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云,赵恩海,付贵阳,杨 旭,黄新阳,李素真,李继存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宁 272031)
山宁17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201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1],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价值较高。由于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2],所以为了掌握其适宜的行距、种植密度,课题组于2015年进行了山宁17不同密度、行距研究试验,探索适合该品种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试验于2015年6月中旬至10月初在济宁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位于N35°27′15″,E116°35′11″,土质为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2%,碱解氮含量为98.0%,速效磷含量为42 mg/kg,速效钾含量为95.1 mg/kg,地势平坦,利于排灌。试验地前茬小麦,产量510 kg/667m2。
供试材料为2013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新品种山宁17。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主处理为行距:A1-30 cm,A2-40 cm,A3-50 cm;副处理为密度:B1-0.8 万 株/667m2,B2-1.0 万株/667m2,B3-1.2 万 株/667m2,B4-1.4 万株/667m2,B5-1.6 万株/667m2。小麦收获后灭茬整地,人工拉耧播种。播种时按试验设计进行行距设置,定苗时设定密度。
利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处理。
由表1可以看出:株高、底荚高、百粒重、产量有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有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大豆主茎节数基本保持不变。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规律,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排序趋势为1.4万株/667m2>1.6万株/667m2>0.8万株/667m2>1.2万株/667m2>1.0万株/667m2。
行距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没有规律。种植密度为1.4万株/667m2时,大豆产量随行距的增加逐渐增加,其他密度条件下,大豆产量随行距的增加逐渐降低。行距对大豆产量排序为30cm>40cm>50cm(见表1)。
表1 山宁17密度、行距试验结果
表2 山宁17密度、行距试验显著性分析
山宁17相同密度不同行距下的产量极差为17.75 kg/667m2,相同行距不同密度下的产量极差为23.01 kg/667m2(见表2)。由此可见,种植密度对山宁17产量的影响大于行距。综合考虑密度和行距,不同处理方式下山宁17产量极差为48.4 kg/667m2。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行距设置下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行距30 cm时,密度0.8万株/667m2产量最高,为309.2 kg/667m2;行距40和50 cm时,密度1.4万株/667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296.8和301.4 kg/667m2(见表1)。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山宁17要获得较高产量,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试验表明山宁17随密度的不同,植株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0.8~1.6万株/667m2范围内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2)行距小时适当稀植产量较高,行距大时适当密植产量较高,因此种植时应掌握“行距小宜稀、行距大宜密”的原则。
吴润生和王毕生[3]认为,要获得大豆高产,首先是选用最佳行距,确定合理密度。杨加银和徐海风[4]研究表明,密度对有效节数影响不大,对株高、分枝影响较大,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分枝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刘卫国[5]试验结果显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单株粒重、百粒重也随着密度增大而降低。杨加银和徐海风[4]指出,分枝对产量的调控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中0.8万株/667m2时的有效分枝高于其他较高密度下的分枝数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本试验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增加、有效分枝数逐渐减少,大豆主茎节数基本保持不变。这跟杨加银的研究结果一致。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有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刘卫国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大豆底荚高、百粒重、产量有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