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要]随着来自非传统移民国家的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加拿大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些日益增多的新移民,尤其是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在掌握官方语言上面临的困难。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困难已经成为新移民寻求合适的工作甚至同当地人进行日常交流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基于这种情况,由加拿大政府提供资金,几个机构联合创建的社区英语培训项目应运而生。本文以定居在曼尼托巴的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的经历为例,详细阐述了社区英语培训项目在帮助上述移民尽快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加拿大 社区英语培训项目 老年移民 妇女移民 曼尼托巴
作为一个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的发达国家,就其每年接收的移民数量而言,加拿大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同时也是在外国出生的人占全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来自传统国家,如欧美等地的移民数量的减少,加拿大政府开始把眼光投向亚洲、非洲等国。为了吸引来自上述国家的优秀人才到加拿大发展,联邦政府开始对从前制定的许多带有偏见和歧视性质的移民政策加以修改,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新移民入境的政策和法规,先是于1967年出台“打分制度”,根据移民潜在的经济贡献能力筛选移民;为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以及体现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加拿大政府紧接着又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颁布了多元文化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加拿大政府对其境内的各民族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力、物力资源以便推动加拿大新经济的繁荣发展。有数据表明,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加拿大境内95%的移民来自欧洲(87.7%)和美国 (7.7%),然而在1981年至1986年的6年时间里,只有36%的移民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相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如,亚洲和印度为43%;非洲、加勒比海、百幕大、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大洋州为21.3%。截止1986年年底,非英法血统的移民占加拿大移民总数的45.1%,而英法血统的移民数量分别占11.1%和1.5%。1996年,加拿大遗传部报告说,非英法、加拿大白人或者土著移民的数量占移民人口总数的48%,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在上述移民当中,11%为明显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大都市或者经济繁华地区。相对于加拿大全部人口的62%而言,89%的所有移民和94%的明显少数民族移民都选择在大都市里生活和就业。由此可见,加拿大的都市具有多民族化的特点。就民族的多样性而言,多伦多位居各大城市之首,68%的人声称不具有英法、加拿大白人或者土著血统,曼尼托巴的省会温尼伯格为59%,位居第六。[2] 另外,加拿大劳动力人口(15-64岁)的分布也明显体现了这种城市向心性的构成。其中,妇女移民已经成为这支持续增长的劳动力大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加拿大2006年最新人口普查报告显示,过去5年来,加拿大的人口净增长有三分之二来自移民;其中,自然成长的人口为40万,移民新增人口达120万。[3] 毋庸质疑,如此众多的移民涌入加拿大,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专家预测,现在以及在今后的10到20年里,加拿大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工人为其经济的繁荣和兴旺做出贡献。[4]
然而,随着来自非传统移民国家或地区的新移民数量的增多,他们在生活、就业、求学等方面遭遇的困难也接踵而至。在这些困难当中,不能熟练掌握加拿大官方语言(主要是英语)已经成为广大新移民,尤其是婦女和老人所面临的最大障碍。语言不通甚至导致许多具有高学历的妇女移民不得不放弃寻找专业工作的打算,转而从事体力劳动甚至靠领取救济金维持生计。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老年移民来说,语言障碍不仅给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还从心理上增加了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归属感。1996年加拿大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年满15岁的劳动力人口中,女性为6549,055,其中254,400名妇女来自曼尼托巴。而65岁以上的老人为3.7百万,占人口总数的12.3%,其中大约20%为移民或移民的后代,6%属于明显少数民族。相对于加拿大1.7%的劳动力人口而言,4.5%的老年移民没有掌握官方语言,而且至少41%非英法、加拿大白人或土著血统的老年人住在大城市里。专家预测,到2010年,加拿大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1996年的3.7百万增加到5百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萨斯卡彻温省,曼尼托巴也是许多65岁以上老人首选的居住地。2006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曼尼托巴的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3.6%,比其他省份或地区的平均数(12.3%)高出一个百分点还多。[3] 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和妇女移民之所以定居曼尼托巴,除了看好这个中部草原省适宜的气候外,还被当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低的物价所吸引。但是,大量新移民的涌入也给曼尼托巴省政府出了一道难题,即:如何帮助这些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移民早日适应当地的生活?
