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要想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企业家精神,就必须塑造‘企业魂。企业要有‘魂,就像军队有‘军魂一样。毛泽东主席的建军理论、建军思想铸造了解放军的军魂,习近平主席的强军理论、强军思想焊牢了解放军的军魂。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竞争,竞争说白了就是商战中的战争,同样,商战中的企业家如同硝烟战场上的将军。企业做到长盛不衰,也必须靠市场将军给企业员工铸造这个魂,有了这个魂的支撑,才能打造一支拖不垮、打不烂、冲得上、过得硬、打得赢的商战中企业铁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才能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创出第一流的品牌,企业才能强,才能实现国家强、国防强、民族强。”
以上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双星名人集团总裁汪海的名言。5月22日,在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与双星名人集团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研讨会”上,这一精神被汪海再次强调。要知道,这是他45年来带领双星人不断开拓进取,赢得一项又一项辉煌业绩后的精辟总结,是中国企业界和指导新一代中国企业家成长的宝贵财富。
曾经的功勋军人
王海,曾经是一名为党和国家建功立业的优秀军人。他虽已身为企业家数十年,但身上依然具有浓厚的军人气息,同时,他还具有强烈的人民情怀。把报效党、国家和人民始终作为自己的初心,可以说,这就是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企业家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1965年,汪海参加抗美援越,这是与强大对手美国侵略者进行的一场输死较量,在枪林弹雨中,汪海和他的战友们共同度过了永生难忘的15个月,他带领的班排立过多次战功,他不畏牺牲,历险无数。汪海说:“当年我没有被美军的B52轰炸机炸死,算是福大命大了。”一次,一枚飞机导弹就落在距离汪海和部队领导身边六、七米远的地方爆炸,汪海为了保护领导二话不说将他扑倒在地,并压在他身上,领导得救了,自己竟也毫发未损。战后,汪海为此受到部队表彰,也许是由于经历的生死考验太多了(抗美援越战场十分惨烈),授奖时汪海竟然忘记了这段舍身救人的场面……十余年的军旅生涯,15个月痛击美帝血与火的磨砺,让这位山东汉子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拖不垮、打不烂、冲得上、过得硬、打得赢”就是在那时,成为了汪海一生的座右铭。
敢为天下先的成功企业家
1971年,汪海脱下心爱的军装,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1971年,汪海转业回青岛,从此与化工行业结缘,与双星相伴至今。1974年汪海历任青岛市橡胶九厂(双星集团前身)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后,1983年,担任该厂的党委书记、厂长,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将昔日一个专业制作“解放鞋”的中型鞋厂,发展壮大为全国规模最大、效益最高、信誉最好的国有制鞋集团,创出中国人自己的名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族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汪海也因此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专家、全国首届优秀退伍军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首届中华十大管理英才等上百个荣誉称号,并成为大型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外交风云录》中富有个性的外交企业家。“敢为天下先”是时代赋予汪海的标签。
1983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审美视角发生了变化,造成了解放鞋销售困难,主管部门不再采购橡胶九厂的“解放鞋”,解放鞋大量积压,工人发不出工资,刚当上党委书记的汪海只得带领员工偷着到市场上卖鞋,打破原有的统购包销机制,迈出了企业打破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奔波一年,硬是把积压的200多万双解放鞋销售一空。这次事件成为双星迈出改革步伐的第一步。
“要不是有三位老领导,也许就没有企业家汪海了”
