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阅读推广:智慧阅读时代的新常态*

2018-08-01 06:01张泸月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68
图书馆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智慧资源人员

张泸月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 四川 成都 610068)

1 引 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智慧时代。随着“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围绕着“智慧的生活”,工业、教育、交通、医疗、营销、建筑等各个方面都快速实现着智慧的服务[1-2]。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认知计算等多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具有智能要素的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社交阅读等多平台的涌现,读者知识、行为、体验的高效建模与利用正共同催生阅读的高级形态──智慧阅读的逐步形成。

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智慧阅读更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其满足程度,强调利用智能技术开展自主化、精准性、自适应的阅读。在这种阅读边界拓展、阅读方式突变的时代,如何顺势而为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推广服务,促进阅读技术、资源、平台、环境的智能集成,提升读者阅读认知与情感,优化阅读的品质与体验,大力彰显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成为了阅读推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智慧阅读推广将成为智慧阅读时代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当前,有部分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了智慧阅读推广,如Park等讨论了运用文本转语音的软件改善学生阅读词汇量和阅读理解的成效[3];Dietz等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沟通策略与Web技术提升失语症患者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4];谢幼如等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进行了探究,并论证了其有效性[5],此类文献多关注智能技术、方法对读者的阅读影响。还有文献则多关注阅读平台、门户构建研究,如严贝妮等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智慧阅读平台的构建模型,分析了平台的框架、核心能力和制约因素[6];路伏羽论述了数字图书馆智慧阅读平台构建的策略[7]。此外,部分研究人员关注了智慧服务的途径,如陈远、许亮提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是为了提升用户自身的智慧,应根据用户信息构建用户兴趣模型,进而捕捉用户偏好和需求,为不同用户提供有区别的个性服务[8];王世伟提出智慧的图书馆应体现人物的全面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读者和知识与信息的对话[9];陈臣分析基于大数据的读者个性化阅读风险与需求,并提出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10]。

由于智慧阅读推广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相关文献明显偏少,因此,尚需要在研究数量、深度、广度上不断增强。鉴于此,本文在明确智慧阅读推广内涵本质的基础上,全面剖析构建智慧阅读推广生态服务的核心因素,重组推广服务的流程,并提出实现推广的可行性方法,为实现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的新常态做出积极探索。

2 智慧阅读推广的本质内涵

智慧阅读推广是在对读者的阅读特征与阅读需求进行全面感知与智能识别的基础上,自动设定推广目标和方法,传递匹配的阅读资源,并通过实时的跟踪、监控记录读者阅读的过程与成果,从而提供个性化推广支持。对比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它具有以下内涵:

(1)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是推广人员确定推广的时间、方式、内容等,读者则根据活动安排按部就班地参与阅读,读者处于从属的地位,很少拥有活动参与的自主权与控制权。在智慧阅读推广环境中,一方面,阅读的相关资源与工具更加透明与开放,读者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资源筛选,自主订制阅读的目标、路径和进度,实现个性化阅读;另一方面,智慧阅读推广服务能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支持,引导读者开展更深入的阅读活动,促进读者在这种自适应、泛在化的阅读环境中,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最优化的发展,极致地享受到阅读的价值与乐趣。

(2)重视阅读的互融互通。智慧阅读推广环境超越了单纯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服务方式的集成,打造了一个开放的阅读平台,将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无缝对接起来,实现了阅读活动的互融互通。伴随着开放交融的活动,读者之间的阅读交往日趋紧密,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专家、读者与推广人员在深度沟通、相互协同的过程中,构建起密集、扁平化的阅读网络,实现人际交往的互融互通。阅读交互的持续开展使不同知识领域的阅读资源不断交流、分享、整合与重构,阅读信息与思维的不断融合促进了相关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知识领域的界限日渐消融,形成了阅读知识的互融互通。活动、知识、人际关系的互融互通最终达成推广服务的深度整合,并融会贯通成一个智能推广网络,使阅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最大范围地促进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更全、更新、更深层次的发展。

(3)展现出多视角决策的过程。智慧阅读推广通过智能地收集读者前期的阅读语音、文字、图像,捕捉读者的阅读行为与轨迹,对大量读者封闭、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精准识别出不同读者阅读的内在动力、内在规律与内在方向,从而智能地寻找出实现推广目标的所有决策方案,并能利用理性的推理规则,科学预测出每个决策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效果,根据读者具体、个性化的需求偏好,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实施推广服务。多视角的推广决策能在减少阅读推广的障碍、提高阅读推广相关资源匹配效率的同时,提高读者阅读满意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实现数据驱动模式下的阅读创新。

