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 741020
徽县在甘肃省东南部,位于甘、陕交界的南北秦岭山脉,境内一江五河及其支流、沟溪645条形成河川、沟壑纵横交错的山地特征。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1.0~12.1℃,雨水充沛,降雨量647.7~995.14mm,光照时数为1448.8~1681.1h,是甘肃省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5.8%,有“陇上小江南”的美誉。
据省养蜂研究所1985年调查,全省651种蜜源植物中徽县就有540多种。从1月到11月都有蜜、粉源植物开花,但以3~7月最为丰富,主要有豆科类、蔷薇科类、菊科类、唇形科类植物及十字花科植物。商品蜜以山花蜂蜜为主,油菜、狼牙、刺槐蜜居多,狼牙蜜因其香、纯、净的特点而最为著名。
徽县养蜂历史悠久,中华蜜蜂分布最广,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中蜂近4万多群,分布以北部(北秦岭南坡林区)麻沿、高桥、太白、榆树、江洛等乡镇和南部(南秦岭北坡林区)嘉陵、大河、虞关等乡镇为多。活框饲养率高达80%~85%,居全省之首,同时蜂种资源丰富,野生蜂较多。徽县西方蜜蜂养殖相对较少,约5000群左右,以转地放蜂为主。
徽县蜂业在解放前基本上是原始养殖状态,新法活框饲养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成熟于60~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
徽县1985年5月前原属天水地区,后归陇南市管辖。1957年全国养蜂工作会议之后,发展社队养蜂,徽县就开始养殖意蜂和过箱饲养中蜂,60年代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1970年嘉陵乡严坪村东沟峡社进行中蜂过箱试点,榆树乡苟店村高楼坝社杨得学1978年着手搞中蜂过箱,为今后的中蜂新法饲养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经济成为政府和群众的共识。干部、群众立足当地资源和传统习惯,优选养蜂成为尽快致富的主要产业。地、县领导十分重视养蜂业发展,原天水地区行署副专员郑荣祖指出:“我区蜜源丰富,养蜂条件很好,如果能让林区50多万农民都有1箱中蜂过箱饲养,农民当年就会受益,学生就会有学费,小姑娘就会有花布衫穿,老年人就会有喝茶钱,农林、牧业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增产,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业”。时任徽县县委副书记黄凡宗经常大会、小会亲自抓典型、听汇报、指导学习班,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县多种经营办公室负责养蜂工作,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组织科技人员巡回指导,给政府、群众当好参谋;抽调县农副公司养蜂技术员李景云等人到多种经营办公室主抓全县养蜂工作,李景云利用多年来的养蜂技术和经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编写《中蜂饲养管理讲稿》,推广中蜂过箱科学饲养技术,并聘请省养蜂所的专家进行培训。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省养蜂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仅1983年分别在县城、榆树、嘉陵三地培训养蜂人员300多人次,并在榆树乡苟店村召开养蜂现场会,在县城召开天水地区第二届(1983年)年会,养蜂事业轰轰烈烈展开。
1984年甘肃省养蜂研究所配合徽县成立县养蜂服务站,共同协作开展全县养蜂工作,把养蜂业列入政府的主导产业。多年来在县农牧局领导和省养蜂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做好养蜂宣传工作,大力推广中蜂过箱技术和新法科学饲养,中蜂新法饲养率逐年提高,居全省前列。
2008年以来,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养蜂研究所)承担国家蜂产业体系项目,将徽县列入全省养蜂重点县之一。在徽县建立示范蜂场5个,中蜂保种场1个,先后累计投入蜂箱800多套,培训养蜂人员1000多人次,开展了《陇东南中蜂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甘肃省中蜂良种选育与保种场建设》等项目,邀请国家蜂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兄弟省市的蜂学专家学者莅临授课和亲自指导,特别是省蜂业站课题人员深入试验蜂场,用实验数据说话,用实际行动引导养蜂员应用先进的养蜂技术,蜂蜜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通过进行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物资支持、生产模式探索,开创了养蜂发展的新局面,涌现出了一批养蜂能手和先进典型。
嘉陵严坪村东沟峡社9户人中蜂活框饲养达1500多群,家家养蜂,收入早已奔小康。榆树乡苟店村养蜂近3500群,其中养殖100群以上的养蜂者有11人,均产蜂蜜15kg以上,个别群产量超过50kg。石壁村的王胜世2014年养蜂200群,取蜜5t,收入10多万元。江洛镇沿川村杨双林,蜂群发展到150多群,李景云蜂群发展到210多群,虞关乡梁沟村已发展蜂群400多群。他们都通过养蜂脱了贫,走上了富裕路,真正享受到了养蜂带来的甜美和乐趣。
养蜂业发展的历程证明,养蜂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怀和支持外,科研机构、业务部门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及广大蜂友的辛勤劳动是其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性因素。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养蜂及蜂产品的宣传、推荐,建立健全当地蜂业管理与技术服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和骨干,更要引导蜂业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把徽县蜂业做强做大。