可这一步的迈出,对于汪海本人来讲,还颇有些惊心动魄,确切的讲是被逼进了市场。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而橡胶九厂是国有企业,当时的商業模式是商业部门下生产计划、包销售,工人工资由商业部拨发,由于汪海是个有个性的人物,又处在解放鞋销售困难的时候,汪海的顶头上司看不惯他,在汪海把积压200多万双鞋的情况给各级主管部门汇报后,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这几个部门的领导故意刁难,跟汪海说:“你有本事,你自己想办法吧”,汪海听后,愤怒地据理力争道:“这个厂子到底是谁的?生产计划是谁下达的?现在生产任务我们完成了,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了,还讲不讲信义?还是不是国有企业?还有没有王法……”
为了卖掉200多万双积压的鞋,汪海对全厂职工说“我们能做鞋,就不能卖鞋吗?”他偷偷跑到济南(济南和青岛一样都是二级站),于是汪海就利用了市场的杠杆,以一双鞋便宜5毛钱的价格发给济南,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价格差了。就这样,第一笔大买卖做成了。济南二级站一次就从厂里拉走10车鞋。
由于当时市场经济管理的步伐还没有跟上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商业管理模式依然还是统购包销,汪海带领全厂职工解决积压产品为全体谋福利的行动,在那个时期却是违规的。如此一来,有人便以此抓汪海的“小辫子”,还给他扣了一顶“无法无天”的帽子。汪海回忆说,当时,已经有人下决心要抓我的,后来他们研究来研究去,说再等一段时间,等他“作”的再“厉害”些,把“材料”攒够了,就可以判他的刑了。就是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时间差,锐意改革的青岛市委老书记刘鹏同志专门为此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把汪海给“保”了下来,他认为,刚刚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正是需要汪海这样敢于在市场上闯出一番名堂的人。而汪海总裁是一个感恩的人,对市委常委和刘鹏书记的力保,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橡胶九厂搞好,就是这种感恩的初心,一直激励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了世界知名品牌。
后来,汪海为了营造企业文化,以“语录”的形式激励员工,又被好事者告到了青岛市委和上级化工部,说汪海把自己的话称作“语录”是错误的。时任化工部副部长的顾秀莲得知后亲自来到厂里考察,发现这个状告的根本站不住脚。汪海身为厂长,在厂里的墙上把自己激励员工的话贴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对。后来,她在化工部开大会的时候讲:汪海不就是说了些大实话吗?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语录风波,青岛市主管部门要撤掉双星“精神文明单位”的称号,还给他扣上了搞个人崇拜的“帽子”,当时的青岛市委俞正声书记也保了汪海。
在汪海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敢为天下先”的书法作品。这是他的座右铭。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使他带领着双星人锐意改革。
1984年,汪海带队去西北考察鞋业市场,他向商场经理介绍自己说;“我是青岛橡胶九厂的党委书记汪海。”商场经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香蕉酒厂”不专心做“酒”,为什么要研究鞋,是不是冒牌的?橡胶九厂自1921年建厂,到解放后成为国有制鞋大企业,怎么说做鞋也做了几十年了,可企业至今无人知晓,产品更是名不见经传。
怎样才能让产品卖出去,提高双星品牌的知名度?汪海回厂后,几天几夜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他想到了新闻记者,如果让记者们把产品宣传一下,让全国都知道有双星牌鞋,那该是多好的事呀。1984年,汪海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首次以企业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企业改革,宣传双星鞋!
这件事,现在看起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企业形象宣传,但在当时,开新闻发布会是政府行为,企业、商界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改革开放的步伐刚刚迈出,人们的思想经过长期禁锢还有些缩手缩脚,不敢做这样的尝试,但汪海不惧怕什么,他就要做“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但是,此举险些为他带来了撤职的灾难。
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要吃饭,钱从哪里出?国家请客吃饭有标准,四菜一汤,可一桌十个人能吃饱吗?上级领导会不会支持开这个会?当时全国的企业没有一家提出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时有人向汪海进言,本来就想把你赶下台的人会不会借刀杀人?
