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惜晨,黄 婧
(1.江苏省无锡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 无锡 214101; 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1153)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1],古树名木作为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2],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国历史悠久,拥有许多百年古树和珍稀名木,由于古树名木长时间生长在同一地点,需要修剪大树枯死的枝、梢,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在测定土壤元素含量的情况下进行施肥,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无锡市植物种类丰富[3],以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为目的的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对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工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无锡位于江苏东南部,东邻苏州,南滨太湖,西接常州,北临长江,地理坐标北纬31°07′—32°02′、东经119°31′—120°36′之间。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500 m以上;江阴和无锡市区的山丘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4],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无锡市内河流属太湖流域区水系,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域面积1 294 km2,河网密度0.518 km/km2。无锡市拥有自然分布于地区内以及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41科497属950种,分别占全国野生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39.94%,15.61%和3.5%。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类别、数量与分布,具体包括:(1)调查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生长发育情况;(2)掌握建立古树名木种质资源信息库需要的数据信息;(3)进行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区划,提出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方案。
调查对象:无锡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古树名木种质资源。根据《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2737-2016),古树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意义的树木。古树按照树龄大小分为三级,其中树龄500 a以上的为一级古树,树龄在300—499 a之间的为二级古树,树龄在100—299 a之间的为三级古树;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调查内容有树种名称[5-6]、分布地点、起源、树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株数、生存状况、结实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保护形式等。
本次调查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无锡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种质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采集典型林木种质资源的标本及视频、图片信息。利用当地古树名木调查已有资料,到现地进行核对;通过座谈、访问等形式进行调查;在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中发现并确认。按照调查对象和内容,全部现地调查,拍照存档;对于现有资料或走访座谈中掌握的古树名木情况与现地调查结果不一致的,由调查人员在相关单位和个人协助下认真复核后填写有关因子,通过调查研究纠正现有档案资料中树种鉴定错误、位置信息或地理坐标错误等问题。每份种质要求拍摄数码照片,其内容能够反映种质特征,如所处环境、林分、花、果等,汇总后永久保存。同时,采集具有地域特色、现场难识别及变异品种的树种标本。
无锡市共有古树名木45科75属98种921株。古树名木在不同行政区域的数量分布不同(见表1),宜兴市、滨湖区和中心城区的古树名木的总株数最多,科、属、种数量最丰富。
表1 无锡市各区域古树名木数量
无锡市包含个体10株及以上的古树名木共14科16属17种700株。
(1)银杏(GinkgobilobaL.)。30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3.01%,其中,中心城区38株,滨湖区31株,惠山区18株,锡山区20株,江阴市68株,宜兴市129株。全市树龄最长的银杏共3株,分别是:位于周铁镇周铁城隍庙内的160号古树,树龄1 700 a,胸径145 cm,树高20 m,冠幅13.5 m,林木生长旺盛;位于周铁镇师渎村师渎小学门口的162号古树,树龄1 700 a,胸径213 cm,树高18.6 m,冠幅18.7 m,林木生长旺盛;位于丁蜀镇双桥村朝东组的163号古树,树龄1 700 a,胸径140 cm,树高13.0 m,冠幅12.5 m。位于周铁镇师渎村师渎小学门口的162号古树同时也是全市胸径最大的银杏。
