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分析

2018-07-29 12:24郭丽君
商情 2018年31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政府

郭丽君

【摘要】在政府众多行为能力中有一个方面决定着政府对外形象的问题,这便是舆论引导能力。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关乎我国社会舆论的方向,对我国发展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影响很大。而今,新媒体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人们有了更多信息获取渠道和发言平台,这财政府舆论引导能力而言是一个挑战。笔者将从新媒体的特征切入,分析当前环境下典情出现与发展情况,总结出提升政府舆论引导的意义与注意事项,以期有利于我国舆论导向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稳定。

【关键词】舆论引导能力 政府 新媒体时代

一、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意义与注意事项

(一)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意义

舆论能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情况。下面笔者将从各个方面分析政府舆论引导所具备的意义。

第一,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社会舆论代表了民众的意愿与诉求,关于舆论的定义,某些学者认为舆论是基于社会各种问题与现象后人们所表现出的观点、情绪、意见的综合体,能够对事件、问题以及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强烈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的影响。而政府舆论引导就是回应这些意见与民意,让民众能够团结一致,响应政府的政策,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繁荣。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加快、渠道增多,民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海量信息,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下,若不加以规范与控制,势必会让一些不法人员趁机滋生是非、扰乱治安。因此,提高政府舆论领导能力有利于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二,提升社会管理效率。我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现今正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妥善处理民众需求和社会高速发展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了政府一个重要任务。此外,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让民众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天下事,同时也越发关注网络卜的信息,若政府对其置之不理容易引发危机事件。可见,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与媒体力量密不可分。所以,在我国这个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在把控社会舆论动向以及进行舆论引导时应合理运营新媒体网络信息传播及时性、公开性的特征,通过社会管理等策略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确保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性。

(二)政府在新媒体时代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注意事项

舆论传播形式受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其传播方式变得复杂且开放,由以往的点对面的形式变成了现今的点对面、点对点、面对点以及面对面的各种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能传播信息,借助多媒体平台,民族意愿诉求需求提高,开始积极地参与社会管理,这虽然有利于我国整体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政府把控舆论的难度,因此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时,政府要注意两点事项。

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价值。舆论传播在新媒體时代下有了新的特征,政府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价值,通过网络获取相应的资源、公开某些信息,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二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征优化了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流程。党和政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这个纽带直接与群众对话,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诉求,掌控舆论发展动向,避免某些事态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舆论管理能力。而且,新媒体的应用有益于政府向着“放管服”类型转化,实现群众路线发展的目标。

总而言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获取的方式,还让民众从以往单一信息接收者变成了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的平台的信息发出者;从政府角度出发,网络新媒体带来了更多调整,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不单是为了维护公民意识权利也是落实信息公开政策、构建阳光政府的先决条件。政府应制定网络新媒体应用的相关规划,切实让其发挥桥梁作用,提升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频率,让政府及能够根据民众的意愿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和谐。

二、政府舆论引导在新媒体时代下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的发展加大了政府监督引导的难度。现今,我国政府舆论引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传统传播方式下,舆论内容比较一致,但在新媒体网状式传播以及言论环境自由的情况下,舆论的产生与传播具有爆炸式和突变式的特征,让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其中真伪,舆论引导工作自然也就难以推进。而且,新媒体传播方式还有信息碎片化和片面化的特征,容易让民众带入主观情绪,让政府进行舆论引导时陷入被动。

(二)公民个体的问题

民众的思想观念自我国改革开放后受到各种外来思想的冲击,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全方位化发展,关注民主权利和主体意识的表现。而新媒体平台给了民众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各种言论铺天盖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众的三观。此外,有些民众还容易受煽动性言论的蛊惑,不认同政府的策略,这极为不利于政府进行舆论引导。

(三)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舆论引导方面,政府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网络舆论引导观念落后,做事拖沓,没有及时针对网络舆论做出回应,任由民众在网络上进行讨论、猜想,让事态引发了更多不好的影响。二是工作理念落后,舆论引导依旧采用传统媒介,不懂得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利用新媒体让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态的事实,杜绝某些不法分子造谣生事,最终导致事态扩大,政府形象受损。

(四)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法律是国家发展的保障。但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很多法律为立法层次较低的单行法、执法力量弱、可操作性低;法律内容不完善,很多内容不明确,容易导致不同执法部门在工作时存在冲突;再者,有一些领域法律并未涉及到,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最后,我国政府都是通过行政方式管理网络媒体,对其行为约束力度较低。

三、政府在新媒体时代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

为顺应时代变化,笔者从各个角度提出利于政府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的建议。

(一)互联网新媒体方面的策略

互联网新媒体方面可从三点出发。首先,了解网络舆论特点,将其划分为生成期、突发期、持续期和结论期几个阶段,而后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推进舆论引导工作。其次,树立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理念,将新媒体作为沟通的纽带优化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流程,让政府及时掌握民众意愿并对其进行回应。最后,构建新媒体合作平台,让政府与新媒体进行合作,根据“黄金四小时媒体”原则让政府能够第一时间回应民众的诉求,在确保政府信息权威性的同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或者谣言的传播,优化国内舆论环境。

(二)公众方面的相关策略

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分析公众的真实需求和其关注点,而后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对其进行回应,让民众能够快速判断出信息的真伪性。其次,政府还可以培养一些公众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树立正确的观点,避免公众的思想被网络中的信息所干扰,实现社会舆论的引导目标。

(三)政府方面可采取的策略

第一,定期开展培训,提升政府领导人员媒介素养水平,让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新媒体的理念,着手于与新媒体相关的舆论引导工作。第二,议题设置。政府部门可开设公众微信号、博客、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以及专题网站,根据舆论内容设置议题,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民众传播事态相关内容,并给予其一个发言的空间,让政府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本之处后主动出击,进行社会舆论的引导。

(四)法律方面相关的策略

首先,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的畅通性和政府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让公民能及时了解所关心的事态情况。其次,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制定新闻发布机制,并对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提起足够的重视,让新闻发布更规范化、权威化。最后,重视民众发言权和建议权,构建相应的诉求机制,让民众能够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愿,提高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效率,促进政府舆论引导工作的推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让舆论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舆论引导难度加大,这也意味着以往的传播模式应退出历史舞台。对此,我国政府必须要借助新媒体的特性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跟随时代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重视民众的诉求,规范网络环境,让社会、经济都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飞速發展。

参考文献:

[1]史拴拴,安薇.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舆论引导工作路径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2]赖怡如.新媒体时代政府舆论引导研究综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7,(06).

[3]杨雅厦.新媒体时代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J].发展研究,2017,(11).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