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磊 沈佳丽
独角獸企业,简单来说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初创”的定义大多划定为企业成立时间不到10年。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全球风投动态跟踪机构CB Insights统计,截至2018年2月底,全球独角兽俱乐部共有230家企业,总市值达到8019亿美元,其中有113家独角兽企业位于美国,占到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9%,中国以62家独角兽企业紧跟其后。排名第三、第四的英国、印度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别为13家、14家,与中美两国差距较大。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和《2017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以“中国境内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获得PE投资的非上市企业”为筛选标准,选出中国独角兽企业164家,杭州入选独角兽企业17家,位列北京(70家)、上海(36家)之后。整体来看,80%的企业聚集于“北上深杭”,总估值超过6200亿美元。
“跻身独角兽俱乐部,不仅意味着一家企业估值达到10亿美元,更是企业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开始。”蔡华说,他是微链创始人兼CEO。微链APP是数据化创投服务平台,以创投社交为切入点,旨在为创业者找到更合适的投资人、为投资人找到更好的项目。2015年3月开始运营,一年多时间里,微链组织创业活动 14000多场,吸引32万余人次报名参加,活动覆盖87座城市。蔡华介绍,微链已帮助 250个项目完成8亿融资,微链自身完成 A+轮融资。
随着后台数据的积累,微链陆续发布创业、融资相关的报告。据微链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杭州公开披露的创业项目有2655个。2013、2014、2015 三年期间,杭州创业项目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年均增长率分别达 33.0%、45.1%以及36.7%。杭州成为全国创业项目增长最快的城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整个中国互联网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西子湖畔。天堂杭州在“电子商务之都”“移动支付之都”“云计算中心”的响亮外号下,“中国硅谷”的期待被越来越多地提及。2016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启动,杭州“硅谷”的蓝图浮现。科创大走廊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核心,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至临安青山湖科技城。杭州市市长张鸿铭表示,杭州将力争在5年内,在大走廊集聚30万创新创业人才、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在蔡华看来,自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落地,杭州的创业红利始终不减。一方面是政策利好,杭州有优良的创业氛围、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政府推出一系列人才计划和创业孵化政策,营造出如热带雨林般适宜多样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另一方面是人才源源不断。政府数据显示,杭州人才净流入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同时,在杭州独角兽企业里,“阿里系”占了大半,统计显示,杭州78%的创业者曾在阿里工作过。从创业者的教育背景来看,41%来自浙大。蔡华也是浙大人,2004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直博,读博期间创业。
浙大系已经成为创新创业力量的生力军。2017年,微链调查了2597位浙大创业者相关数据信息,其中包括393家上市公司,横跨 36个学院,纵越 56届毕业生。数据显示,393家浙大系上市公司中,浙大毕业生现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总经理级别有402人,如巨人网络集团史玉柱、步步高集团段永平等。从浙大系上市公司领域分布上看,制造业、企业服务与环保新能源,位列前三。其中,制造业领域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占比达 33.25%,这体现出浙大理工科的强势实力,浙大的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一级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
浙大系创业项目落户杭州的比例高达51.93%,远超排名第二的上海与第三的北京总量之和。从落户杭州的创业公司区位分布上看,52.06%集中在西湖区(浙大的西溪校区、玉泉校区、紫金港校区、之江校区都位于西湖区)。
融资统计看,浙大系创业项目的获投率达 56.22%。蔡华指出,值得一提的是,B 轮后项目在获投项目总量中占比 26.71%,其中有美丽联合集团(蘑菇街)、个推、铜板街等独角兽企业。
创业领域上,企业领域以 18.87%的占比居榜首,其次为硬件15.21%、金融11.26%。
在互联网创业大潮里,浙大各院系毕业生均有出彩表现,计算机学院的创业表现最为突出,在微链调查的创业者中,44.21%的计算机学院毕业生获得B轮后融资。获投的浙大系创业项目里,经纬中国、红杉资本中国与银杏谷资本是出现率最高的三家投资机构。银杏谷资本陈向明、经纬中国黄云刚、IDG 资本俞信华和朱建寰、华旦天使张洁均为浙大系投资人。从创业者的学历资料来看,硕士学历的浙大创业者数量是本科的两倍。其中,攻读 MBA与EMBA的创业者不在少数。
“创业者和投资人们共同历经了2007年~2009年的浪花酝酿,2010年~2014年的狂潮席卷,以及2015年、2016年甚嚣尘上的寒潮、寒冬,攒够了人、钱与经验。在刚过去的2017年,拨开泡沫不难发现,与2007年最为相似的创新拐点,正悄悄出现在眼前。”2018年初,蔡华这样总结十年创业狂潮。在他看来,从O2O、内容创业、直播到共享单车,行业大战、洗牌的速度越来越快,依靠技术、大数据驱动的项目愈发会受到青睐。
“人们创业的热情未减,创业者对待创业和融资变得更为理智与冷静,而创业公司的生存能力在提高。”蔡华说,“每个匆匆走过时代的创业者,都想用自己的方式掌控一段创业潮头的故事。被仰望的将更加自信前行,被遗忘的总会心怀不甘或者不舍,智勇者依旧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