令人欣慰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责成“加拿大公民与移民部”(即从前的“就业与移民部”)成立专门机构解决新移民在语言方面遇到的困难。为了响应联邦政府的号召,同时也为了切实促进新移民早日融入主流社会,“加拿大公民与移民部”在为新移民开展英语培训项目上可谓煞费苦心。其实,加拿大联邦政府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台了一系列英语培训项目。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培训项目在帮助新老移民顺利适应异国他乡的生活、就业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移民结构的变化,许多从前制定的语言培训项目越来越不能满足不同阶层移民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1992年,“加拿大公民与移民部”开始在新移民中推广两个新的英语培训项目:其一为新移民基础语言培训班,即Language Instruction for Newcomers to Canada,简称为LINC班。这是一种免费的英语培训班,培训对象是那些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且水平较低的新移民,包括领取失业金和社会救济金的移民以及政府资助的难民,主要目的是帮助新移民解决语言困难, 尽快适应和融入加国社会,所授课程为基础英语,授课时间一般是六个月的全日学习,但是如果受训人因家庭问题或本人健康情况而中断学习,移民局允许受训人在三年内完成英语培训;其二为劳动力市场语言培训班,即Labor Market Language Training,简称为LMLT班,主要目的是满足新移民在求职、就业中的语言需求。除了上述免费的英语培训班外,加拿大境内还有各种各样收费的ESL班(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虽然上述英语培训班的开办深受新移民的欢迎,但是就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而言,他们更需要专门的英语培训项目来满足自身的特殊需求。在这一点上,曼尼托巴省的举措很值得推广。1999年,“曼尼托巴公民部”联合“文化遗产公民部”、 “公民和劳动力市场服务部”、 “移民接纳部”以及“成人语言培训部”等各分部对地方社区提供资助,帮助新移民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与就业,受资助的项目包括就业帮助、学历认证以及与就业、求学相关的语言培训班,其中尤以社区语言培训班(The Community Based Language Training,简称为CBLT)最受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的关注与好评,时至今日,这种独具特色的英语教育项目已经在加拿大各大城市得到了普遍推广。
一、曼尼托巴社区语言培训班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顾名思义,社区语言培训班主要以移民所在的社区为单位举办的小型语言培训中心。在曼尼托巴,社区语言培训班是由“加拿大公民移民部”出资,由曼尼托巴省政府官员担负行政管理的一个机构。此项目类似新移民基础语言培训班(LINC),培训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初到加国,语言基础差,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兼职或者失业的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目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基础英语以便应付日常生活或者继续求学的需要。社区英语培训班通常跟“少数民族文化组织”联合办学,上课地点普遍设在学习者感到方便的地方。各社区成立专门机构,监管所得到的资金。资金的一部分被用来招募工作人员,即社区合作者(COUNTERPARTS)。社区合作者必须熟悉所分管的新移民群体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他们通常借助“少数民族文化组织”的帮助来确认语言培训对象。参加社区语言培训班的移民可以享受到交通费、幼儿照顾以及双语教师等方面的待遇。社区语言培训班的办学宗旨之一是让所有的学员都参与到整个授课计划中。以英语培训班为例,学员不仅要明确英语课堂上讨论的话题,还要决定每节课的授课速度、持续时间以及总课时的进度。学员对课程的最初设置到结束以及授课教师的选择都有发言权。每学期期末,政府工作人员都会到课堂和学员进行随意的讨论,然后搜集、整理学员的意见并上报给资助机构。
社区语言培训班还担负着给各类成人英语班培训学员的任务。由于办学地点方便而且提供免费服务,社区语言培训班吸引了许多带小孩的妇女和老年移民。这些学员大多具备英语水平偏低、对就业缺乏信心、家务繁多、经济状况差等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公民和难民声称者以及旅游者、访问学者、海外工人、国际学生或者任何上述人员的亲属都不在资助范围内。学员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后就不再成为社区语言培训班的资助对象,这一点对老年移民影响很大,在曼尼托巴尤其显著。因为对许多老年人来说,参加语言培训班是他们唯一的社交活动,至于是否掌握了语言技能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很多老年人通过“少数民族文化组织”、 “宗教组织”、 “妇女组织”或者“老年组织”向联邦政府以及曼尼托巴省政府递交抗议书,要求政府取消对加拿大公民参加语言培训班的限制。目前,加拿大联邦政府正着手建立一个多功能服务机构以便满足老年公民的语言培训和社交活动的需求。
