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宇:独自生存

2018-07-31 17:04欧阳明轩
意林原创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商演北京电影学院天宇

欧阳明轩

马天宇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他5岁那年的中秋月圆之夜永远地失去了母亲。从那以后,马天宇再也没有过中秋节。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也因为负债远走他乡,留下马天宇和两个姐姐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长大。为了生计,尚未成年的他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去北京打工。

卖牛羊肉、卖早点、餐厅后厨帮厨、酒吧服务员,这是马天宇出道前,在北京“讨生活”的轨迹。收入是一个月七八百。在酒吧当服务生的那段时间,是他命运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因为在那里,他首次接触到了娱乐圈的人。他们告诉马天宇,“你应该去当演员,去考北京电影学院”。尚未找到自己人生和职业方向的他,接受了这个建议。

2006年,马天宇凭借“干净、纯洁、阳光”的气质,得到了选秀评委和网民的喜欢。选秀结束后,马天宇作为歌手出道。一首《该死的温柔》,一下子让他真正火起来了。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商演也非常多,但马天宇有点吃不消了。密集不断的工作节奏,并不适合马天宇的性格。于是他停了下来,推辞了一场一场的商演,开始找外教老师学英语,去学聲乐,去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

有人说,马天宇的童年经历,会使得他成长为自卑、缺乏安全感,在功成名就后挥霍无度的人。但他没有。他通过与自己的独处,学会了与过去和解,学会了豁达。他喜欢独自旅游,工作一结束,他就会自己飞去别的城市。他喜欢在陌生城市漫无目的地走路,见到有趣的街边小店就进去逛逛,见到漂亮的酒吧、咖啡馆就去坐一坐。他说:“人一定要跳出来审视自己,观察自己,观察生活,跳出当时的生活圈子。”

可能有人觉得,马天宇的性格并不适合娱乐圈。但谁规定在娱乐圈发展,就必须是灯红酒绿、应酬不断呢?马天宇喜欢演戏,对演戏有自己的追求,他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我想这就够了。

猜你喜欢
商演北京电影学院天宇
论国有杂技院团“赛场+商演”演出模式优势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A System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有考生称“被交卷”
你最珍贵
Galloping Horse Treading on a Flying Swallow and Its Influence in Modern Advertising
论梅兰芳对昆曲艺术的贡献
卖牙膏的西单女孩终于丢失了翅膀
解构二次元
“北京电影学院·雅马哈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