(2)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 Lour.]。69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7.49%,包括中心城区11株,滨湖区32株,惠山区4株,锡山区2株,江阴市2株,宜兴市17株。全市胸径最大的桂花位于宜兴市宜城街道瀛园内,树龄209 a,胸径85 cm,树高7 m,冠幅6 m,林木生长良好。
(3)朴树(CeltissinensisPers.)。63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6.84%,包括中心城区31株,滨湖区15株,惠山区2株,锡山区1株,江阴市3株,宜兴市11株。全市树龄最长的朴树位于江阴市长泾镇泾南村王家巷,树龄422 a,胸径55 cm,树高11 m,冠幅13 m,林木生长良好。
(4)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32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48%,包括中心城区14株,滨湖区8株,惠山区2株,宜兴市8株。全市树龄最大的香樟共3株,分别为:位于锡惠公园寄畅园知鱼槛东侧的16号古树,年龄420 a,胸径90 cm,树高16 m,冠幅17 m,树木根部有较大的孔洞,已经用水泥填充保护;位于锡惠公园寄畅园横门北侧的17号古树,年龄420 a,胸径123 cm,树高18 m,冠幅19 m;位于锡惠公园寄畅园镜池西南角的18号古树,年龄420 a,胸径80 cm,树高15 m,冠幅18 m。
(5)桧柏[Sabinachinensis(L.) Ant.]。31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2.61%,包括中心城区1株,滨湖区21株,江阴市1株,宜兴市8株。全市树龄最长的桧柏位于江阴市中山公园内,树龄510 a,胸径40 cm,树高15 m,冠幅5 m,林木生长状况一般;全市胸径最大的桧柏位于宜兴市西渚镇金楼村石牛岗,树龄374 a,胸径59 cm,树高11 m,冠幅7 m,林木生长状况较差。
(6)榉树[Zelkovaserrata(Thunb.) Makino]。29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15%,包括中心城区7株,滨湖区7株,惠山区1株,锡山区1株,江阴市2株,宜兴市11株。全市胸径最大的榉树位于宜兴市湖父镇龙庙村一座小桥旁,树龄164 a,胸径99 cm,树高15 m,冠幅15 m,林木生长状况一般。
(7)龙柏[Sabinachinensis(L.) Ant. cvKaizuca]。26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2.82%,包括中心城区1株,滨湖区19株,宜兴市6株。
(8)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 D. Don]。19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2.06%,包括中心城区7株,滨湖区8株,江阴市1株,宜兴市3株。全市树龄最长的罗汉松位于宜兴市宜城街道辅皇府,树龄209 a,胸径43 cm,树高 9 m,冠幅8 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9)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Lindl.) Schott.]。18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96%,包括滨湖区13株,宜兴市5株。全市胸径最大的苦槠位于鼋头渚风景区充山隐秀景区。古树名木编号154号,树龄520 a,胸径90 cm,树高1 m,冠幅16 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10)三角槭(AcerbuergerianumMiq.)。17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85%。滨湖区5株,宜兴市12株。全市胸径最大的三角槭位于中心城区鼋头渚澄澜堂,树龄130 a,胸径62 cm,树高15 m,冠幅6 m,古树名木编号192号,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11)麻栎(QuercusacutissimaCarruth.)。15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63%,其中,中心城区1株,滨湖区12株,惠山区1株,宜兴市1株。全市胸径最大的麻栎位于中心城区鼋头渚七十二峰路口,树龄110 a,胸径78 cm,树高18 m,冠幅7 m,古树名木编号169号,林木生长状况良好,但树木根部完全被浆砌石地面包围,林木生长环境较差。
(12)雪松[Cedrusdeodara(Roxb.) G. Don]。15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63%,其中,中心城区10株,滨湖区2株,宜兴市3株。全市胸径最大的雪松共3株,全部位于健康路77号城发集团大院内,古树名木编号分别为275号、276号和277号,树龄均为100 a,胸径均为68 cm,树高分别为16,15,15 m,冠幅分别为16,12,12 m,树木生长状况良好,但3株古树名木均存在人工修枝强度过大、冠高比较小等问题,其中275号古树名木存在明显倾斜,目前有金属支架支撑,277号古树名木树梢缺失,且侧枝较少。
(13)黄杨[Buxussinica(Rehd. et Wils.) Cheng]。1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52%,其中,中心城区3株,滨湖区5株,锡山区1株,江阴市3株,宜兴市2株。
(14)银缕梅[Parrotiasubaequalis(H. T. Chang) R. M. Hao et H.]。13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41%,全部位于宜兴市,且均为树龄不足100 a的名木。按照其分布区域及栽植时间等因素综合分析,暂将其作为3份种质,其中善卷洞风景区内7株,宜兴市林场大垅林班1株和宜兴市供电局内5株分别作为1份种质。
