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7-30 11:11张素香
魅力中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兴趣数学学生

张素香

摘要: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下降。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奮,情绪饱满,激励人们积极地探索,对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数学;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巧妙设计导入,做好完美铺垫

在新课导入时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了铺垫。

例如,我在讲加法交换律这一部分知识时,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朝三暮四>>的故事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说不知道。于是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从前,宋国有个老头,养了很多猴子,有一年,因为粮食欠收,他就对猴子们说:“每天早晨给猴子吃三颗橡树果,晚上吃四颗,怎么样?”猴子们一听,都说:“太少了!太少了!”于是,老头说:“那每天早晨给你们吃四颗橡树果,晚上吃三颗,怎么样?”猴子们一听,都说,太好了!太好了!”通过这个故事,我让学生算算,“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和“”早晨四颗,晚上三颗”哪个多,学生轻松答出一样多,从而,顺利引入并掌握了加法交换律这部分知识。

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巩固圆柱体积的基础上,我提前让学生找一个空的八宝粥盒,再让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再从家带来一些豆子或大米。上课时,我先不讲,只让他们分组合作,让学生用倒豆子或大米的办法讨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高的圆锥体体积的三倍 。学生很快将自己亲身体验到的知识牢记心中,并能够运用自如。这样,求圆锥的体积就很少有人忘记乘三分之一。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更为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来源于生活实际,用于实际生活的会更想学,更容易掌握,灵活运用。如学了找规律这部分知识后,我让学生自己从家带来火柴或学具盒中的小棒,让学生摆连在一起的正方形,学生摆着摆着自然就发现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小棒的根数就增加三根这样一个规律,自然就总结出摆n 个图形,就需要(3n+1)根小棒这样的规律,比教师直接讲,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印象特别深,不容易忘。在动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知识,又加深印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步步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发展,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

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总是设计各种情节有趣、形式新颖的练习形式。

例如:在口算练习时,主要形式有:听算、打手势算、抢答、举卡片、猜算式等形式,很受学生喜欢,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同时我还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摘苹果、拔萝卜、出手指等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五、创设竞争情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的形式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上课时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积分的形式,哪组表现好或者答对问题,就积一分,最后看哪组的积分多,哪组就为获胜队,最后比赛结果又形成了一幅统计图,让其回到这堂课的主题上来。比赛贯穿整节课, 每名学生都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都想为自己组赢得更多的积分,都希望自己的队获得胜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用肯定性评价,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现学生的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就可以使他们愿意学习、乐意学习、想着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适时的给予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爱学数学了。

猜你喜欢
兴趣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聪明的学生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