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电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国电力目前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工程建设。本文首先探究项目风险现状。然后进行相关风险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分别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合同设计和采购施工四个方面进行,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策略探究,希望能够使火电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关键词】国际 火电工程 风险管理
在南美洲进行火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当地多方因素影响,相比于国内项目,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造成施工风险的可能性也更高,必须对其加强控制,为了更好的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项目风险现状探究
(一)风险意识薄弱
在进行国际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是由国有大型企业进行承包作业,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控制,对于风险普遍具有较为薄弱的意识,没有全面认识到风险管理现实意义,从来没有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在部分发达国家,通常在进行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评估项目风险,然后依次为基础进行施工计划的有效制定,从而确保风险抗击的有效性。但是在我国实施相关项目时,风险管理费用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在发现风险之后,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化解,进而导致项目亏损。
(二)风险识别不足
目前经济建设中,我国对国际项目承包等认识存在很大不足,没有对其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研究,在实现项目承接之后,通常会将大量费用和精力投入施工过程,对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资较少,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有效识别风险源。尤其是在进行合同签订时,无法有效控制合同风险,增大项目风险。
(三)评价误差较大
目前在我国国际市场竞争逐渐激化,但是在进行风险评估作业时,相关资料的收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在我屋目前对项目进行测量时通常采取的手段为定性分析,在进行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
(四)风险利用能力较低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风险的存在具有一定程度的两面性。一般而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利因素,为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有利风险的合理应用能够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例如,在进行火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价格波动和汇率风险会在一定程度内增大项目成本,但是与此同时,也会为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额外收益,然而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对此缺乏必要认识。
二、风险影响因素
(一)社会自然环境
在进行大型火电工程国际施工作业时很容易受到社会自然环境的干扰。当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通常会导致工程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误。国际相关规定提出,由自然灾害产生的经济损失需要由承包单位承担,但是在进行现实施工过程中,所获得的补偿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而社会环境不可避免的也会影响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南美洲地区人民的宗教和习俗均与国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在进行当地施工作业时必须做到入乡随俗,避免影响工程施工。
(二)政治经济环境
在进行大型火电工程国际施工过程中,政治经济环境也会对其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受到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南美洲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项目风险。基于此,相关单位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需要对当地政治经济情况深入探究,从而实现政治风险的合理规避。与此同时,在进行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较长的工作时间,货币汇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动,影响成本核算,造成无法避免的项目风险。
(三)合同设计环境
项目合同的签订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供销商不能进行充分的产品供应,分包商在进行投标过程中恶意压低价格,业主不能及时结清款项,以上情况均会造成一定的合同风险,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在进行项目设计之前,建筑不能对其提供充分的基础资料,导致出现项目涉及风险,与此同时。业主没有对当地人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准备,导致无法有效保障施工进度,从而出现管理失控。
(四)采购施工环境
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原料采购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充分考虑运输成本,材料设备成本,采供进度,设备质量等,进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火电工程建设过程中,HSE管理,分包商管理,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等部分内容均会影响项目建设,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三、风险管理策略探究
(一)控制自然风险
在进行火电建设施工过程中,自然风险的发生会导致项目建设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其加强控制。具体控制办法为:
首先,有效监测当地气象,水文和地质状况。在实施项目建设之前,需要有效勘察当地水文和地质状况,同时在实现施工作业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在施工现场水文和地质状况出现变化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经济损失。气象变化也会对项目施工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需要提前检测预估当地气象状况,以此为基础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免气候状况导致施工中断。
其次需要预警预报灾害发生,进行应急方案的有效制定,未雨绸缪,确保防范措施进行的高效性,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即时预报灾害出现的风险,同时基于具体施工状况进行应急方案的有效制定,并且對其进行演练操作,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损失。
最后还需要通过风险货币化实施自然风险的有效控制,也就是通过进行投保实现风险转移。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项目建设中风险出现的概率,然后和保险公司进行上商讨,尽量争取有利条件,最大程度降低施工风险。
(二)控制市场风险
在进行市场风险控制过程中,首先在进行招投标过程中需要对供货商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进行采购合同的有效制定,确保项目风险得到进一步控制。在进行采购合同制定之前,必须严格审查供货商工作能力和主体资格。在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对齐相关条款进行认真审查,明确规定各方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合同漏洞影响项目成本。一般而言,如果无法保障供货商工作质量,会给项目施工带来很大市场风险,因此,在进行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进行索赔额度的严格制定,避免相关风险的发生,影响工程质量。
其次,需要进行相关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建设单位在完成合同签订工作之后,需要有效管理其履行状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需要对其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合同管理制度制定的完善性。进而保障在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够对其进行及时解决,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最后,施工单位需要确定材料采购应急策略的有效制定,保证在出现市场风险能够对其进行合理规避。施工材料供应效果直接决定施工质量,从而要进行采购紧急制度的合理制定,确保实现材料采购渠道的多样性,实现市场风险的有效降低。
(三)控制管理风险
首先,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基于具体施工状况进行管理人员的有效选择,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在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从而使管理人员工作重要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进行激励制度,能够使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确保工作人员具有较高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能够对整体形式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进行各项风险的合理评估,确保应对风险的有效采取。
其次需要进行建设计划的合理制定,采取有效手段监督工程管理,合理规划工程进度,有效梳理各项工作,最大程度确保施工进度安排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参与工程的每一个员工均能够对自身责任具有明确意识,从而对项目有序进行高度保障,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四)控制政治风险
在进行大型火电工程国际施工过程之前,相关单位需要与当地政府有效沟通,争取得到相关政策保障,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确定工程建设的有序性。基于此,在开展工作之前,建设单位需要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理沟通,最大程度避免对建筑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保障建筑成本。与此同时,建设单位需要进行相关证件的有效办理,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证件办理。而且,需要全力配合政府工作,有效解决拆迁补偿问题,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进行的有序性。
(五)控制技术风险
首先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技术选择的先进性。从而有效避免技术风险。在建设火箭项目过程中需要基于现场状况进行技术措施的有效制定,同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技术效率。
其次,需要基于施工现场具体状况进行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确保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确保施工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在实施施工作业需要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修订。基于专家意见进行技术更改,确保技术选择能够最大程度使用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建设单位需要对设计单位进行合理约束,将实现责任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强化,避免出现设计变更。最后,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必须进行工程变更,则需要对其管理程序进行有效完善,确定变更办法,从而对及相关责任进行深度明确,实现风险责任的有效转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大型火电工程国际项目建设过程中,社会自然环境,政治經济环境,合同设计环境与采购施工环境均会为项目施工带来一定程度风险,通过控制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政治风险和技术风险能够使其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的有序性,推进我国火箭工程建设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佰亮.国际电站EPC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2]郭传钢.基于海外火电工程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施工管理[J].南方能源建设,2016.
[3]曾庆华,苏荣玉,杨再林,等.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在火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华电技术,2016.
[4]杨雪.浅议火电厂基建期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控[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5).
[5]李文志,张怀玺.浅谈火电厂土建工程施工策划与风险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
[6]赵永东.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的风险识别与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4).
[7]王永峰.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
[8]刘强.基于国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