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微信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获取海量信息、进行信息传播、提高自由交互话语权的社交平台。然而微信社交平台带来的不仅仅是阳光与温暖,还有黑暗与寒冷。由于微信自身小圈化熟人社交传播模式等特性和复杂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微信在传播的过程中带来了信息传播规范缺失、传播失控、谣言信息屡禁不止等问题。
为了营造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微信与人民网、果壳网、丁香园等各方合作,发布了官方辟谣账号谣言过滤器,在内容运营、辟谣内容鉴定等方面过滤微信平台上的谣言。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微信谣言的滋生与传播,但是并没有办法从根源上解决微信谣言泛滥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微信谣言的传播趋势,对把握谣言传播规律、辟谣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微信谣言过滤器公众号提供的数据资料,找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谣言文本,并根据这十则谣言文本,对微信谣言的内容分布趋势进行分析。谣言文本如下图所示:
微信联合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将谣言归为九大类型主题:健康养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政经和社会秩序、爱心转发、广告营销、奇闻趣事、色情和其他。笔者更倾向于把财经和社会秩序、爱心转发加上实时报道归为失实报道类,把社会健康养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归为健康安全类,把色情、奇闻趣事、广告营销等归为其他。本文所述微信谣言类别占比,是将2017年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的类别进行分类后得出:失实报道类占50%,健康安全类占40%,其它占10%。
从谣言内容与公众切身利益关系的角度思考,当谣言内容与公众自身的利益越接近时,谣言受关注的程度也就越高。如勒庞所说,在某类事情中,源于某个人多少有些模糊的记忆所产生的幻觉得到肯定后,就会引起相互传染。这一观点在微信谣言这类事情上同样适用。比如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公众的担忧,当食品安全类的谣言出现时,部分公众会肯定这种谣言带来的幻觉,从而传染并进行扩散。健康安全类和部分失实报道的传播概率较高大抵源于此。与此同时,健康安全类和部分失实报道的传播概率谣言传播概率较高也与部分民众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科学常识匮乏有关。
在失实报道类谣言中,财经和社会秩序类以及实时报道类谣言多是对影响力比较大的社会事件或热门事件进行操作,引发公众的关注,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比如,“百余团伙抢小孩,偷器官”正是对曾经发生过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偷肾事件进行编造制作,让公众真假难辨,引起社会恐慌。爱心转发谣言则利用公众的同情心理进行不实信息的传播,甚至埋下吸费陷阱,此类谣言具有极强的反复性,在全国上演多个版本。
由于与自身的接近性较高,人们对健康安全类的谣言识别程度较低,恐慌程度较高,传播概率较大,危害性较大。健康安全类谣言多是在当今社会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医疗问题、健康问题以及部分民众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巧妙地抓取民众的恐慌心理和担忧心理,利用事物的难辨性和民众对科学常识储备的不全面性对谣言内容进行反复的传播,进而加深民众对谣言的信任感,从而扩大谣言的传播。例如,有人利用塑料制造大米。这种谣言明显就是利用民众对食品的担忧,将塑料造粒与大米的相似性进行混淆,从而引起民众的恐慌。
色情、奇闻趣事、广告营销等谣言的识别程度较高,传播概率也相对较低。这种谣言很多都是对未知、不了解,甚至低俗的事物进行一种编造,编造成民众感兴趣的故事形态,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和趣味性。但是由于民众本身已经具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储备,加之故事本身太过生硬、离奇,很多民众只把这类谣言当作可阅读的故事来看,并不会信以为真。因此这类谣言的传播概率会低很多。