这一切汪海都想过,但为了橡胶九厂的发展,为了企业今后的目标,他还是决定要大张旗鼓地召开全国媒体参加的记者招待会。宗旨:宣传企业改革的成果,介绍企业的产品质量。
1984年11月4日,新闻记者招待会如期举行,到会的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43家中央及省市的新闻记者,汪海在会上针对企业的自身情况向记者们做了《立志改革创新,增强企业活力》的专题发言。
最后,将企业新开发出的“双星”牌旅游鞋(后来著名的记者鞋)送给每位记者一双,并发给他们试穿证,再三声明:这不是送礼,是请大家试穿,三个月后大家必须反馈旅游鞋的质量信息。
这次新闻发布会总共花了7000元钱,而得到的回报是:全国几十家新闻单位、包括香港媒体都报道了双星这个生产胶鞋的中型企业,在改革浪潮中起死回生、跃居全国同行业之冠的业绩。可以说是花钱不多、效益很高的记者招待会,用现在的看法是起到了几百万元都达不到的宣传效果。
就在汪海为这一切感到兴奋不已时,突然有一天,市纪委一个电话让他去汇报新闻发布会情况。汪海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他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急匆匆赶了过去,想心平气和地把记者招待会的相关事情向纪委的同志解释清楚,也算是向上级领导有个交待。
但是,当时市纪委给汪海罗列了假公济私、捞取功名、大吃大喝、挥霍无度等几大项“罪名”,多亏了当时市委刘鹏书记主持正义,又一次站在改革的立场上评价了汪海、保住了王海,这才没让汪海蒙受不白之冤。
汪海无比感激地说:如果没有刘鹏书记、顾秀莲副委员长和俞正声书记三位老领导,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企业家汪海了。
带领双星人闯出一片市场蓝海
由于汪海的敢闯、敢为,1983年,青岛市委在橡胶九厂进行改革试点,搞承包实验,这无疑给了汪海大展拳脚的舞台,橡胶九厂第一个在青岛试点成功,连续三年,营业收入直线递增。超额完成承包指标。
此后,在改革的大潮中,汪海带领双星开创了诸多在当时看来大胆、不可思议,甚至是违背常理的第一个:第一个偷着卖鞋下海进市場;第一个以企业名义召开记者招待会;第一个进行低成本扩张,走向横向经济联合之路; 第一个脱离计划经济统购包销的商业体制,自行组织商家订货会;第一个脱离计划经济流通体制的束缚,构建起自己的营销网络;第一个实施"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战略转移;第一个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第一个以企业名义到海外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个获得鞋业股票上市;第一个创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 第一个生产出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第一个建起国家级鞋业技术开发中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家出口免验资格……
这些第一个直接成就了双星由一个只能生产黄胶鞋的亏损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并成功涉足轮胎、机械等行业。在汪海2013年退休之前,已经形成了鞋服、轮胎、机械、热电、包装印刷、物流、房地产等9大行业32个门类在内的新格局,拥有6万名员工,140余家成员单位,年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的中国综合制造加工业特大集团,双星专业运动鞋、双星旅游鞋、双星皮鞋和双星轮胎荣获“中国名牌”,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四个中国名牌的企业,双星品牌价值已达492.92亿元,汪海总裁企业家价值达到321亿元。
汪海提出名牌就是商战中的“原子弹”。在锻造这个“原子弹”过程中,汪海率领双星“铁军”在创品牌之路上铿锵前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模仿到创新超越,生产出自己设计的中国第一款高档冷粘运动鞋,第一双皮帮CVO热硫化鞋,实现了与国际先进制鞋业的接轨。拥有全国鞋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开发出神六、神七、神十航天鞋,在民族品牌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占领国外市场、挣世界的钱,是民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后的追求目标。双星鞋,也随着汪海的脚步,跨出国门,以优秀的品质征服世界。2011年3月8日,被业界誉为“市场将军”的汪海出现在被称作“世界贸易之都”的海湾迪拜,召开双星轮胎经销商年会。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政治动乱、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推销产品,对这位“鞋匠”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南联盟科索沃战争期间,汪海就置身战乱之地,把鞋卖到了科索沃。透过这些事迹不难看到,在这位上过战场杀敌、走过两次“鬼门关”的功勋级企业家身上,确实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
