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建立,标志着半个世纪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的结束和长达320年的两宋的开始,并且形成了与唐朝尚法有极大区别的崇尚意境的独特书法风格。唐时所有书体均已经完全出现甚至成熟,所以到了宋朝,书法家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模仿、承袭唐人;一个是避开唐人的森严法度,寻求新的风格形式,由此开始了宋人求意而不拘法的尚意风格。苏轼即是这个时代敢于创新的代表,他主张“执笔无定法”,“我书造意本无法”,“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用行書书写的自作诗二首《黄州寒食诗帖》(元丰五年,公元1028年),苍劲遒健,沉着痛快,被后人定为“天下第三行书”,为“苏书第一”。此帖最大的特点是倾注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谪居生活的苦难及郁闷之情,反映了那一时代的书风和尚意写情的艺术特点。随着书家感情变化,书作的气势也越来越盛,字亦前小后大,由平稳到跌宕,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直到最后八个字又重又大,愤懑之情一泻而下,把炽烈的感情活动渗透到了作品中去,给后世留下了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