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昌
【摘要】可靠性为会计信息的最基本的要求,本身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社会中会计失真现象却时常发生,使得许多决策都有一定的事物,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将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分析与实施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成因分析 预防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界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影响了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并不是无法挽救的。接下来将会具体析现状、成因以及实施的对策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信息失真问题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却对企业短期发展有一定帮助。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现状分析包括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程度和特点。
(一)会计信息失真范围
根据各项调查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容易发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企业当中占据主要地位,且不易改变。
(二)会计信息失真程度
据调查显示,在某些年份,违纪金额相当于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更严重的是,有些年份违纪金额可能会超过国民生产总值。
(三)会计信息失真方法
操纵利润。简单来讲就是增加并且提前利润的记录,减少并且延迟成本的记录;第二,调节资产。比如适当地进行虚假的资产评估;第三,税务问题。采取减少所得税与增值税的方法。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应该使比较复杂的,但是本文将原因系统化。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客观方面与主要方面。
(一)客观方面
首先,会计领域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缺陷比较明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谨慎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一般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就很难达到。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法律法规有了发展却达不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一,法律法规的内容并不具体,操作过程中歧义较多;第二,法律法规的执行力较差,在处理违法行为时,词汇含蓄表达不清,使得处罚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第三,会计准则实施力度不够,如今的会计准则制度缺陷较大,满足不了多数情况下的实际需要。以上为法律法规所存在的缺陷;其次,现存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多种多样的经济形势与调控和监督制度不相适应。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都存在着缺陷。就内部监督而言,独立性太低,管理者控制的成分比较多;对外部监督而言,各个部门的监督很难配合得特别好,工作重心不同,一起进行监督会比较困难。以上为监督体制所存在的缺陷;最后,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较快。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同时,给会计信息失真性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信息传播效率增强,人为错误却不能保证避免。以上为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缺陷。
(二)主观方面
首先,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个人素质与能力达不到要求。第一,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与所需要的会计人员能力有偏差。他们没有透彻地了解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以及拥有较低的专业技能;第二,法律法规与财务制度更新较慢。大家的关注度也不高,没有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第三,会计人员工作量较大。在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大家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做除了财务记录以外的事情,对于新的理论应用也不太了解。以上为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其次,领导者的利益至上。领导者在利益的吸引下,在利润达不到经营目标之时,领导者要求会计人员美化本公司的经营成果,来有效掌握自己的所得利润,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所得利益最大化。以上为所在企业的利润问题;再次,会计确认与计量不确定性较大。会计确认与计量是会计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审核标准与审核人员的不同。以上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不确定性。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对策
从原因中来找解决办法,从上文中可以得出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对策。第一,提高会计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第三,重视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接下来将具体展开论述。
(一)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这个过程中应该结合公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会计人员的素质得到很大程度提升。第一,完善培训教育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使会计人员掌握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第二,公司对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与本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规范自身行为;第三,尊重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对会计人员的独立性的工作提出表扬,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工作质量;第四,会计人员自身发展。会计人员应该抓住能够提升自己的机会,优化知识结构,还可以进行工作中的创新工作。
(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都应该受到重视,加大监督体系的执行力度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内外监督中涉及到的部门进行严格监督,使他们各尽其能;第二,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处罚力度一直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立法上,应该加强司法的权威性;在执法上,对于假造、逃税行为一定要追究责任,不能有任何宽容的处理。这是处罚力度角度的对策;第三,关注法律法规建设。如果要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就应义不容辞地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提高法律法规建设的地位。
(三)重视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
在此,强调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第一,应该注意到媒体的强大力量,利用媒体的监督力度,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二,使媒體监督与司法机关的监督相结合。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实时关注,以此进行监督;第三,会计人员发挥个人优势。不偏袒企业,进行审查,可以称为有效监督。
四、总结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程度与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现状;从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提高会计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与重视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分析了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财经界,2015,(32).
[2]马培红.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新商务周刊,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