(15)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13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41%,包括中心城区1株,滨湖区2株,江阴市8株,宜兴市2株。全市胸径最大的紫薇位于中心城区梅园天心台西北侧路旁,古树名木编号105号树龄100 a,胸径47 cm,树高8 m,冠幅9 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16)广玉兰(MagloniagrandifloraL.)。12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30%,包括中心城区8株,滨湖区3株,江阴市1株。全市胸径最大的广玉兰位于滨湖区湖滨饭店内,古树名木编号351号,树龄110 a,胸径92 cm,树高16 m,冠幅12 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17)紫藤[Wisteriasinensis(Sims) Sweet]。10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1.09%,分别是滨湖区3株,江阴市6株,宜兴市1株。
无锡市包含5—9株个体的古树名木共11科12属14种89株(见表2)。其中,全市胸径最大的榔榆位于宜兴市湖父镇张公村后村,树龄124 a,胸径88 cm,树高22 m,冠幅16 m,林木生长状况良好。
表2 无锡市包含5—9株个体的古树名木的位置分布
无锡市包含个体2—4株的古树名木共25科、32属、37种、102株(见表3)。
仅包含个体1株的古树名木共22科26属30种,30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3.26%。其中,
续表古树名木数量位置香椿[Toonasinensis(A.Juss.)Roem.]2株全部位于滨湖区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2株中心城区1株,宜兴市1株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Hook.)H.Wendl.]2株全部位于宜兴市
其中,全市树龄最长的七叶树位于宜兴市太华镇胥锦村民望3队,古树名木编号107号,树龄1 005 a,胸径175 cm,树高19 m,冠幅14 m,林木生长旺盛,但树干下部已经中空,急需进行修复及防护处理。
心城区板栗、牡丹、羽毛枫、柘树、柘椇和悬铃木各1株;滨湖区柞木、石栎、雪柳、槭树、厚皮香、茶梅、枣树、杨梅、檫木和厚壳树各1株;江阴市白檀1株;宜兴市扁柏、重阳木、丁香、杜仲、唐竹、胡桃、日本女贞、长叶女贞、鸡爪槭、红枫、垂丝海棠、刺楸和梓树各1株。
本次调查研究系统查明了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分布、数量、种类和生长状况等信息,结果显示:无锡市共有古树名木45科75属98种921株,拥有种质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为宜兴市、滨湖区和中心城区。统计每种古树名木的单株个体数量,发现76.00%的古树名木拥有个体≥10株,其中银杏拥有最多的个体单株,共有30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3.01%,单株个体较多的古树名木品种还有桂花树(69株),朴树(63株),香樟(32株)和桧柏(32株);9.67%的古树名木拥有个体5—9株,11.07%的古树名木包含个体2—4株,此外还有30种古树名木只有个体1株,占全市总数的3.26%。记录古树名木的树龄和生长状况,发现共有22株树龄大于100 a的古树,一级古树6株,3株1 700 a树龄的银杏,1株1 005 a树龄的七叶树,1株520 a树龄的苦槠,1株510 a树龄的桧柏;二级古树5株,其中有3株420 a树龄的香樟,1株422 a树龄的朴树;三级古树11株。
这些结果为今后无锡市古树名木的数字化、精准化、网络化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根据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存现状,应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保护策略。
(1)建立资源保护区,完善原地保护。由于古树名木是不可移动的,异地栽种保护是不可取的,完善古树名木原地保护,就地建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十分重要。无锡市现有宜兴龙池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推进银杏、龙香樟、银缕梅、金钱松、杜鹃等种质资源的保护区建设,能有效解决古树名木保护问题。对于位于城区的古树名木,设置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同时在城市建设中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古树名木。
(2)加强养护管理,保持生态环境。古树在一定的环境下已经生活几百年甚至更久,其衰弱一般是由于土壤等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因此古树养护需要尽量恢复其原有生态环境。一般可采用开沟埋条等方法,增强土壤通透性,保持根系正常的呼吸和萌发能力;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在检测土壤肥力后,适时适量地施用肥料。此外,清除古树名木树冠投影下生长的灌木和杂草等,有利于保证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在附近地表种植固氮植物,为树木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严禁使用剧毒农药。
(3)开展定期检查,加强宣传教育。本次调查研究掌握了无锡市古树名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对所有古树进行编号,拍照存档,有利于动态监测和管理古树的生态环境,生长状况和保护现状,为古树名木的数字化、精准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同时,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增强群众的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使古树名木得到有效到位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