徽县各乡镇养蜂条件相同,但发展并不平衡。榆树乡苟店村、嘉陵镇严坪村东沟峡社等中蜂养殖较早、较好的村社,形成规模化养殖中蜂的专业村(养蜂1000群以上)和专业户(50群以上),家庭收入3万元以上,养蜂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一些养蜂户业余时间饲养,养殖规模小,一般在20群以下,10群左右的居多,有蜂蜜送亲戚朋友品尝即为理想,管理不重视,技术跟不上,靠天吃饭,收入不高,也不稳定。
徽县是畜牧业大县,对养猪、养牛、养鸡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政府产业引导、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价格保护,现已规模化发展;而养蜂这一投资少、见效快、不与种植业争地、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又能促进农林牧业增产丰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阳光产业、特色产业、传统产业,因其规模小、养殖分散而被忽视,往往未被列入畜牧业发展规划。蜜蜂的自卫蜇人、分蜂习性,往往令人生畏、难以介入;蜜蜂是“飞财”的迷信观念,靠天吃饭的养殖方式,缺少科学的管理技术等让许多对养蜂认识不足的人对养蜂失去信心。
养蜂的效益,除蜜源、气候原因外,技术水平起着决定因素。邀请专家学者授业传道、答疑解难,虽然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基础的养殖技术和工作需要本乡本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日常指导。徽县蜂业界的活地图和领头人李景云,养蜂40多年,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知晓全县养蜂资源的分布、数量、泌蜜规律及蜜蜂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情况,热心服务养蜂事业,为徽县蜂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已退休,仍发挥余热,筹办陇南市养蜂技术培训学校,进行繁杂的蜂业技术推广与技术培训工作。培养懂养蜂管理、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是持续发展养蜂的关键和当务之急。
多年来,徽县只重视中蜂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养蜂数量的发展,而忽视蜂业产业化发展。养蜂人自产自销,产品低端、附加值低,好产品当作原料卖,贱卖伤农。仅有2~3家蜂业养殖合作社和10多家蜂产品销售部,而没有上规模产业化经营的蜂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观念滞后,有特色、有特产,而没有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制约蜂业做强做大。
与全省同类区县相比,徽县是名副其实的养蜂大县,但不是养蜂强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徽县蜂业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培育或引进省内外蜂业龙头企业,是蜂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从2011年开始,省蜂业站积极引入南京九蜂堂蜂产品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养蜂发展,公司免费投资2000套蜂箱,2015年在省蜂业站的推动下,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蜂蜜订单产生了。希望当地政府能把蜂产业当做重要产业,招商引资,形成相互竞争,引导与带动蜂业产业化发展。
徽县周边的岷县、宕昌均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舟曲县拿出190万元进行扶持,这些县的养蜂条件和徽县不可同日而语。徽县养蜂数量是3万群,年产值2000多万元,如果都能像苟店村、东沟峡的村社那样规模化养蜂,全县645条沟溪、峡谷所在村社将蜂群数量提高10%~20%,全县养蜂量可达6~12万群,产值将达到4000~8000万元;若提高30%,则产值能达到1.2亿元,从载蜂量的角度来讲完全可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徽县荣基房地产有限公司总裁邓志忠先生,行善举造福桑梓,为家乡虞关乡梁沟村修建公路20km,赠送蜂箱1200多套,邀请省蜂业站的专家到家乡考察和传授养蜂技术、培训养蜂人员,为家乡人民共同富裕寻找出路。养蜂是群众致富的好项目,应优先发展。
美丽壮观的东沟峡,一线天、撑天崖、燕子洞、莲花坐,似人间仙境,如梦如幻,是旅游度假、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山路崎岖,大山阻碍,更是天然的蜜蜂育种隔离区。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养蜂资源优势和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保护中蜂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议有关部门组织考察,分别以三滩门牌、剡阙桥为界在东沟峡设立中蜂育种场暨观赏性蜜蜂园区,在榆树乡等中蜂主产区建立中蜂保护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几乎到了挑剔的程度,而蜜蜂以植物花蜜、花粉为采集对象酿成的蜂蜜,特别是土蜂蜜十分走俏,深受群众欢迎。应打好徽县中蜂天然佳酿——中蜂蜜这一品牌,以封盖蜜为标准取成熟蜜,浓度在41波美度以上,价格是洋蜂蜜(意蜂蜜)的3~4倍。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创名优特新产品、做强做大品牌,宣传徽县特色中蜂养殖基地,让全世界知晓徽县中蜂,都能品尝到徽县土蜂蜜(中蜂蜜)。
养蜂技术的推广和提高,是养好蜂的关键,而建立健全蜂业服务机构是发展养蜂的保证。徽县养蜂管理设在畜牧局,建议成立养蜂服务站,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在县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设立蜜蜂养殖奖励政策和扶持专项经费,从而提升全县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高产稳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