3 智慧阅读推广生态构成要素

智慧阅读推广以智能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了一个完备的阅读服务生态圈,支持读者多元智慧的生成与发展。其组成要素不仅仅包括智能技术与关联资源等物质因素,还包括了阅读理念、多元情景、关系维度等非物质因素(见图 1)。

图1 智慧阅读推广生态构成要素

3.1 阅读理念

智能技术快速融入阅读服务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与推广人员的行为与思想,从而使推广人员孕育出更加全新、开放的阅读与服务理念。

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构建的首要目标为有效支持读者自主、愉悦、高效的阅读。因此,其服务首先是通过多元、智能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阅读是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使读者意识到开展个体阅读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继而形成合理的阅读期望与正确的阅读动机,增加阅读自信和愉悦,从而促进其在阅读各个环节与维度上积极、深入地参与与反馈。其次,是帮助读者意识到阅读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反思和评价能力对开展个体阅读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正确的阅读素养,通过阅读实现终身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进而智慧地实现人生价值。

就推广人员而言,智慧阅读推广则要求其不仅具备智慧推广的理论与知识,还必须从态度、情感等各方面认同“以读者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推广”的理念,理解扩展读者群体、建立读者联系、分析读者需求等推广重心,并将其内化为推广意识,从新的角度理性地去审视智慧环境下读者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探索、创新出合理、有效的推广模式,从而引领读者持续性、系统性、智慧性的阅读。

3.2 智能技术

在所有智慧理念的背后,都离不开智能技术的支撑[11]。智能的支撑技术在有效地扩展推广边界、实现推广规模化的同时,兼顾了全面感知阅读情景,实现了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支持。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阅读数据,但这些非结构化的阅读数据却存在散乱、模糊、冗余的特点。基于Hadoop框架的Hive、HBase、Sqoop、Zookeeper、Mahout等数据技术使计算机可以智能地对收集到的数据加以清洗、归类、筛选,进而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将阅读过程中未知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挖掘出来,建立起读者行为模型[12]。推广人员使用该模型能够统计分析出不同需求的阅读群体,开展分类、分层推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科学的资源推送与阅读支持;掌握推广过程中的缺陷,为改进与完善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利用云计算,推广人员可以构建起智慧、个性化的推广平台。借助云存储,推广人员能轻松获取海量的存储空间,将本地的推广资源上传到云平台,实现阅读资源的统一管理,这一方面为推广组织节约了大量配备与维护推广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经费,另一方面,云平台中资源的透明性与无限性使读者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开展自助式的阅读资源获取,实现阅读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云服务还可以扩大读者交流的空间,缩短交流的路径,刺激交流的需求,从而有效提升交流的频率和效率[13]。

利用RFID、GPS、传感器、移动终端等设施设备,能实现高效、精准、可靠的阅读信息获取[14]。将读者阅读的环境信息、资源信息、行为信息采集起来,把读者、资源与阅读平台连接起来,进行阅读信息交换和分享,实现智能化阅读识别、跟踪、管理与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能更好地促进与支持个性化阅读的开展。推广人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阅读呈现方式,从而带给读者全新、沉浸式的阅读互动体验;通过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全面、动态地跟踪读者的日志文件、交互行为、阅读时长等。

3.3 关联资源

阅读资源是智慧服务的主体,是服务价值的具体呈现。真实环境中的阅读资源往往呈现出分散性、碎片化等特点,读者很难通过阅读一本或几本图书,全面、高效地掌握所需知识。因此,面向资源的整合与重组成为智慧阅读推广的关注重点。在智慧阅读推广环境中,利用语义分析技术[15-16],计算机能对不同资源文本的意义、主题、类别进行判断,并通过自动语义提取生成智能化的标签,从而就不同的阅读主题分类开展资源筛选与聚类,对碎片化的文本进行结构化处理,以有效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关联性分析与展示;同时,计算机还可以通过自动语义提取持续跟踪与采集阅读资源,不断更新与保留有价值的阅读资源,提供相似资源、相关资源、专题资源,实现同一主题阅读资源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有效促进读者对阅读信息内涵、外延、背景等相关内容的深度理解,进而促进读者在探究、分析、思考的过程中,丰富与完善自身的知识图谱,实现资源的融会贯通。

