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娱
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填充其政治底色、理论底色和价值观底色,而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
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深切缅怀马克思这一“千年思想家”,并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这三大组成部分分别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围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然而,最终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对所处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构成部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结,尤其是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科学成果;而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在于它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
现在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170周年了,马克思主义早已经过时。事实上,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其之所以能够长存不衰,就在于马克思的学说始终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科学方法,始终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始终揭示着人类通往自由全面发展的普遍真理。在今天,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来自19世纪的理论,而早已成为穿越时代的、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与不朽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来,不仅没有失去思想光泽,而且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在与时俱进中彰显生命活力,闪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宣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担当。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高校是学习、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深刻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对于这一论断,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深入理解和把握。
1.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具有历史根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最终改变了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革命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了一系列教育机构,包括早期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后来的延安大学等。这些教育机构把学习、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重要内容,培养了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崇高信念的革命战士和党员干部。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不断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怀揣救国救民理想的有志青年投奔延安、投身革命,不断壮大革命队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高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凝聚了大批道德品质高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贯彻落实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再次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形态的真理力量,树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永不僵化的观念,树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克服了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混乱等消极现象。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广大高校师生明确了奋斗的方向,汲取了奋斗的力量,增强了自身的定力。
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填充中国大学的底色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新时代的中国大学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填充底色。首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填充中国高校的政治底色。高校的政治底色也就是高校办学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关系到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高校最根本的政治底色、政治方向,离开了这个根本方向,高校办学就会迷失方向,就会遭受损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办好我国的高校,第一条就是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其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填充中国高校的理论底色。高校首先是探索知识、传播真理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高校是学習、研究、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增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再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填充中国高校的价值观底色。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以往任何伦理道德和乌托邦理想所不能比拟的。马克思年轻时就立下了从事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志向。为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初心,也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广大师生要自觉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作为高校最鲜亮的价值观底色,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自觉担当起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调研时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要以“在马言馬”为原则,务必做到“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爱马”。这是因为,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前提是懂马和信马,而懂马信马的前提是学马和研马,只有真正的懂马信马、爱马言马,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内在地包含了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1.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要注意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就要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要注重在经典原著上下功夫,注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学,注重带着问题去学,特别是要聚焦当前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2.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信仰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持有,是一个人行为原则、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它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最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信仰,是力量,更是开启新时代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揭示的规律可以没有人参与而自动起作用。相反,它必须有这种学说的信仰者为之奋斗,为之实践。事实上,“姓马”容易而“信马”不易,这是因为“姓马”是专业,而“信马”是信仰,专业可以变为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一个只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却不为马克思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更算不上马克思主义者,最多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立志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反对各种反马、非马的错误言论和社会思潮,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既作为行为原则,又作为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
3.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重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善于将思政课的教材体系通过备课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课堂这一阵地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思想体系,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努力将青年一代培养成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追梦者和圆梦人。另一方面,要努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话语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做到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魅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神圣使命。
4.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来源于实践,它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事实上,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都指向更好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断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渗透着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一体两面,互相促进、互相渗透。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广大思政工作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就是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作为新时代的思政工作者,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实践、踏实肯干,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统一起来,不断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
责编: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