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乐 陈佳 李重 王蒙
摘 要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吉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等多重转型过程中,而农民工作为特殊且庞大的消费群体,通过对其基本消费情况的调查,可以让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吉林省农民工的生存处境、消费状况、消费结构等,继而分析吉林省农民工的消费情况以及成这种消费现状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民工收入、完善农民工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政府加强改善农民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吉林省 消费特征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据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吉林省农民工总量增至208.2万人,占吉林省总人口的7.62%,比2015年增加15.7万人,增长8%。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近五年平均增速为3.24%。为改善吉林省农民工的消费现状并提升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对其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此次调查以在吉林省务工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调查方式为实地考察抽样走访调查。
1吉林省农民工消费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2017年吉林省农民工月人均收入为3340元,月人均消费支出为1452.9元,占月均收入的43.5%,比2017年吉林省城镇居民的月均消费支出少218元,比农村居民的月均消费支出多596元。27.86%的农民工月均消费支出在500-1000元,42.62%的农民工月均消费支出在1001-1500元,19.13%的农民工月均消费支出在1501-2000元,10.38%的农民工月均消费支出在2000元以上。
从食品消费方面看,平均每月在食品方面的消费为385元,占月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最大,为26.5%。在问及“通常会在哪里就餐”这一问题时,52.3%的农民工表示自己在家做或单位食堂提供,25.6%的农民工会在路边小摊解决一日三餐,16.0%的农民工会选择中低档饭馆,只有7.1%的农民工表示会去高档餐厅,说明吉林省农民工具有较强的节俭意识,大部分农民工认为“能吃饱就行”。另外在采访過程中发现,在能够接受的消费范围内,较年轻的农民工开始讲究饮食情调、注重膳食均衡,更愿意选择去环境优雅菜品营养的餐厅就餐。
从衣着消费方面看,平均每月在衣着方面的消费占月均消费支出的8.4%,其中38.8%的农民工表示平时主要在批发市场或地摊购买衣服,25.6%的农民工表示平时会通过网购购买衣服,15.3%的农民工表示会在大型百货商场内购买衣服,当问及“购买衣服时主要注重哪些方面”时,更多人注重衣服的质量和价格,分别占比63.9%和73.7%,有33.3%的人存在追求时尚和跟风的行为,即看城市人穿什么就买什么;只有19.1%的人注重品牌档次。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是具有相对理性的消费观念,穿着得体舒适即可,没有过高的追求。但仍存在一小部分人盲目的跟随城市人的消费和审美,想要尽快地融入城市而开始模仿城市人,这是一种不够理性的消费,而且存在一定的虚荣和炫耀心理。
从居住消费方面看,除食品消费外,居住消费是占月均消费支出第二大的指标,平均每月在居住方面的消费为229.56元,占15.8%;据调查,有46.9% 的农民工的住所为单位提供,生活在集体宿舍,环境欠佳,条件简陋;有30.1 %的人居住在自己单独租的或与他人合租的出租房里,而只有8%的人是跟家人一起居住在自己买的房子,其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
从交通通讯上看,50.3%的农民工表示上下班坐公交车或班车,32.2%的农民工上班地点离住处较近通常骑行步行上下班,另有13.7%的农民工表示会打车上下班,还有3.8%的农民工自己开车。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大多数农民工都有自己的微信和朋友联系,也会在网上进行购物,网络已成为农民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医疗保健消费方面看,吉林省农民工医疗支出在消费结构中仅占6.3%,相对较低,说明农民工的医疗条件较差,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在与农民工交谈时得知,有12.5%的农民工生病时选择挺过去,只有15.3%的人选择到医院就医。有25.1%的人在重病时才去医院,46.9%的农民工在病痛时到药店买药也不去医院,由于到大医院看病费用较高,没钱看病。所以大部分农民工选择自己买药吃或者能挺就挺过去。
从子女抚育消费方面看,月均消费支出在100元及以下的有33人,占18.0%;月均消费支出在101-200元的有76人,占41.5%;月均消费支出在201-300元的有45人,占24.6%;月均消费支出在300元以上有29人,占15.8%。绝大多数有子女的农民工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毫不吝惜的,包括上辅导班,请家教。在城市生活的熏陶下,他们相比于农村居民更深刻的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从个人技能培训消费方面看,消费支出占比4.1%,相比80年代前的农民工在个人技术培训上有了一定的进展,思想相对开放与超前,能够意识到只有提升自身技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但也仍有大部分农民工不够重视自身的发展,做着最基层的工作。当问及“您的工作性质时”,有44.2%的农民工为普通工人,做一些最基础的体力劳动,有28.9%的农民工从为普通服务人员,其中女性居多,仅有12.5%的技术人员,说明吉林省农民工还是不够重视个人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基层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仅占7.6%,说明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希望能赚更多的钱使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尽可能地融入城市,但是来到城市仍然生活在最底层,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挣着最少的钱。这其中不乏有农民工自身的因素,缺少创新思维,没有更为长远的打算;但是社会因素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歧视农民工、就业机会少、形式不够多样化、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因素都导致农民工不愿花费更多的钱投入到个人技能的培训上,这也是吉林省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2吉林省农民工二元性消费特征分析