自适应的阅读内容,符合读者自我决定的心理需求,能促发读者自主动机的驱动,激发出自主性阅读行为[17-18]。读者的知识素养、阅读偏好、审美情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广人员通过分析读者在选择资源过程中的轨迹,清晰读者与阅读之间隐性的关联关系,智能判定读者潜在的阅读需求,并以此为参考,量体裁衣地利用内容推荐技术[19-20]对读者开展精准化的资源推送,使读者实现需求与资源的有效匹配;同时,也可通过协同过滤技术[21-22],将偏好一致或相似度较高的读者聚集为群体,寻找出群体成员共同关注度较高的阅读资源,向群体中尚未发现该资源的读者进行推荐。自适应的阅读内容能够有效促进读者快速获取所需资源,从真正意义上提升个体阅读的质量与附加值。

3.4 多元情景

多元化、个性化的支持服务是体现智慧阅读推广的最直观方式。智慧阅读推广能对读者的阅读过程与路径开展实时跟踪与监控,收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持续开展分析,从而快速诊断出不同读者的阅读成就、缺陷、危机等状况,进而创设多元化服务环境,支持读者的阅读。

推广人员通过智能技术能够实现阅读资源呈现、阅读知识表述、阅读任务驱动、阅读交互探讨、阅读思维引导、阅读协作沟通、阅读成果展现、阅读过程评价等服务的多样性,并根据读者不同的需求,以多元的组合方式,将支持内容、工具、活动等组合起来,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和现实相结合、远程和本地相结合的服务场景,促进不同阅读特征的读者获取最优化的阅读服务。

3.5 关系维度

网络时代的知识习得不再是源自个人的建构、积累,而是通过联系、连接自身与外界(网络、朋友、老师等),在点与点之间筑起学习通道、桥梁,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23]。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突破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按照自己的阅读需求与偏好,通过数字化的途径,自由、快速建立起不同的阅读链接,构建起个性化的阅读社交网络,自由地开展阅读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共享与应用。

在不断的阅读关注、交流、点赞、评论等行为中,读者间增进了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认同,不仅扩展了个体读者交际的广度,志趣相投的读者也因为共同的阅读爱好聚集在一起,成为知己、朋友,就共同喜欢的内容开展高频率的交往与互动,形成了更加密切的关系维度。一方面读者通过这种凝聚的阅读联系,实现由“推广组织的单向传播”转向“多元主体互动传播”。多元的推广主体更有利于读者在相互了解思想与情感、相互沟通交流中分享各自的隐性知识,深化对阅读价值的认知,使植根于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得到快速流动与传播[24-25],在多向互动的关联中,循环往复,不断开展多渠道的合作与创新,并最终生成集体智慧。另一方面,读者间在相互分享阅读观点、观察彼此阅读行为、感知彼此阅读情感的过程中,体会到交互式阅读带来的极致感受,获得更强的阅读成就感与认同感,从而实现更深刻、更美好的阅读体验,有效降低阅读的孤独感,激发积极的阅读倾向,促使其以饱满、快乐的情绪参与阅读。凝聚关系维度所提供的实时阅读支持、愉快阅读经历、良好人际关系、阅读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将促进读者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满足,持续性开展愉悦的阅读。

4 智慧阅读推广的服务流程

智慧阅读推广应贯穿于阅读活动的整个环节,其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阅读推广的服务流程

4.1 推广前端分析

有效的数据系统是一切智慧分析的前提。推广人员利用智能技术汇集不同的阅读数据,通过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处理、存储、查询、可视化等步骤,实现阅读数据的高效整合,为深层次的挖掘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全面、完整的数据汇聚对数据系统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推广人员还应通过客户端、服务器日志、历史数据、第三方平台采集多种阅读数据,并对多信息源、多平台和多用户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过滤、处理和协调,剔除可能破坏或歪曲数据结果的异常值,以保证数据系统各单元的连通性[26];利用认知计算的相关算法进行文本识别、特征提取以及文本分类,正确实现特征采样和数据分类,以实现有效的存储与查询[27];通过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直接展示和可视化表达,将阅读推广中需要改进与忽视的问题进行直观、有效的展现。