汪海总裁还是第一个在国外召开企业新闻发布会的企业家,在美国,为了回怼挑衅(在记者会上美国记者让汪海证明自己穿的不是国外品牌的鞋,汪海当场把自己穿的双星鞋举了起来),当时的美国媒体评论:中国企业家汪海是继赫鲁晓夫之后唯一一个在美国脱鞋“打广告”的共产党人,此举显示了中国企业家走向国际舞台的自信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他是继邓小平之后被美国名人传记协会和国际名人研究会举荐为世界“风云人物”的第二位中国人;他是走进世界顶级企业——微软,成为登上微软讲坛的中国企业家第一人。当然,他也是中国首届优秀企业家中目前仍活跃在国企改革前沿阵地的唯一一位。在一个企业奋战已近45年,汪海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企业家”、“商战中的市场将军”。
他没有让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失望
2005年的一天,汪海接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打来的电话,他万万没有想到是俞书记从湖北打电话给他,俞正声告诉汪海:湖北东风轮胎厂是早年我国投资的一个“大三线”轮胎厂,与外商合资十年后,企业垮了,外商负责人跑了,你能否赶快把它接过来。当时汪海也刚刚涉足轮胎领域,许多新东西自己还在摸索当中,但他考虑一下,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份重担,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最终的结果,汪海没有让俞书记失望,圆满的完成了老领导交给的任务。
2005年2月,无力回天的马来西亚金狮集团黯然退出东风轮胎。汪海接手了这个让“中西医”都感到头痛的东风轮胎企业。接手东风轮胎仅一年时间便实现了盈利,短短几年内高歌猛进,成为轮胎业的一匹“黑马”,当时的双星轮胎三大基地(湖北东风、河南中原、青岛轮胎)总体实力排名一举跃入国内轮胎前5名。
然而对于汪海来说,初到湖北东风厂却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历险记。如果不是俞书记派了众多武警和公安民警保卫,年过六旬的汪海,就很有可能成了被外商欺骗而情绪激动的工人的发泄对象。据知情人讲,汪海收购湖北东风轮胎厂在当年也曾掀起不小的风波。湖北东风在轮胎行业有着“四大天王”之称,一家鞋企要去收购一个轮胎行业中的巨无霸,其困难可想而知。2005年,就在汪海前脚迈进东风轮胎厂的第一天,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东风轮胎厂所在地湖北省十堰市三天全市交通瘫痪,当地人打着“汪海滚出去,双星滚回去”的条幅,但汪海没有退缩。汪海迅速意识到,员工被外商欺骗又对双星有误解,造成了情绪激动,当务之急,要稳定工人的心。在湖北省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汪海决定:把全厂的喇叭全部接上,要在工厂礼堂里给全厂工人们做报告。最终,他用一场三个小时的报告成功地化解了这场误会,安定了全厂员工的心,接下来的收购,汪海一帆风顺。
汪海回忆:当时我一住进东风招待所,整个交通堵塞了,激动的工人把厂里的大铁门砸了,把门口一颗有纪念意义的百年老树烧了,后来听说,为了稳住当地局面,制止一些过激的工人前往铁路卧轨,湖南省政府怕十堰市的武警部队不够用,又从襄樊调来了两个连,这真是相当惊险。
当天晚上凌晨两点,俞书记派了湖北省袁副省长到十堰东风招待所找汪海商量,他首先传达了俞书记的指示:“首先千方百计保证你的安全,这是第一位的,然后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接管,让汪海定一下。”并建议汪海前往公安局的宾馆入住,但汪海坚定地说:“现在已经夜里两点了,我不走,我今晚走了,明天就进不来了。假如说我今天晚上走了,湖北省省委和十堰市市委做的决定也就泡汤了,我不走,我就在这儿住着。只要市政府支持,我不怕,省里领导一看劝不动我,就留下公安局的30多名民警在楼下警戒,全程保护我。晚上,我却一夜没睡觉,准备第二天对厂里工人的发言稿。
第二天,汪海面对工人们铿锵地讲道:东风轮胎厂的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年已经65岁,要当大领导要政绩也不赶趟了,我不是来当官的,我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已经很大了,我不需要出名,因此我也不是来要名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汪海来的态度。第二句话汪海动之以情,“你们的省委书记俞书记在青岛对我支持很大,没有俞书记支持就没有双星、就没有汪海,我是来感恩的。我不要官、不要名、我来感恩,你们还让我滚出去,你们不够意思。”紧接着他晓之以理,外资已经管理东风轮胎10年,不仅没有使企业效益提升,反而导致这一曾经全国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轮胎厂垮了。“我是全国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也是全国橡胶行业的第一代企业家,让我这个优秀的企业家来管管试试不行吗?管理三年五年试一下不行吗?”接连抛出的反问让在场的员工渐渐心理松动了。
汪海还了解到在老员工中有700名都曾经上过抗越战场,相同的经历让汪海更加激动:“再次相遇是我们的缘分,在战场上,我是你们的排长,你们接受我的指挥,在商战上,我们再配合一次不行吗?,东风轮胎厂是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的厂名,他老人家说”东风要压倒西风“,我们在战场上打败了美国鬼子,在商战中再配合一次,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实现中华民族的远大理想不好吗?你们回家讨论讨论,不同意可以再来找我!”