随着语言培训项目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曼尼托巴公民和移民部”增加了经费资助和合作项目的种类,目的在于使那些已经成为公民的学员也能从成人英语培训项目中获益。所有的项目,无论是曼尼托巴还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资助的,都被要求将所接收学员的人口普查信息填写到通用的表格中,并根据学员的年龄、性别、母语、受教育水平以及参加培训班的时间加以分类。遗憾的是,1996年至1997年度,加拿大联邦政府大大削减了对新移民语言培训班的资助。此举对曼尼托巴社区语言培训班影响尤为显著。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省政府不得不成立调查组对所有社区的语言培训班进行调查以决定取舍,结果许多社区语言培训班或停办或合并。为了保留其苦心经营的社区语言培训班,曼尼托巴首府温尼伯格市的“老年人与机遇中心”多次跟省政府交涉寻求财政支持,从而引发了全省上下关于老年移民参加培训班的目的的大讨论。讨论结果表明,老年人参加英语培训班的首要动机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其次才是语言技能的获得。许多老年移民承认他们只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很多参加社区语言培训班的妇女则承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作为母亲的地位。她们需要用英语跟孩子的老师、医生、邻居或者孩子朋友的父母交谈。对这些妇女而言,跟其他小孩子的母亲交谈虽然不是学习英语的初衷,但是可以利用其作为社交的手段。当然也有一些妇女参加语言培训班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或找到专业工作。人们不禁要问,政府为培训上述移民所花费的巨额成本是否跟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付出或交纳的税收成正比呢?不过,“加拿大公民健康部”和“加拿大民族文化部”却质疑道,如果老年人因为缺乏社交而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社会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去帮助他们,岂不是更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
这次全省大讨论的结果迫使曼尼托巴省政府和联邦政府再次合作,试图寻求合适的替代方法来解决妇女移民和老年移民的特殊需求。
二、从温尼伯格的经验分析社区语言培训班改革的可行性
1996至1997财政年间,曼尼托巴省将温尼伯格作为示范点,把社区英语培训项目分成两个独立的体系:一部分专门负责培训需要照顾婴幼儿的妇女;另一部分负责培训55岁以上以社交为目的的老年人。社区合作者和相关部门被要求以最少的成本为老年移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还要尽量满足老年公民的语言培训要求。鉴于人们对社区英语培训项目的改革褒贬不一,曼尼托巴大学家庭关系研究学系对1992年移民温尼伯格的老年少数民族群体进行了一项名为“温尼伯格需求评估”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非常支持分离的英语培训项目。同时,这一调查也还了温尼伯格“老年人与机遇中心”一个清白,因为此前公众指责这个中心漠视温尼伯格日益增加的老年移民学习英语的呼声。实际上,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群体的不同需求,温尼伯格“老年人与机遇中心”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一直坚持开办社区英语培训班。鉴于该中心的贡献,曼尼托巴省政府赞助其为项目改革的合作组织。其他的组织和社区,包括“好邻居老年人中心”和“阿斯柏中心”,得到了“犹太儿童家庭服务部”的赞助。从前赞助过社区英语培训班的“少数民族文化组织”也参与了这次项目改革,主要负责招募和雇佣社区外的合作者以及双语教师。虽然许多少数民族群体对所属社区的老年移民是否愿意参加改革后的语言培训班持怀疑态度,已经有81位老年人率先报名、参加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的示范班。项目资助者全程监控项目改革的实施,随时听取授课教师、社区合作者以及老年学员反馈的信息,然后召集工作人员制定下一步改革计划。在“少数民族文化组织”的推荐下,“老年人与机遇中心”负责整个项目改革的管理工作。此外,“少数民族文化组织”也表示继续支持改革后的项目,如承认项目工作人员的身份、允许在辖区里进行项目改革、参与项目的计划和评估阶段等等。这项试验改革一直持续到1999年3月31日。1999年4月,根据曼尼托巴省和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98年6月联合签署的协议,联邦政府将管理移民定居和资金分配的任务,包括成人基础英语培训资金的使用,授权给曼尼托巴省政府。为了将改革后的社区语言培训班办得更加成功,省政府专门拨款给“老年人与机遇中心”以确保分离后的老年移民英语培训项目运转顺利,当时的老年人语言培训班已经由1997年的81人增加到300多人,还有更多的人排队等待注册下一期培训班。如今,分离后的社区语言培训班已经深入人心,不仅年轻的母亲们通过学习语言找到了自信,曾经倍感孤独的老年人也在这里结识了新朋友。
结论
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里林·肯尼以及艾尔·卡普认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政府应当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尤其是老年移民和妇女移民这两类弱势群体的需求以便使他们早日摆脱困境,其中之一就是语言沟通上存在的障碍。[5] 2002年,由加拿大聯邦政府资助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具备高等学历的职业妇女移民比她们的男性伙伴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原因在于加拿大社会没有足够的“照顾儿童和语言培训的社区服务”。 [6] 由此可见,曼尼托巴省首创的社区语言培训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加拿大全社会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昺.文化马赛克—加拿大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
[2]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on Immigration,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and Government Services Canada”,1996.
[3]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on Immigration,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and Government Services Canada”,2006.
[4]王东.未来的加拿大不再需要移民了吗?[N].多伦多星报,2002, 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