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018-07-27 10:06程晓勇李晓辉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网措施

程晓勇 李晓辉

摘要:配网供电可靠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今,提升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既能满足用户对于电力的要求与依赖,也能实现城市的持续性供电,进而推动配网供电企业朝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目前配网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层面的问题,一旦配电系统发生设备故障,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然后提出了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措施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加强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有助于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供电问题引发的各类经济纠纷,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并提出相关的配网供电过程问题的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配网供电过程中的可靠性因素包含运维管理不力,外力破坏,电力结构缺陷以及电力设备故障等几个方面。那么,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分析

首先,线路故障问题。引起线路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绝缘损坏

绝缘损坏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是指线路和高空落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而引起的线路故障,绝缘损坏概率与配网线路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

(二)雷害损坏

由雷害引起的线路故障通常与现场的避雷针安装情况有关,一般情况下,安装了避雷针就会很好的保护线路,反之,如果避雷针的安装率不高就会引发雷害线路损坏现象发生。

(三)自然老化

很多配网线路由于长期暴露于户外,经过风吹日晒会引起自然老化现象,加之,未能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和维修,这些都导致配网路线老化,且自然老化率与配网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四)外力破坏

配网线路受到外界某种力的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现象。通常情况下,配网所受的外力破坏与其线路的架设方式有关,架空线路更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电缆埋设的线路受外力影响的概率会更小一些。

其次,非故障停电因素。一般情况下,非故障停电的原因有变电站的检修、改造以及预试等;在一些35kV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架设跨越时也需要配网配合停电。非故障停电在市政工程基础建设中会影响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严重时会拖延工期,为市政工程施工带来很多阻力。

再次,用户密度与分布。所谓的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配网线路的用户数量,用户密度随着用户负荷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用平均密度来估算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用户分布情况不同,所采用的配电质量服务指标也不同。

总之,线路故障问题以及用户密度与分布是主要的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在具体的配网供电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上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首先,优化配电网络架构。结合具体情况展开电网改造,在推进电网改造进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良好的电网布局既需要满足当下的发展需要,也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遵循“N-1”准则基础上,选择与区域特征相符的接线模式,并增加电网电源点,以确保供电效果良好。同时,通过设置多台断路器,一旦配网路线在检修或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出现故障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电荷分布均匀,进而降低停电对居民的影响范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断路器定值档案,用以及时调整应对负荷增加。在供电量较多的地区采用优质的电缆线路,最大限度的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概率。

其次,采用智能化配电手段。智能化配电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是配网供电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智能化配点手段通常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引进智能化科技設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可以实现对GIS系统、无线网络、电网潮流动向以及信息通讯的全面监督和管理,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找出运行中的故障,为电力系统故障的排除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采用智能化配电手段可以实现电网数据的诊断与分析,利用后台数据传递和共享信息。如果发现了供电故障,就可以及时的断电,进而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因此,智能化配电手段可以将电力设备运行状况清晰的呈现在相关人员面前,一方面提升了电力管理的水平同时也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

再次,加强电网维护与管理。电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对于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先进的科技手段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于电网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而言,也需要积极的引入先进的运维方法,同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加大对电网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发现和排除,例如,接地体锈蚀、防雷装置引下线等等。

最后,抓好体制机制建设。电力公司需要做好配网供电体制建设,从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停电审批制度以及改进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改进。第一、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电力企业需要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对员工供电安全的培训力度,并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对于配网供电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发现与排除。第二,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停电审批制度,制定停电计划并协调好各项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避免停电事故对居民造成影响。第三、建立应急系统。对于居民发现的用电安全事故,要第一时间现场进行检查与维护,明确电力应急职责,增强应急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结语

总之,本文综合参考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然后从优化配电网络架构,采用智能化配电手段,加强电网维护与管理以及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就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项添春, 戚艳, 董逸超,等.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状态可观性的终端优化配置方法[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7, 29(6):107-112

[2]李媛.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讨[J]. 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7(7):249-249

[3]洪伟. 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1):00135-00135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配网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县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