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不掩“人性”:《论语》中的“礼”文化

2018-08-02 03:22杨承毓
新高考·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颜渊礼仪论语

杨承毓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儒家主张的“仁、义、礼、智、信”的观点,在《论语》中都有具体体现。《论语》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典范。

“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其源头主要是《论语》。阅读《论语》,参考阅读杨伯峻《论语译注》,发现“礼”基本上贯穿了整部《论语》,孔子对“礼”文化的论述,十分丰富而精辟。

一、《论语》中的“礼”,既指社会典章制度的,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1.《论语》中强调的“礼”,主要指“周礼”,是治国的礼节、礼法,礼乐,仪式。《八佾》篇中说:

子曰:“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可见,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遵循“礼”,是治国的重要方法。《论语·先进》篇中“四子侍坐”章:

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这是孔子听完学生讲述各自的志向以后,回答了曾皙“为什么笑子路”疑问时讲的一句话,表明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他(子路)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而春秋战国文化史上的一桩公案,就是“四子侍坐”篇中孔子听完曾皙讲完志向后“喟然与点”,因为,孔子认为,前三个人(子路、冉有、公西华)的治国方法,都没有谈到根本上,而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为政》篇中也说: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一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这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一是以“法令”“刑法”来治理国家,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二是以“道德”“礼制”来治理国家,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就进一步强调了“以礼治国”的重要意义。

2.《论语》中强调的“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教化人们的重要途径。《尧日》篇中说: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对君子立身处世的重要性。因此,特别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世中要牢记“礼”。

因而,孔子在《颜渊》篇中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在《八佾》篇中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二、《论语》中的“礼”的要害,在于明确人与人之间尊卑等级关系,提倡互相尊重

1.讲“礼”,首先要理顺人际关系,不能越位。

《颜渊》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日:“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联系春秋时期历史,孔子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2.尊卑等级关系是落实在具体的日常行为中的。

一是维护“周礼”规定的“礼制”。《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

高中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对冉有的严厉批评,对季氏伐颛臾的竭力反对,就是因为冉有“陪臣执国政”,违背了“为臣”的“礼制”;季氏采用武力违背了“礼治”原则。

二是要在日常行为中恪守秩序,包括容色言行、衣食住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

《乡党》篇:“席不正,不坐”;“食不语,寝不言”;“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行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孔子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一投足、一举手都必须依照礼的原则。孔子不仅倡导这些“礼节”,也自觉实践,时时处处以正人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尽量符合礼的规定,上面就是记载的孔子举止言谈的某些规矩或者习惯。

三是对人的称呼要符合“礼”的规定。

《季氏》篇指出:“邦君之妻,君称之日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日君夫人,称诸异邦日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日君夫人。”也就是说: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她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这套称号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

开始读《四子侍坐》章,有点搞不清“人称”称谓(这也是阅读古典诗文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仔细辨析发现:在叙述过程中称“字”;在学生自称和孔子说话点名时,都是呼“名”。这是为什么?《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叙事时称“字”,对其表示尊敬;老师称学生、学生在老师面前称自己,都称“名”,表明长幼之序。整部《论语》都遵守这一称谓之礼。

三、《论语》中“礼”的核心基础是“仁”

“仁”是儒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其内涵十分广泛;“礼”与“仁”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它们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四、《论语》中的“礼”,突出以人为本,并不掩没“人性”

1.讲“礼节”并不强求形式。

《八佾》篇:

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孔子的意思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2.将“以礼而行”看做真正的孝。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如《为政》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3.强调敬老尊贤、长幼有序。

一方面,孔子强烈批评一些年轻人不尊重前辈和先贤的现象。如《宪问》篇: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另一方面,孔子又是敬老尊贤的实践者。《卫灵公》篇: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說:“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孔子对残疾人尊重有礼,体贴有加,体现了孔子至诚的道德修养和“礼仪”修养。

4.“礼仪”不掩“人性”。

孔子强调“君臣父子师生老幼”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礼仪规范,但以“人”为本,以“仁”为怀,灵活对待,不掩“人性”。《四子侍坐》章,孔子问四个学生志向,因为是课余时间,是随意的师生交流,因而放下老师的架子,鼓励学生放开言志。《礼记·曲礼》有云:“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仅让学生陪坐着,而且允许精于鼓瑟的曾皙鼓瑟,赞同曾皙“重礼乐教化,志不在仕进”的志向。尽管不满意其余三人的“志向”,却不直接批评,仍然给予鼓励。这一场真诚、平等、活泼、智慧的师生互动情景永远感动着世人。

《先进篇》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孔子这位老师着实利害:熟悉自己的学生,也善于因材施教。

这是因材施教的典型,也是“礼”不掩“人性”的示范。

虽然,孔子强调的礼有其腐朽和消极的一面,如“三纲五常”“父亡守孝”等,早已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但孔子提倡和实践礼仪的一些积极内容,如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必须继承和发扬,它对于我们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礼仪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秦州学院)

猜你喜欢
颜渊礼仪论语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