工人们被汪海的话彻底打动了,据当时山东电视台驻青岛站的记者现场记录,三个半小时的讲话,竟响起了47次掌声。次日,没有人愿意再闹了,也没有人来找汪海辩论。一场特大风波,就这么平息了。
汪海的“八大精神” 和“八种素质”
新时代的经济建设需要企业家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企业管理者,是不可能把企业带向成功的。那么企业家需要具有怎样的精神呢?可以说,这也是新时代的一个新课题。
作为如今硕果仅存战斗在企业一线的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几十年的成功之路、商海搏击铸就汪海怎样的精神境界?而他又是如何将这种精神进行提炼萃取?我们不妨来听一听汪总的精辟总结:“新时代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八大精神,一是要有牢记使命创造民族品牌的精神,二是要有不忘初心为社会奉献的精神,三是要有敢于担当弘扬正能量的精神,四是要有扎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五是要有勇于挑戰敢于竞争夺第一的精神,六是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七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八是要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精神。”
汪总继续谈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企业家,还要具备八个基本的素质:一是要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二是要具有敏锐市场意识,三是要以诚信为本,四是要具有创新这一企业家的本能,五是要懂得科学决策,六是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七是要有热爱祖国和树立弘扬民族品牌的情怀,八是要有能够将企业文化和管理相结合体现企业家的思想。汪海还特别强调,企业家还必须懂得尊重员工,要与员工融合在一起。
汪海说:“我们把名牌和爱国结合起来,创名牌就是最好的爱国,在此指引下,我们员工把那些口号落实到自己岗位上、自己的行动中,切实为消费者服务。简单理解就是: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名牌是市场竞争的原子弹;市场是企业最高领导;市场是检验企业的唯一标准;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积德行善;企业什么都可以改革,质量第一不能改革;工作上自己拿自己当骨干,在待遇上自我感觉良好;多为名牌想办法,少为失误找理由;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ABW管理理论,被人称为中国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创出双星鞋服人的骨干管理三字经、工艺三字经,形成企业三字经管理新文化。做好鞋就是创名牌,让消费者满意就是创名牌。在企业的发展当中,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而变化。作为一个能够被市场选择的企业家,只有发展的头脑,不能有发热的头脑。还要认识到,只能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我认为这些都是市场型企业家必须要具备的。”
让女排姑娘们穿上国产的双星鞋
1986年前后,正是中国女排以昂扬的斗志在世界排坛上连连夺冠、取得辉煌战果的时期。汪海虽然不是球迷,但凡是中国女排出战的世界大赛,他都必看。
当汪海看到中国女排姑娘们脚上穿的竟然是日本鞋时,他顿觉一股刻骨铭心的内疚涌上心头。汪海感到这是中国“鞋匠”的耻辱。咱中国人站着不比外国人矮,躺着不比外国人短,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从这一天起,汪海就暗下决心,将复兴民族鞋业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肩上。汪海打响的第一枪,就是要用100天时间建一座高档运动鞋分厂,向国庆节献礼。9月28日,運动鞋分厂提前建成投产,他们首先研制成功了高级专业排球运动鞋,并且还专门为女排特制了一批红色排球鞋,以表达职工们的敬仰之情。
深秋季节,汪海喜滋滋地背上鞋,代表双星人进京向女排赠送礼物来了。
只见这位青岛大汉热心地背来鞋,还一双双地摆出来,边摆边念念有词:“这是铁榔头郎平的,这是二传手孙晋芳的,这是梁艳的,这是……放心吧,我们全是按照她们脚的尺寸特意制作的。”
女排管接待的同志微笑着望着这一幕,颇有意味地婉言谢绝道:“感谢你们对女排的支持。但是国家体委有明文规定,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中国女排赠送任何礼物,更不允许做广告性的宣传。”
汪海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他双眼习惯性地一眯,说道:“我们双星的鞋在市场上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我这个鞋匠看着女排穿外国鞋夺冠军,心里难受。我们全厂职工心里都难受。你知道吗?为了赶制这些鞋,我们的工人整整苦干了100天啊……”
他的真诚感动了女排,他们破天荒地接受了双星人的一片心意。邓若曾、胡进、郎平等人赶来高兴地和汪海握手并与他一起合影留念。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终于穿上了双星鞋驰骋疆场,还特意委托袁伟民专程到双星赠送签名排球。
继排球鞋后,汪海又上了足球训练鞋生产线。这两种运动鞋都先后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荣获国家银牌奖。不到两年时间,“双星”运动鞋以其质优、价廉畅销国内市场。全国16支甲级女子排球队都将“双星”排球鞋确定为专业用鞋。