数据系统建立后,推广人员应使用其实时开展阅读分析,包括读者特征分析、阅读需求分析及阅读内容分析。对读者的阅读偏好、文化背景、动机情感等数据开展分析,了解读者阅读的认知倾向与接受能力,识别读者的阅读特征与行为,有利于搭建多维度、多指标的用户分析模型,进而全面支撑推广的智慧决策,找寻出最优的推广渠道。阅读需求分析则通过对读者的阅读期望与阅读推广现状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差距的性质及论证差距解决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实现对读者阅读需求的验证、过滤与重要性排序。阅读内容分析是确定阅读内容广度与深度的依据,能够为读者揭示阅读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规律与联系。对阅读内容分类、分层、重组与管理,可为读者实现所需阅读内容的智能匹配。

通过智能获取、数据驱动的前端分析,推广人员能最大限度地洞察到推广环境的真实状况,为开展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4.2 推广策略决策

在完成前端分析,实现了相关信息萃取与分析后,推广人员应借助回归、聚类、关系规则、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阅读相关模型,对读者未来的阅读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有的放矢地找寻最佳推广内容与最优解决方案,搭建支持读者自主、差异化阅读的智能阅读环境。

智慧阅读推广决策应从3个维度展开考虑:建立读者群组、预测读者响应、确定推广情景设计。读者与阅读内容的智能匹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群组细分。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决定了推广活动应根据读者认知需求、心理需求、行为需求的属性与指标建立起读者特征模型,通过模型开展条件过滤,将读者分成不同的子集,实现有意义的读者群组分类,使同一群组的读者具有共同的需求,进而对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群体开展差异化的目标定位,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资源呈现与推送。根据读者与阅读服务的匹配状况,推广人员能预测读者响应。推广人员对同一群组读者的历史阅读数据进行分析,探索阅读数据各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按照读者过往的阅读规律,预测群组成员在未来推广活动中对不同推广资源、方式的响应状况,同时提供有效的预测模型,为最终确定推广目标及任务的轻重缓急等提供客观支持。根据阅读内容与服务的匹配状况,推广人员能确定推广的情景设计。根据关联算法、文本摘要抽取、情感分析等智能分析算法,推广人员可以建立推广管理模型,有针对性地自动挑选出最优化的推广服务情景,包括确定最佳推广内容、内容的难易层次、呈现方式与序列;制定推广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法与平台;确定需要创造的特定阅读氛围,等等。

4.3 推广组织实施

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利用阅读过程智能化的记录与统计功能跟踪读者的查询、下载、阅读、反思等个体阅读行为;利用舆情监测技术自动分析出阅读交互传播的路径、读者参与交互的热度、信息扩散的层级等阅读群体互动行为;利用对交互内容的识别与过滤技术全面掌握读者阅读的认知与情感状况,从而实时洞察读者阅读参与度、热烈度、专注度,判别读者存在的阅读困难与薄弱环节,优化读者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推广决策,重点围绕推广的目标、内容、方式与步骤,做出具体明确的实施方案,这包括:资源的呈现方式、阅读交流的时间与内容、阅读任务的制订、阅读成果的展示途径等实施细节。通过精心的组织规划,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序进入阅读情景,顺利完成阅读目标,实现推广实施方案科学化、具体化的贯彻落实。

4.4 评估反馈

推广评价的意义在于了解对推广前瞻性的预测与决策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被忽视或尚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反馈回前端分析,修正推广决策。推广活动结束后,推广人员应对参与的读者开展测评,运用多种在线测评工具,大规模开展读者访谈与问卷调查,从读者的想法、感知、感受了解其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获取程度、信任程度、有用程度、满意程度与再次参与意愿等自我阅读体验,形成自我参与报告;此外,还可以结合对读者参与阅读的过程数据及阅读成果文本的分析,对阅读完成率、完成时间、参与深度、情绪卷入等阅读行为与认知开展度量,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阅读绩效度量报告[28]。

推广人员将不同类型的度量进行融合,通过多维的评价指标,以全面的视角,科学、客观评估推广的成效,并提供可视化的评估结果,将其与推广的预期效果开展对比,以验证决策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差距,进而不断完善阅读数据系统,不断修正推广策略,形成服务于智慧阅读的循环实践。

在智慧阅读的环境中,读者往往希望得到自己的阅读状态反馈,如阅读综合成效、参与活动排名等,也希望自己发出的意见与建议能受到重视与认可。因此,在推广活动评价结束后,推广人员还应向读者反馈其个人阅读分析报告及根据测评结论应修正的阅读环节,使读者对阅读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有利于获取读者的认同与青睐,并在下一阶段的推广活动中深度投入,完善自身的阅读。

