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罗斯谚语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相互关系

2018-07-28 07:22陈妙然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8期

摘 要:作为俄罗斯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智慧的结晶。俄罗斯谚语与中国谚语相似都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其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广泛传播,并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谚语;俄罗斯民族性格;俄罗斯文化

作者简介:陈妙然(1995-),女,满族,辽宁营口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俄罗斯民族性格为俄罗斯谚语的形成奠定基础

别林斯基曾说:“一个民族的奥秘不在于吃和穿,而在于其理解事物的方式。”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性格特点铸就不同的文化。俄罗斯谚语的发展以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分类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勤劳:勤劳是俄罗斯人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点之一。纵观历史发展,俄罗斯人民在人类发展的绝大多数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上至天文航空,下至地理人文,俄罗斯人民勤劳的性格特点都得到充分体现。在勤劳的性格之上发展出许多关于勤恳劳动的谚语,例如:?счастье и труд рядом живут?(幸福与劳动并存), ? от труда-радость, от безделья- усталость?(劳动使人愉悦,无所事事使人懒惰)。

2、勇敢:俄罗斯人认为勇敢是一种能够使人们正面危险与困难精神品质,也是一种坚守真理的强烈信念。当我们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戰争与和平》,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时就会对此深有体会。俄罗斯人英勇无畏的性格丰富了俄罗斯谚语文化,由此发展出的俄罗斯谚语有:?тот,кто смел, не знает страха?(勇者无惧),?Кто смелее, тот светлее?(越勇敢,越幸福)。

3、善良:善良是一种不漠视他人的不幸,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帮助的精神品质。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善良的概念是广泛的,不仅要对周围人保持善良,对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也要保持善良,且善良的养成源于对于亲人朋友的尊敬与爱。俄罗斯谚语中关于善良的谚语也有很多,如:?Добро творить - себя веселить?(做善事使人快乐),?Добро и во сне хорошо?(行善事,做梦也香甜)。

4、爱国情怀:爱国情怀即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人们与本民族之间深刻的、内在的、紧密的联系。俄罗斯人民的爱国情怀形成于多年来与外敌的争战中,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也使得俄罗斯人民更加珍惜当下安稳和平的生活并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奉献生命。关于爱国情怀的谚语有很多,例如: ?Человек без Родины, что соловей без песни?(人没有祖国,就像夜莺无法歌唱),?Одна у человека мать, одна у него и родина?(祖国就像母亲一样,人人都有)。

二、俄罗斯谚语促进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与完善

民族个性即一个民族最鲜明的社会心理特性。西方学者曾尝试通过研究俄罗斯民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来揭示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民族性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谚语作为俄罗斯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家喻户晓的谚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民,使得俄罗斯的民族个性得以传承。其中较为典型的谚语有:

1.?Моска не сразу строилась ?(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的)俄罗斯人民勤劳且性格坚韧,他们深知努力劳动和坚持劳动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俄罗斯在人类发展的诸多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

2.?волков боится ,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俄罗斯人骁勇善战,在苦难面前无所畏惧,且俄罗斯人民乐于探索,喜欢挑战,危险不但不会让俄罗斯人畏惧,相反会激发他们冒险的兴趣。

3.?кто рано встаёт , тому бог даёт?(天助早起之人)如果一个人经常迟到或者迟到时间过长会激起俄罗斯人强烈的不满,?время дорожа золота?(时间贵如金)的观念更是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观念之中。

4.?худо тому , кто не делает добра никому?(不做善事不得善果)做善事,存善念似乎是每一个俄罗斯人的准则。倘若冬天一个人在大街上不戴帽子,一路上会不断有人叮嘱你要戴帽子;看见有人提着重重的行李,俄罗斯人会耿直的帮你把的行李放到该放的位置上;帮助他人,心存善念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结语:

俄罗斯民族性格和俄罗斯谚语相辅相承,相互影响。俄罗斯民族性格时俄罗斯谚语形成发展的重要土壤,在性格的基础之上谚语的种类更加多样;同时谚语也反作用于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影响着俄罗斯人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В.П.Аникин <русский фольклор>.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7 год..

[2]Даль.В. Пословицы 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57 г .

[3]李向东,杨秀杰,陈戈.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