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途径

2018-07-31 09:21龙超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途径大数据时代

龙超男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途径展开讨论,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升途径

0引言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站,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必要。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面临的诱惑较多,受到的思想冲击较大,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祖国好少年。

1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1学生信息更加全面

大数据时代,高校掌握了更为全面的学生信息,为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大便利。以前,高校采用抽样式统计作为信息统计模式,这种模式较为片面化和简单化,难以全面统计学生信息,因此无法全面、真实的反应学生情况。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能够通过计算机等技术,全面统计学生信息,并且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文化教育情况,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2教学多样化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逐渐趋于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更加方便地了解新闻实事,进而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加真实的素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时效性。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行业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发布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分享自己的心得,还能够在学校论坛、贴吧这种学生浏览量较大、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场所表扬思想先进的学生,进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思想,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2.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任何一项交易的双方在信息上总是存在不对称问题,一方行为主体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更充分的信息,许多学者后来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高校能够获取海量的信息,帮助高校及时发现、解决高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高校学生明显比管理者更具网络优势,很多学生比管理人员更加关注时事新闻,获取新闻的速度也相对更快,因此,在信息获取方面,高校管理人员处于弱势地位,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极其不利。

2.2数据独裁

通过大数据,淘宝、亚马逊、京东可以监视群众的购物习惯,同时,百度、谷歌也能了解群众网页浏览的习惯,当然,Twit-ter、腾讯也能“窃听”到学生心中秘密的“那个人”。大数据时代,不仅对学生的隐私和自由造成威胁,同时也加剧了数据依赖。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极易形成数据独裁,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一大群體,其聊天资料、购物清理等可能泄露,学生信息的大量泄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极其不利。

3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途径

3.1提升网络综合能力

大数据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交流、购物的重要手段,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熟悉网络语言环境,积极关注各大媒体交流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对于信息甄别和筛选的能力,提升对信息的敏感度,能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处理网络新闻,同时把握数据信息与学生思想的内在联系。

3.2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应把握大数据时代特点,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例如,辅导人员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关注此公众号,并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先进人物事迹、思想觉悟较高的人物事迹等,还可以发布自己的教育心得,同时要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可以在公众号中写几篇关于心理健康的文章,并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开导学生;另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实时跟踪学校论坛,在论坛中与学生讨论热点事件,及时引导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主动关心学生,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高度认同,充分利用QQ、人人网、微博、飞信、微信等和学生谈心,获取更多直观的数据。

3.3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通过正确判断和评估媒体信息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但是,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要靠后天养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其学生所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真假判别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大数据时代使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可能。

3.4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督预警机制

学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网络,但是网络上言论较为复杂,包含一些反动言论以及腐败言论,因此,高校应做好网络舆情分析,建立网络舆情的监督预警机制。高校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校园网中的资料,加强对不良言论的控制,对于网络上的敏感话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形成建康的舆论环境。从监控转向引导,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提升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辅导员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并通过微信等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段与学生交流、谈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确保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也能够守住本心,使用文明用语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志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新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8):20-21.

[2] 陈小英.大数据时代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5):163-165.

[3] 张锐,董志,夏鑫.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67-69.

[4] 林珠梅.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04):105-108.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途径大数据时代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