黄酮、皂甙等有效成分不仅能双向调节血糖、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降低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并能减轻骨高转换状态,有利于维持正常骨结构[14];川续断中三萜皂苷类活性成分能促进骨基质蛋白生成,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有助于促进骨折后愈合[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PG、2hPG和HbA1c及血清PI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GF-1水平及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初次和再次骨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补中益气汤联合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调节血糖,增加骨密度,改善血清PINP和IGF-1水平,降低骨折发生率。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生化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