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与对策

2018-07-27 07:17刘巧霞高晋生程俐芬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保种山西省遗传

文│刘巧霞 高晋生 程俐芬(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

畜禽遗传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畜牧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态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加强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实现有效保护、科学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需要,现根据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现状提出发展对策,为省内保种场的规划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

山西省的畜禽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现保存地方品种20个,其中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名录的有晋南牛、广灵驴、马身猪、太行山羊、边鸡、北方中蜂6个品种;有各级保种场(区)11个,其中国家级保种场4个、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1个,其他5个。

1.保种场建设规范化、科学化。保种场建在原产地或与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一致或相近的区域。场区布局合理,畜禽无害化处理、粪污排放处理等场所,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晋南牛保种场新增了TMR饲料投放系统和生产性能测定设施,广灵驴保种场为每头驴植入电子耳标,太行山羊保种场新建了配种室和兽医室,增设了粪污排放处理系统。保种场培育或聘请了与保种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种用标准和单品种数量符合要求。制定了各阶段饲养管理制度和饲养、繁育、免疫等技术规程。在技术依托单位和首席专家的支持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保种方案。

2.保种场投入不断加大。2017年,中央及省里对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投资累计达423万元,其中农业部保种项目140万元,省财政资源保种项目170万元,省财政雁门关种畜禽场建设项目50万元,分别用于晋南牛、广灵驴、马身猪、太行山羊和边鸡的保种。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3万元,开展晋南牛DNA分子血统鉴定和核心群选育研究;国际合作项目50万元,开展晋南牛基因资源发掘和创新利用。

3.保种场保种效果明显。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省6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存栏种畜1405头,种禽3000只,中蜂2万群,有效地保存了晋南牛、广灵驴、马身猪、太行山羊、边鸡、北方中蜂等遗传资源,保证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避免了优良基因的丢失。保种场和保种区在扩大种群数量,提高种群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品种研究和种质创新,为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品种保护的良性生态循环。

4.保种场开发利用进展顺利。目前,晋南牛保种群已进行DNA分子血统鉴定,基因芯片技术将逐步成熟,晋南牛和红安格斯、利木赞肉牛杂交,肉用性能显著提高;辽宁绒山羊与吕梁黑山羊杂交,培育成了山西省第一个绒山羊品种——晋岚绒山羊;马身猪与其他品种杂交,培育成了山西省第一个猪品种——晋汾白猪;边鸡应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育成了快长型(AA)和慢长型(GG)两个新品系,选育出适合我国北方饲养的快速型、中速型和慢速型地方鸡配套系,并建立了边鸡的保种和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二、存在问题

尽管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保持生物多样性、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再加上领导重视不够、保种场基础设施简陋、保种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和土地使用受到冲击等一系列问题,使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领导重视不够。政府部门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扶持等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保种的公益性和特殊性,甚至将原有的保种专项取消。

2.基础设施简陋。山西省大部分保种场的圈舍、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场区环境损坏严重。周围环境污染源多,严重威胁到保护种畜禽的生存和保种场的正常运转。

3.保种技术落后。山西省保种场技术力量普遍薄弱,保种技术手段落后,保种人员保种意识淡薄,一些懂业务、有经验的老同志已经退休或即将离岗,新技术人员缺乏保种知识和饲养经验。再加上保种场规模小,群体结构不合理,品种种质下降严重,有的品种处于濒危状态。

4.资金扶持力度小。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较少,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有农业部财政项目资金扶持,相对较好。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经费基本靠自筹。虽然近几年中央财政上加大了保种场的补贴,但省级部门还没有设立保种专项,极大地制约了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工作的开展。

5.经济效益不明显。山西省地方品种数量少,产量低,保种场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保种场经济效益低,养殖者的积极性不高,地方品种得不到有效保护,存栏不断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6.土地使用受到冲击。山西省大部分保种场建于城区外围,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保种场的占地受到威胁,马身猪和边鸡保种场均面临搬迁的问题。

三、发展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技术创新。正确把握畜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明确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开展动态监测和评价工作,行使行业指导和政策管理功能,充分依托大型畜禽生产企业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和规模优势,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部门的力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畜禽保种理论,探索经济、有效、科学的保种方法,挖掘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研究畜禽遗传资源成果共享、利益分享机制,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机构的建设,明确有保种场就有保护队伍,就有监测人员。

2.争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种畜禽场、科研单位和广大群众进行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争取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等中央财政项目,加大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对省级资源保种场的投入。在政策导向、技术投入上,提升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的地位,促进地方品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加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并以此为导向,吸引有积极性的企业、有关单位、群众等社会闲散资金,多方面融资,使这项事业有一个雄厚的资金基础。

3.加快技术推广,提升保种水平。发挥技术资源整合优势,定期举办保种场保护技术培训班,制定完善的标准,更新管理设备,加强企业交流,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保种水平。同时,设立基础性科学性研究机构,深入开展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保护研究。建立畜禽品种多样性监测体系,对保种场内的种畜禽群数量、分布、发展趋势、个体生产成绩、特性等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外来品种对本地品种的威胁及自然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畜禽品种多样性。

4.加强技术研究,做好内外结合。加强品种技术研究,不断引进保护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建立起保种场的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走上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保护与开发的轨道。围绕品种资源保护、选育提高、新品种培育,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把科研成果与原有技术组装配套,通过现场指导、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形式,推广到保种场保护开发单位,提高保种场的开发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专家教授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产学研结合,内外结合,共同促进山西省畜禽品种保护开发的新局面。

5.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地方特色。保种场保护与开发的前期要重点抓好基础工作,后期要突出产业化。对国内外种畜禽供求及变化的研究,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保种场保护与开发的指导。对需求量大、市场稳定的,要把握机会,大规模提纯复壮,开发利用。并逐步形成系列化、科学化、产业化,以此提高地方畜禽品种保护与开发水平,最终促进畜禽品种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打造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保种场现有品种的潜力,建立高效的畜禽遗传资源开发与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畜禽品种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开发,做到“以保为主,保用结合,以用促保”,树立自己的品牌。

6.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民营企业的参与。民营企业是保种场保护工作中的新生力量,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加强政策引导和广泛宣传,对生产独特、性能优异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畜种,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保护和开发,挖掘优异性能和市场潜力,采取“公司加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扩大企业的生产总量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保种场保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7.完善土地使用保障机制。依据《畜牧法》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划定保种场范围,完善用地手续和环评报告,保证保种场用地的长期性、持久性和稳定性。

猜你喜欢
保种山西省遗传
非遗传承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