5 智慧阅读推广的实现途径

5.1 开放思维,提倡推广服务的跨界合作。

智慧阅读推广需要大量智能技术、统计建模、管理科学等专业知识与技能予以支撑,然而,推广人员却无法实现对所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掌握,难以跨越的知识边界将使传统以推广人员为主或全盘包揽的服务垄断局面不复存在。在智慧阅读推广活动中开展跨界合作,必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跨界合作既是智慧阅读推广的现实选择,也是突破传统阅读推广困境的创新模式。它强调“全民参与”的意识,提倡开放思维,注重跨区域、跨行业、跨集群地寻求有推广意愿的合作者,通过多种专业人才的聚集,在智慧阅读推广活动的资源、系统、环境、模式、管理等多维服务实践中开展共建、共享,从而使智慧阅读推广受益于集体的智慧与努力,实现推广格局的创新重构。推广人员应跳出狭隘的专业服务层面,具备跨界合作的意识,主动寻求合作。合作对象包括:网站论坛的管理者,他们的加入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使推广人员获取大量相关的数据信息;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他们的参与能更快速、更专业地提高推广服务效率,最优化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社会各行业中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加入能丰富推广的资源,扩大推广的视野,进而建立起更为开放的环境,拓展读者寻求适合阅读资源的空间。

跨界合作应强调共同参与设计、集体行动、相互协调、合作管理的决策机制,力求聚众创新,在智慧阅读推广的分析、设计、组织、评估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有所突破。首先,推广人员应促进相关推广信息的共享,使参与合作者明确推广的目标、待解决的任务、应整合的资源、需要提供的服务等细节,在拥有对称的推广信息基础上,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从而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推广资源,贡献自身的价值,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多元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其次,注重合作者参与推广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的推广环节中,使其贡献自己的技能、经验、观点与思想,深度参与活动设计与决策,共同制订最优化推广方案,营造起“人人参与”的扁平化推广生态结构。最后,根据不同领域合作者的学科优势,动态组合成员,多个环节配合默契,最大限度发挥合力,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开展服务支持,满足读者多元的阅读需求。

跨界合作的新型互动推广服务,将使智慧阅读推广逐步实现从过去单一主体结构向多元主体的转变,从封闭推广模式向开放共治的转变,增强服务协同性,为智慧阅读推广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5.2 开展读者关系管理,优化多样阅读数据。

在智慧阅读推广过程中,推广决策是根据阅读需求数据、行为数据的分析而做出的相应选择。然而,阅读数据的残缺及动态变化往往导致决策的延误与失效。开展读者关系管理,能实时、精准掌握读者的阅读数据,为科学开展推广服务的研判与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读者关系管理能够消融推广人员与读者之间的隔阂,在读者友好信任的心理情感上,建立起动态、长效的阅读联系,从而使推广人员能对显性与隐性的读者阅读数据进行全面、详尽的收集,并做到可观、可测、可用。建立读者关系管理,能记录读者在阅读准备、分享、交流、反思等多个阅读阶段的数据,使阅读数据具备连贯性;能实时反映读者的参与状态、需求变化、存在的困难,不断地修正读者的动态需求,使阅读数据具有及时性;能不断地调整、剔除陈旧或已改变的读者资料,及时补充新的信息,以确保阅读数据的准确性。

智慧分析需要的更多是读者阅读数据类型,而非数据本身,将数据从多个来源中分离比简单地增加数据量更有价值,因此,应注重从以下4个维度对阅读数据开展多角度、多样性收集。

(1)读者个人属性。即读者的静态属性,包括读者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收入、教育水平、专业、人格特质、阅读偏好等。描述与记录读者的个人属性,有利于准确查找并触及读者,建立关系管理。

(2)读者行为特征。推广人员通过与读者交互,能够了解读者线下图书的借阅历史、参与阅读活动的相关记录,也可以对读者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在线上开展的阅读发布、查询、浏览、下载、收藏等行为进行统计与分析,掌握读者阅读的动态行为数据。

(3)读者社交信息。推广人员借助内容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可以深度剖析读者之间的阅读关注、交流、讨论、评价等社交互动频率,从而揭示读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联与阅读信息传播规律。

(4)读者心理体验。本维度注重测评读者参与活动的心理预期、感知效果、感知价值、读者满意度、读者忠诚度等变量数据,进而掌握读者真实、潜在的阅读需求及其满足状况。

推广人员对4个维度的多样数据进行采集后,应进行数据优化,即对数据开展重组,将多样数据进行转化,并保存到对应的数据表中,从而构建起高质量的阅读数据库,为下一步开展高信息含量的阅读分析提供支持。