微信谣言的传播形式大抵有三种:文字、图片、视频。不同类型的谣言具有不同的传播形式,形式大抵根据这三种变换组合而成。根据2017年十大朋友圈谣言的传播形式可知,无论是失实类谣言、健康安全类谣言,还是其他类的谣言,都存在着文字、图片、视频的传播形式,只是侧重点不同。健康安全类谣言视频形式的比例最高,失实类谣言次之。失实类、其他类谣言的图片形式的比例较高,健康安全类次之。文字形式贯穿于每种类型的谣言之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视频制作水平的提升,近年来视频形式的谣言层出不穷。视频类谣言对拍摄的视频进行简单的字幕包装和语言说明,并配以简单的剪辑,将谣言内容以具有视觉冲击性方式展现出来,它有时将网上发布过的视频用张冠李戴的手法剪辑成自己的视频并循环传播。“谣言过滤器”开发的辟谣小助手程序无法识别链接形式和图片等非文字形式的谣言内容。这就给许多视频类谣言的传播者以可趁之机,躲避平台的关键词检索,从而使视频类谣言泛滥成灾。笔者通过查看以往的谣言资料得知,偷肾系列谣言有将命案视频简单剪辑加上字幕伪装成偷肾视频的现象,这种视频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法,也是经常使用的。
随着网络平台的交互性显著增强以及图片制作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图片形式的谣言以狂风暴雨之势在微信平台上茁壮成长。谣言传播者利用民众“有图有真相”“目睹为实”的思维定势和心理,将大量图片配以文字说明组合成谣言向民众传输。甚至还有些谣言传播者将网上发布过的图片进行PS处理后成为谣言相关的图片加以传播。由于谣言识别的局限性,许多图片形式的谣言没有被识别出来,更加助长了图片类谣言生产者的气焰。例如,2017年比较火的一则失实类谣言“微信头像1年只能改五次”就是用户用PS技术制作官网公告截图而成的。准考证丢了系列谣言也大多配有失主照片、身份证等,以此增加谣言内容的真实性。
1.微信谣言标题长度基本在25字以内,采用直截了当和制造悬念两种形式展示谣言内容
综合2017年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以及热点谣言发现,微信谣言标题长度基本在8—25字之间,部分标题比新闻标题略长。与此同时,有些标题内容简单明了,直接陈述谣言内容,也有部分标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关注。例如,“吃螃蟹后喝酸奶或吃香蕉会中毒”这则谣言直接将谣言制造者想要传播的内容在标题里展现出来。而“打通血管血栓的绝密配方”则制造悬念,利用“绝密配方”的字眼让读者不由自主点进去,想要知道其中的内容。
2.微信谣言标题经常运用关键词,制造新奇性、趣味性
2017年微信朋友圈十大谣言及热点谣言中,出现了“绝密”“不能”“只能”“美国宣布”“紧急通知”“震惊”“注意”“竟是”等词语,用肯定性的语气词、制造悬念的用语、意外用语、夸张性的词语制造谣言的可读性、趣味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日系汽车防撞梁竟是塑料泡沫”“注意!医保新政策来了”“节假日免费高速,一定要从ETC通道进出,否则会收费”等谣言都运用了这类关键词,甚至还运用了感叹号等符号加重语气,给人一种急切关注的心理暗示。
1.谣言内容更加故事化
自古以来,故事便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互动方式。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促进讲故事的人与倾听者、阅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能吸引民众的注意。许多造谣者都是会讲故事的高手,他们利用这一优势,以讲故事作为谣言阐述的一个手段,增加内容的生动性,达到谣言传播的效果。“百余团伙抢小孩,偷器官”这则谣言就是将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娓娓道来,让倾听者了解故事的内容。
2.谣言内容假借权威名义加上感性叙事
讲完故事后,或者在内容开头,谣言制造者经常假借权威的名义,劝服民众相信谣言是真的。《吃凉米饭可以抗癌》中的“医学专家”、《2017年新农合不用缴费,部分地方已陆续退款》中的“中央政府”、《广西未来两个月内将发生大地震》中的“地震局”等,都给人一种权威的错觉,实际上都是假借权威名义,营造看似严谨科学的论证,然后在内容后面配以关心的话语动之以情掩盖内容的虚假性,给民众带来一种真实的错觉,从而达到提高扩散率的目的。
3.谣言内容利用民众道德对读者进行诱导分享
有些民众传播谣言是为了自身道德水平的崇高和自身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只是他们受无意识因素左右,不善于思考。许多谣言内容结尾会采用“不转就不是中国人”“转发提醒,拒绝冷漠”“愿天下父母因你此举而平安健康!请大家转发”等语言,利用民众的道德、社会责任感、爱心善良,诱导民众分享。“小孩溺水只要不超过一小时,用倒背法可以救活”这则谣言的结尾写有“看到的顶上去,说不定可以救很多人”,就是利用民众的善良和道德对读者进行绑架的表现。
从微信谣言的内容分布趋势来看,我们应该加大对失实类谣言、健康安全类谣言的关注,并通过电视节目、微博微信的形式为民众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健全谣言处罚体系;从微信谣言的传播形式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加强对图片类、视频类谣言的治理,加强技术支撑,限制链接形式谣言内容的观看,健全微信监督体系;从微信谣言的文本叙事趋势来看,我们应该设置权威名义关键词搜索功能,扩大谣言识别范围,健全微信辟谣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微信谣言的传播趋势,全民共同参与谣言治理,还我们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