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炒作中企在非洲爆买钴

2018-08-02 07:29申威杨沙沙
环球时报 2018-08-02
关键词:刚果电动汽车电池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申威 本报记者 杨沙沙

日媒8月1日报道称,中国正在非洲爆买“21世纪的石油”,中国积极参与非洲中部地区的稀有金属钴开发,而金属钴则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必不可少的原料。日本舆论进而认为,中国正在垄断这一未来能源来源,日本政府和企业均对中国的动向“表示警惕”,要求日本加强在非洲新能源开发的布局。

《日本经济新闻》称,钴主要出产于刚果(金)和赞比亚“铜矿带”。“中国资本在此地已经开始控制钴的采购网络”。如中国的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今年3月与嘉能可签约,未来3年将采购后者非洲钴总开采的1/3。日本经济产业省称“这就像完全控制中东油田一样”。

纯电动汽车在未来的普及,或将使得人类摆脱对燃油的依赖,但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钴又成为新的制约因素,日本将其称为“21世纪的石油”。根据市场调查公司的预测,203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将是现在的15倍以上,伦敦市场上现在的钴价格已经是2年前的4倍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在非洲很早就开始“战略投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称,中国通过政府援助和当地基建,拥有在刚果(金)的铜和钴的开采权,其主导权也从产业上游向下游延伸。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中国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车载电池厂商,正陆续向各大车企供货。日本车企人士称,日本对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认识不足,也很难打入动乱频频的非洲国家市场。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员卢昊8月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非洲石油和矿产资源绝大多数被西方公司控制和垄断。中国参与非洲国家经济开发,既不是旧殖民主义的资源掠夺,也不是新霸权主义的政治控制,而是从互利共赢立场出发,支持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日本舆论将中企在非洲正常商业投资称为“爆买”资源,这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更多是基于针对中国的零和博弈心态,也有通过向外界渲染是非,削弱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考虑。▲

猜你喜欢
刚果电动汽车电池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图画捉迷藏
刚果(金)因费用高推迟大选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
相机电池的保养
北汽电动汽车登陆上海
硬件修复大作战
刚果(利)人民的革命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