5.3 架构个人阅读空间,聚焦深度阅读。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构架起在线个人阅读空间,将阅读资源、工具、服务汇集在空间中进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提供高集成、高效率、智能化的网络空间,能够促进读者进行智慧阅读。

推广人员利用阅读空间的查询、检索功能,能使读者详尽地了解到不同阅读活动的目标定位、阅读资源分布、可用阅读工具、阅读交流方法、群体或他人的阅读状况等,并能在纵览全局的基础上,降低阅读信息的不对称,从而积极做出个体阅读选择。这种全景信息的透明化极大地增强了读者自主阅读管理的权限,促进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参与,使个人阅读空间呈现了开放、自组织的复杂特征。

在个人阅读空间中,推广人员可通过对读者历史阅读状态的分析,迅速地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分层次地推送读者迫切需要的阅读资源,从而帮助读者构建起个性化、层次化的阅读资源库,并促进读者对库中的资源循序渐进地开展深度阅读。读者在了解阅读资源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通晓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层级关系,通过阅读融会贯通地实现知识的重构与创新。

在个人阅读空间中,读者还能实现对自身阅读状况的有效管理,包括个人阅读资源的存储,阅读网站链接的收藏,个人阅读时间管理,个人阅读工具的收藏,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阅读批注、感悟、总结、质疑等的记录。除此之外,个人阅读空间中的管理还应具备情境感知功能,根据读者当前阅读的认知、行为、情感等数据,自动识别读者所处的阅读状态,进而智能化地开展阅读支持管理,不断引导读者就阅读知识开展归纳与反思,就阅读情感开展讨论与分享,为读者创建持久的阅读体验。

5.4 促进深度阅读协作,构建智慧阅读共同体。

推广人员利用智能技术跟踪读者的阅读状况,并通过应用模型与算法,将具有相同阅读倾向、行为、目的的读者聚集起来,鼓励读者之间借助虚拟化的工具和手段,围绕某个阅读主题或阅读任务建立深度阅读协作关系,并通过互补式协同阅读,建立起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阅读共同体,在贡献个体价值的同时,利用群体智慧,获取知识,扩展思维,规范阅读行为,真正实现智慧阅读的价值。

在资源收集整理阶段,读者之间可以彼此配合,尽可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综合收集阅读资源,从而对阅读主题或任务建立起系统的知识图谱,促进彼此间全面、综合地掌握相关知识,实现阅读知识的快速传播与扩散。在阅读过程中,推广人员应激励读者发挥内在价值,在将自身的经验与阅读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就不同的信息知识节点开展交流、反思,从而扩展阅读思维,就不同的角度、层面、路线、立场观察思考,最终共同发现有价值的阅读问题,并共同解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在更深层次的阅读知识探索中,打破思维壁垒,汇集群体智慧,为创新思想、知识转化提供无限可能。在阅读结束后,推广人员还应强调读者间彼此嵌入、支持、协作完成阅读成果的汇总、展示及评论,使个体与阅读任务、成果休戚相关,在密集的参与、交互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掌握能力,具备运用阅读所得知识应对现实中的问题及对未来的事件做出可靠预见。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会影响到人的社会行为。强烈、积极的阅读协作对于构建读者间可依赖的关系至关重要。阅读协作中的相互交流与关心、互动与合作,能够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不断形成阅读凝聚力,进而形成一个非线性的、去中心化的阅读共同体。在此阅读共同体中,读者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归属感,体会到群体协作阅读的影响力,继而激发参与阅读的动机,维持阅读行为,实现信息共享和阅读合作,并不断地修正自身的阅读行为,自觉遵循群体的阅读规则与纪律,使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养成与持续。

6 总结与展望

智慧阅读推广将成为阅读推广服务的新常态,它需要刻不容缓地开展全面布局与统筹,构建起科学、创新的推广环境和模式,发挥推广引导的优势,引领全面升级的阅读新阶段。目前,我国的阅读推广与智慧阅读推广这一服务愿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在全面、合理采集读者阅读数据,科学构建匹配模型,完善服务的标准体系,培养推广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研究补充与延伸,以促进智慧阅读推广理论的进一步积累,进而推动智慧阅读的爆发式增长与日趋完善。

猜你喜欢
智慧资源人员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