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焕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兴课程,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学生往往对此感到新鲜有趣,教师却觉得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有效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程呢?前不久,我带领学校高年级部分班级,围绕“人与社会”的课题进行研究探索,有几点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题为载体。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学生才能乐于参与、乐于探索。真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选择课题时,我指导他们从身边的小问题入手,选择课题的范围宜小不宜大。如果课题太大,容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时可能会力不从心,不能全面、深刻地将问题阐述清楚。如果选择比较小的课题,则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常常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所以,我把“人与社会”这个大课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比如“社会与文明”“社会中的民风民俗”“社会中的重要节日”“社会与公德”“社会与法”等,鼓励学生按照兴趣选择。学生选定课题后,我再进行宏观调控,比如合并、重选,最后确定各小组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研究课题时,我从指导采访、调查起步,力求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注重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的学生担任小记者采访社会中的人或事;有的学生担任调研员调查民风民俗;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社会中的法制观念;还有的征得当地居委会同意后,制作社区文明宣传栏,向居民宣传文明知识……这些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决定了其课程资源的丰富性。我们应从大教育观着手,把影响学生活动的一切因素都视为活动课程资料,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并有效记录下来。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时学生虽然经历了若干活动,但是并没有获得多大实效。我分析后找出了原因:研究性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很多研究过程是在校外活动中进行的,如果忽略了学生对资料的研究与积累,就容易劳而无功。于是,我组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查阅书刊杂志等途径获取知识资料,并积累下来,进行分析、取舍、加工,从中选出与课题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再归纳整理和修正补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认知,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交流可以帮助研究者吸纳他人的经验成果,博采众长,拓宽研究思路,避免重复研究。课题组内部的交流,有助于学生沟通思想,齐心协力,提高研究质量,加快研究进程,共同完成研究。可以说,研讨交流是统一研究思想、保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手段。因此,我组织学生在组与组之间或小组内部开展经常性交流活动或成果性展示。课题中的交流活动,促进了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创设出良好的研究氛围。
此外,在学生实践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并鼓励学生随时写下活动体会或随笔。这样学生才能扬长避短,找到活动的正确方向,稳步前行。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探寻有效途径,才能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