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影响研究*

2018-07-27 02:55吴冠吉李春花张利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脂联素贝沙坦氨氯地平

吴冠吉,李春花,张 涛,张利红

1.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西安 710003),2.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西安 710004) 3.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西安 710003)

主题词 厄贝沙坦 糖尿病 高血压 脂联素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终末期肾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显示,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可有效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1]。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方面,很多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在降压的同时对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较好的器官保护作用[2]。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白色脂肪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已证实其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等[3-4]。临床研究证据表明,ARB能够提高血浆中的APN水平[5]。本研究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APN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2级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3年JNC-7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标准和分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5.3±4.7)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4.1±6.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脏、肝脏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排除原发性泌尿系统疾病,既往未应用过ARB类药物。

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FPG)≤7 mmol/L,餐后2 h血糖(P2hBG)≤10 mmol/L。治疗组于实验之日起启用或改用厄贝沙坦(商品名为安博维,赛诺菲公司)150 mg,1次/d;对照组实验之日起启用或改用氨氯地平(商品名为络活喜,辉瑞公司)5 mg,1次/d。共观察12周,每日血糖监测仪检测FPG、P2hBG,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血压、空腹血浆AP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APN,试剂盒购自上海ExCell生物有限公司,试剂盒及检测方法的各项指标、室内质量控制指标和其他质控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

结 果

1 两组患者基线期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期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氨氯地平组收缩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相比,#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脂联素变化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水平,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厄贝沙坦组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2±1.9) μg/ml与(3.9±1.6) μg/ml,P<0.05],而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变化。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变化(μg/m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相比,#P<0.05

讨 论

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从2000-2030年,世界范围的糖尿病患病率将从1.72亿(患病率2.8%)增加到3.66亿(患病率4.4%)[5]。美国糖尿病协会研究资料显示,约有2/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Framingham队列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72%,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增加了57%,使高血压成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最有力的驱动因素[6]。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脂联素是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已证实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故APN又被称为“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4,7]。Rubio-Guerra等[8]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APN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本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在本实验中,氨氯地平组与厄贝沙坦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但血清APN水平厄贝沙坦组明显升高,而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这表明,厄贝沙坦可以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清APN水平。

晚近,大量临床试验显示,ARB类药物具有降压疗效之外的其他益处,包括胰岛素增敏、心脏保护和抗糖尿病作用。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血管紧张素Ⅱ信号传导在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Yanagihara等[9]在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中研究发现,口服ARB类药物奥美沙坦后,实验组大鼠出现了与血压无关的胰岛素增敏效应。Pan等[10]人发现,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相比,除了具有相似的降压作用外,还能明显促进APN生成。本研究使用厄贝沙坦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ARB除了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信号转导发挥降压作用外,还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核受体、促进APN生成起到抗糖尿病作用。

APN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已证实,APN水平增高可以抑制糖异生,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从而发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11-12]。此外,APN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新生内膜的形成[13]。晚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低APN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APN通过一系列环节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性以及NO合成。APN能够刺激丝氨酸(Ser1179)位点磷酸化,进而提高eNOS的活性。再者,APN能增加eNOS mRNA的稳定性,延长其半衰期,促进eNOS与热休克蛋白(Hsp90)结合,刺激eNOS磷酸化,从而导致NO合成增加[5]。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可促进NO的合成,利于血管舒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可防止内皮功能障碍以及随之而来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增加血清中APN水平可以延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ARB类药物具有双重功能,有望成为同时治疗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新一代药物。因此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防治将起到深远的影响意义。

猜你喜欢
脂联素贝沙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脂联素生物学与消化系统肿瘤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自噬与脂联素诱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脂联素、瘦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