1997:冬天里的一把火
1997年12月30日,双星集团将价值近10万元的双星劣质鞋点燃销毁,有些职工觉得这些鞋虽然存在质量问题,但毕竟还可以穿,一把火烧掉了实在可惜。可多数员工还是赞成这样做。
汪海认为,这批烧掉的鞋子,仅是双星年产量的五万分之一,但如果让它们流向社会,后果就严重了。他说,双星是中国的名牌,将来还要成为世界名牌,没有过硬的质量是不行的。没有一流的质量做后盾,什么名牌也不能长久。双星这个牌子创得很不容易,但毁起来却很简单。为此,我们曾给职工们算过一笔账:双星现在每天生产30万双鞋,如果有万分之一的产品不合格,一天就会有30名消费者对双星不满意,一年就会有万名以上的消费者不满意,如果加上他们的亲朋好友,双星还谈什么市场竞争?所以,烧掉这批鞋子,目的就是要让员工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双星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此举在几万多名双星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缔造优秀民族品牌是民族企业家主要任务
在双星帝国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双星对名牌、品牌的缔造。
“名牌是市场经济中的原子弹”——这又是汪海的一条“语录”。当年,“橡胶九厂”常被人误听成“香蕉酒厂”,这个尴尬经历让双星人悟出一个道理: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名牌。1986年,汪海总裁最早在人民日报上呼吁:“创中国人自己的名牌”。他们将创名牌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将创名牌与爱岗、爱厂、爱国联系起来,第一个提出了“创名牌是最好的爱国、爱企、爱岗”、“名牌是双星人的金饭碗”的名牌理论。
纵观发展历程,双星之所以能“一枝独秀”,成功发展,靠的就是振兴民族工业,创造民族品牌的成功探索:用创民族品牌激发民族精神,用创民族品牌凝聚员工队伍,用创民族品牌占领国际市场,用创民族品牌扬威世界。
“穿上双星鞋,潇洒走世界。”当年这句广告语,不说家喻户晓,也得是妇孺皆知。
中国不能沦为外国人的“血汗工厂”
2001年上海APEC年会上,汪海以此次亚太经济联合会会议副主席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在发言中他气宇轩昂地谈到,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些专家学者和个别高官提出“不要再提民族工业了,中国做世界的加工厂就行了,保民族的东西,必然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只有接近和融入国际,才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的错误观点,汪海针锋相对的提出了“民族精神、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在这个变革时代的重要性,提出要“振奋民族精神,创造民族品牌,培育民族企业家队伍,以此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经济”。汪海所提的这些观点对引导中国的民族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此次APEC年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以“中国是否要作为世界加工厂加工车间”为讨论话题做了一期节目,主持人是杨澜。主持人现场跟嘉宾做了一个互动:同意中国只能做世界加工厂的请举蓝牌,不同意的请举红牌。最后除了汪海以外,另外9位全部举的蓝牌。当时汪海说,“杨澜你把话筒给我,我讲两句。”汪海拿着话筒面对着台下3000名大学生说,你们都是中国的未来,我今天既不举红牌,更不举蓝牌,我要举我们民族的品牌。这一“举”不要紧,在场的3000名大学生全都热血沸腾,场面一度失控。“作为一名企业家,你不能忘了民族,不能忘了国家。”话音刚落,很多学生越过栏杆,跳过来跟汪海拥抱。这一幕,令所有在场的人深受感动。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在世界上打响中国人的知名品牌,不能只做外国人廉价的打工仔。汪总在节目中的讲话发生在十七年前,却能与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相契合。这就能看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远见卓识。
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
在汪海的脑海里,是不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不能光看他拥有财富的多少和企业规模的大小,更要看他是否有爱国家、爱民族、奉献社会的初心,是否行善积德。
汪海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家都往城里跑的时候,我一下子上了沂蒙山革命老区,我在沂蒙山老区建了两个主要的鞋厂,带动了当地织布厂、纸箱厂、纸盒厂、泡棉厂、鞋带厂等配套行业的发展,一下子让沂蒙山3个县,二十三四个乡镇脱了贫,那个时候就有人说我是扶贫状元了,我可能是最早被授予这个称号的。当时有一个贫困村被称为“狼窝”(外号光棍村),女同志都不敢嫁进那个村。后来我们解决了那里的贫困问题后,这个村从原来“光棍村”变成了“鸳鸯村”,变成了自行车村,又变成了摩托车村,现在这个村靠着双星,几乎家里年轻人都有汽车了,还成了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的热点。所以说我们还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不能光为了挣钱,否则,就不是我们共产党的企业家,共产党的企业家要有奉献的精神。
