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安全性研究

2018-07-28 02:38沈建中田然甄俊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瑞舒伐达标率类药物

沈建中,田然,甄俊峰

作者单位:1 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2 100730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

近年来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根据2013年相关数据预测,至2030年,冠心病发病率将达到18%,过去10年中居死亡首位[2]。其治疗及控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控制冠心病进程、改善预后、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是冠心病的常用药物[3]。他汀类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本文旨在探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协和医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53例。纳入标准[4]:诊断符合2007年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有关冠心病的相关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根据2016年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发病危险分级为中危组者;饮食控制血脂无效;年龄>60岁。排除标准[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肾病综合征、严重内分泌疾病者;服用其它调脂药物者;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51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60~81岁,平均(72.21±9.32)岁,体质指数(BMI)为23.11±3.21 kg/m2,吸烟32例,糖尿病21例,高血压32例,脑血管病35例;Ⅱ组51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60~82岁,平均(72.45±9.11)岁,BMI为23.45±4.64 kg/m2,吸烟33例,糖尿病24例,高血压35例,脑血管病31例;Ⅲ组5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60~79岁,平均(71.25±9.41)岁,BMI为24.54±5.22 kg/m2,吸烟36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30例,脑血管病33例。三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及其他并发症等比较,统计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Ⅰ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批准文号H2005140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治疗,起始剂量10 mg 1/d,根据血脂调整,调整时间间隔≥4周,最大剂量80 mg,1/d。Ⅱ组采用普伐他汀(批准文号H20050456;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剂量10~20 mg,1/晚。根据年龄及症状调整剂量,最高剂量40 mg/d;Ⅲ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批准文号J20120006),起始剂量5 mg,1/d。根据血脂水平,可在用药4周后调整,最大剂量20 mg/d。

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血脂指标变化、血脂达标率、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含量,随访治疗1年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情况。

1.3 检验标准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血脂控制目标LDL-C<3.37 mmol/L和TC<5.18 mmol/L,LDL-C<3.4 mmol/L,血脂达标率=血脂达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均用SPSS 27.7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统计学差异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脂比较 治疗后,三组HDL-C与基线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G、TC、LDL-C、非HDL-C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Ⅲ组的TC、LDL-C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表1。

2.2 三组血脂达标率比较 治疗前后,组间比较LDL-C、非HDL-C达标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同治疗前比较,三组的LDL-C、非HDL-C达标率均显著提高(P<0.05),表2。

2.3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Ⅰ组、Ⅱ组、Ⅲ组的ALT升高例数分别为1例(1.96%)、3例(5.88%)和1例(1.96%),均未出现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者,且通过治疗后恢复正常。治疗前,三组共11例SCr轻度升高,治疗中维持在轻度升高范围;三组中仅有Ⅲ组出现1例肌肉疼痛,且CK升高,但未超过正常上限5倍,停药治疗后消失。三组治疗前后ALT、CK、血肌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三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比较 Ⅰ组、Ⅱ组、Ⅲ组出现心血管事件分别为7例(13.73%)、9例(17.65%)、8例(15.6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事件。

3 讨论

他汀类药物是公认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6]。其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脂肪物质附着于血管壁,侵蚀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脂质点和脂质条纹,发展成粥样斑块、纤维粥样斑块或出现复合型病变,最终形成动脉硬化[7]。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为他汀类的常用药,治疗机制均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活性来减少胆固醇合成[8]。普伐他汀是第一代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合成类他汀类药物的第二代[9]。Yu等[10]研究显示,相同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最为显著,尤其是对LDL-C的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TG、TC、LDL-C、非HDL-C均显著降低,证明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调控效果显著。组间比较显示,Ⅰ组LDL-C显著低于Ⅱ组、Ⅲ组,Ⅲ组,TC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在中危患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的降脂能力最为显著,这与瑞舒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的亲和力增强、首过效应影响较小有关。但本实验中LDL-C、非HDL-C达标率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三种药物在调控血脂至目标范围的效果一致。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s)

注: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其它两组比较,bP<0.05

组别 n TG TC LDL-C HDL-C 非H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Ⅰ组 511.52±0.411.24±0.33a4.33±0.613.67±0.38a3.71±0.612.86±0.46a1.21±0.261.21±0.323.01±0.732.31±0.52aⅡ组 511.61±0.591.27±0.19a4.19±0.743.71±0.44a3.82±0.622.72±0.47a1.22±0.311.21±0.232.96±0.652.41±0.74aⅢ组 511.58±0.621.26±0.28a4.26±0.633.21±0.39ab3.76±0.582.31±0.51ab1.24±0.321.23±0.223.11±0.752.36±0.45a F值-0.36 0.16 0.57 24.10 0.42 18.05 0.13 0.10 0.59 0.37 P值-0.70 0.85 0.57 0.00 0.66 0.00 0.88 0.91 0.56 0.69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达标率[n,%]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s)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s)

注:ALT:丙氨酸转氨酶;CK:肌酸激酶;SCr:肌酐

项目 n ALT(U/L) CK(U/L) SCr(u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Ⅰ组 51 25.66±9.65 27.54±11.43 86.53±21.12 87.66±20.32 97.64±17.64 99.81±20.65Ⅱ组 51 25.13±11.24 28.43±13.21 85.66±19.24 87.54±19.43 98.73±19.65 98.71±20.35Ⅲ组 51 26.43±10.32 27.33±12.14 85.46±18.66 86.54±19.51 97.54±20.41 98.66±21.22

Chen等[11]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同用药剂量相关,应警惕肌肉毒性、肝肾损伤和其它肠胃反应、皮肤疾病等。本研究中,三组治疗前后ALT、CK、SCr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与本实验采用个性化用药剂量有关。Brown等[12]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相比肌肉毒性最高。而Ⅲ组出现1例CK明显升高,停药后正常,说明调控用药剂量,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三组均出现ALT、SCr轻度升高,但未影响治疗。本研究显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中,瑞舒伐他汀降脂强度显著,但有一定肌肉毒性,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相关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三种药物临床总体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猜你喜欢
瑞舒伐达标率类药物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