2.1食物消费的二元性
任何群体的消费都受收入的影响。目前,吉林省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低,其食物消费受到了农村传统观念的制约、收入的限制以及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其消费方式有着明显的农村型消费特征,表现为尽量节俭,“吃饱就行”是大多数农民工的想法。
另一方面,伴随着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变化,城市居民消费饮食行为和习惯的示范作用,大大地改变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和饮食习惯,使其饮食行为有逐渐向城市型转变的趋势,很多农民工特别是年轻农民工他们已经不再满足自己做饭和在工厂的食堂吃饭了,偶尔也会在节假日外出用餐或在超市购买一些喜欢的食品。
2.2服装消费的二元性
农民工在服饰消费方面崇尚节俭、追求实用,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真实需要来购买服装,多数人认为应量入为出,“衣服够穿就行”是他們普遍的消费观念。从购衣地点来看,一般会选择服装批发市场和价格较低超市同时受到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爱美心理和期望得到人们关注的愿望显现出来,当工作较为稳定时,他们偶尔也会讲究质量、款式与品牌,特别是有少数“高级打工仔”在举止、服饰上同城里人差不多,表现为在工作时穿工作服,到了到公共场合,就穿上有一定档次的干净衣服,希望自己能够像城市白领一样“穿的漂亮、舒服、有品味、有身份”更有的青年农民工消费行为转换快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民工高品质消费出现扭曲。
2.3住房消费的二元性
在住房方面,一般农民工没有足够的收入租住费用较高的城市住房,往往与同事、工友合住在公司工厂提供的集体宿舍,农民工的住房消费有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暂住城里简陋住房,攒钱回家盖新房”。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民工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工在住房消费上模仿城市居民,宁愿多花一些钱也要租住条件设施齐备、周围环境相对较好的出租房,并且他们在家乡盖房的户型格局、装修风格等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模仿着城市居民。
2.4休闲娱乐支出的二元性
农民工由于工作繁重、闲暇时间较少、收入有限,因此,他们的休闲娱乐消费比较单调。在笔者的调查中,以上的农民工其休闲娱乐方式主要是看电视、聊天、逛街或打牌。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休闲娱乐,而且已经有一些农民工特别是年轻的农民工在学习和模仿城市居民了,试图融入主流文化圈子,普遍表示当收入稳定增长后会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他们的消费行为既有农村型消费特征又有城市型消费的特征。从他们的消费行为方式看,他们渴望走出边缘,跻身城市市民的行列。同时这两种消费行为也是相互矛盾的。农民工的收入虽然比农民高,但在我国现阶段各阶层收入结构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尽管他们的消费方式逐渐趋向于城市型消费,但现阶段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多的是以农村型消费和本能型消费为主。
3优化吉林省农民工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3.1稳定增加农民工收入
要想提高农民工消费水平,就要从根源上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市场机制中的引导作用,因势利导,为农民工拓展更多的增收途径。吉林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下发《吉林省关于启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提供了新机遇,实现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
3.2完善农民工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工进城后由于受到工作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身旁缺少亲友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解决他们切身问题的至关重要的途径。通过政府和企业的配合完善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体系,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全面覆盖,给予农民工相应的社会保障,降低在城镇的生活竞争风险。同时,加强劳动就业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成立对应地农民工维权机构,确保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3.3改善农民工的消费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农民工恩格尔系数普遍较低,说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交通、通讯、衣着和娱乐在他们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而文化教育的比重特别低,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文化教育上几乎是零消费。可见,农民工更注重外在形象的提升,而不重视内在素质的提高,更注重物质的享受,而不重视精神的修养。因此,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不利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阻碍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基金项目:2017年4月,吉林农业大学,国家级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吉林省农民工消费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