他是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汪海从20多年前就关注“三农”问题,以支持新农村建设、让更多农民兄弟脱贫致富为己任,始终肩负和履行着对“三农”建设的责任和使命,他先后在沂蒙山、三峡库区、西部贫困山区等地建立了十几家大型工厂,招收了6万多名农民工,让他们接受双星文化的教育和启发,双星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引导,使他们改变了思维模式和生活观念,成长为新一代复合型产业工人,带动十几万农民脱贫致富,创出了享誉世界的中国民族品牌。汪海总裁“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的发展战略,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上,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积累了最宝贵的经验。
汪海提出“出海越洋是开放,上山下乡也是开放”的新思想,提出“出城、上山、下乡”的战略大转移,变国家的“输血”扶贫为企业的“造血”扶贫,并在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投资建起了两座鞋城,直接安置了上万名老区农民就业,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10多万贫困农民脱了贫。受到中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革命老区沂蒙山到百万移民的三峡库区,到中国西部的贫困山区,先后在农村创办14家大型企业,共投资人民币20亿元,靠着一大批贫困农村的农民,出口创汇2亿美元,销售收入过百亿元。汪海也因此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的荣誉称号,双星成为靠农民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品牌企业,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为了教育、引导农村员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汪海总裁开办了“双星教育学院”培养他们,并将他们输送到双星全国各地的工厂和市场经营一线。1993年进入双星的张力,原先是一名沂蒙山区农村青年,在双星的培养下成长为业务能手。2006年,他被调到位于青岛市的双星轮胎公司担任密炼中心主任,管理着一个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密炼中心,后来更是兼任青岛轮胎公司的常务副总。
在汪海的带领下,双星扶贫实现了“三个带动”:带动了十几万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带动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设施的改善;带动了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实现了“三个促进”:促进了贫困农村和谐发展;促进了贫困农村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促进了贫困农村的人才培养。双星打破了城乡身份界限,树立“新型产业工人”概念,汪海总裁提出了双星没有“农民工”,他们就是双星人,享有双星员工同等待遇,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关心。通过“上山下乡”,双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关爱老人从脚下做起
2017年底,寒冷的冬季,一款热销的老人鞋让双星重新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忠实消费者视线内。
这双老人鞋,为啥这么火?双星名人集团一位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老人鞋根据中老年人脚型而研发,采用360°轻量透气帮面、慢回弹透气鞋垫和高弹MD发泡中底、构成三重减震、透气空间、最大程度地缓冲地面冲击力、柔韧舒适,走路不累。
双星老人鞋颇受市场欢迎:2017年双星的销售额显示:全年老人鞋占销售总额的50%。双星名人老人健身鞋已经初露“全国中老年第一品牌”的锋芒。
双星名人生产老人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双星用当时最先进的注射机生产出了第一批老人健身鞋,上市后,受到老年人欢迎,至今,这款鞋已经销售上亿双,成为中国鞋业市场最牛单品。1991年,双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名将军茶话会”,并向百名开国老将军赠送老人健身鞋,这些老将军中,在 1955 年被授将军军衔的就有 68 名,其中还有陈再道、王平、李德生、洪学智、张震等上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称赞:“双星为老年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将是未来双星名人鞋服的又一个主攻方向,也将奠定双星名人重新续写又一个辉煌的基础。
“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多年前汪海的这句市场开拓名言,如今依然张贴在双星名人公司内。78岁的汪海依然有信心将双星名人这个民族品牌创好。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鞋王汪海将继续秉承他的企业家理论,带领双星名人走向百年、两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