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备考研究

2018-07-26 11:56张宁肖琦朱汝葵
考试周刊 2018年60期
关键词:方程式化合物考查

张宁 肖琦 朱汝葵

摘 要:以“知识本体”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向“素养为主”转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化学知识的学习主线,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但因知识繁杂,难于构建系统的记忆模型,因此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有效的复习方式,建构氮元素二维坐标图,使核心素养与氮元素相关知识相衔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转化。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高考地位;氮元素建模关系图

一、 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发展

在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利于关键能力的培养。要使化学学科适用于社会和生活,要依据核心素养的理念,秉承其发展脉络,构建课程体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表现在能通过证据收集,提出假设,进行思维逻辑判断与思考;构建化学解题模型,处理宏微观间差异;能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建立思维框架。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展开,去构建二维坐标图。

二、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在高考命题中,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作为热点内容,因部分高三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系统,未形成连贯细致的记忆网络,在复习中会增加难度,导致解决该类问题时不知方法。因此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构建知识点模型,为学生复习提供新思路。

(一) 考纲解读与分析

本课题以氮元素为主线,知识体系丰富,在未来高考中仍会加以命题,试卷中出题类型将着重考查氮气结构、稳定性及化学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硝酸的化学性质和环境保护等,试题常将各类知识点综合化,考查同学对于知识的掌握。预计在2018年的高考中仍会以化学实验、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等题型为载体,考查对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 考向预测

本课题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丰富多样,命题仍以实验类习题和推断题为主,预计在未来的模拟考试中和高考中出现概率较大,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為命题背景,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了解性质与用途,还要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养成珍惜生态的品格素养。例如,硝酸与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影响、氮氧化物污染的防治,也是未来的命题方向趋势之一。

三、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模型建构

(一)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二维关系图

以氮元素构成的物质名称为横坐标,以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作为纵坐标,构建二维坐标图。

(二) 氮元素有效复习策略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具有学科属性和学科特质的思想,而坐标图的建构就是基于秉承该核心理念,将涉及面广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该坐标将相关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关系和转化紧密联系,适合在一轮复习中学习和使用。

1. 加强框架题与推断题的解题能力

框架题与推断解答题着重考查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以流程图的方式命题,并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因此要掌握合适的解题方法,通过坐标图的复习,掌握相关物质之间的关系与转化,在做题时就易于扫清知识障碍与盲点。

2. 在实验中提升能力

构建网络模型后要学会应用,实验是考查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有效地促进知识正向迁移,更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因此坐标图与实验题相辅相成,通过这种有效复习方法,领悟知识内涵,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3. 掌握计算技巧

该类知识的考查中会涉及化学方程式,而方程式的书写就是化学计算的核心所在,坐标图上会涉及物质间的变换,因此要加强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更能加深物质间关系的转化,实现化学方程式与计算的有机结合。

4. 联系生活实际,关注STS

近几年的高考题紧密联系生活与科技成果等。因此不仅要掌握书中的概念知识,还要重视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体现STSE教学理念。

四、 反思与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难度中等以上。从近年高考试题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考查难度逐年上升,氮元素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因此在复习课上要选择高效的备考方法。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表现学科思想内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将繁琐的知识系统化、模型化,便于记忆与反思,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正,如构建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三维模型坐标,将设计的二维坐标与化学方程式进行再次组合,这样的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 吴明好.基于高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谈高中化学教学[J].中国考试,2017(3):31-37+44.

[3] 朱圣辉.提升高三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以“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6(11):18-20.

作者简介:张宁,肖琦,朱汝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方程式化合物考查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碳及其化合物题型点击
巧配化学方程式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挑战一级方程式
教养方程式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