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方法

2018-07-26 10:40史建强
关键词:科学素养途径小学生

史建强

【摘要】小学科学裸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或者说,全面提高每一个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小学生 科学素养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69-02

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未来祖国的接班人农村小学生,如何呢,如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呢?结合我个人多年在农村一线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体现科学本质,让学生领悟事物的联系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小学里面教科学主要是教孩子如何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怎样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他感兴趣的东西,教孩子怎样去表达他的认识与认识的结果,教孩子科学地思考问题,科学地做事情,教孩子怎样去与他人合作、交流,眼睛不能死盯着知识,要注重过程和体验,要能够亲身体验。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还应当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的良好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根和莖》一课时,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带一些白己喜欢的植物的根或茎,要求先向家长、朋友或其他途径了解一些有关自己准备的植物的相关信息,比如名称、根、茎的特点等。课堂交流时,由于自己己有所了解,孩子们会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准备的植物的根或茎,津津有味地讲解,俨然就是一位位小小推销员。有的同学在互联网上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好多知识可能我们教师也不是很熟悉,甚至是很陌生的。介绍完后再让学生对这些根、茎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总结它们共同的特点。

二、注重探究,加强科学素养

1.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在课堂上实验,也可以是课堂外的考察,可以是种植饲养、也可以是科学小论文的发布,可以是竞赛,也可以是游戏……不管是何种形式,都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枪实战”。探究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为基础,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进行。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部分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训练,某些课则侧重于制定计划和搜索信息的训练。

2.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素养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究热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一定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按照设计的方案开展实验研究,积累感性资料进行交流、归纳、总结。其中实验前,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出多个假设和预测,如在做物体的沉浮实验前,先让学生假设预测。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求注意观察、提问、设想、验证、记录。实验后,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汇报、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或不正确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或组织必要的再次实验,但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三、巧设疑难,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

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步步激疑、导疑、释疑,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水与生命》时,学生普遍认为水是白色的。有小部分学生认为水是蓝色的,问其原因,他们都说:大海都是蓝色的,所以水都应该是蓝色的。于是,我拿出一杯豆浆、一杯硫酸铜溶液、一杯清水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不足,提出了“水是什么颜色的”的探究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他们都自觉地、主动地寻找办法解决它。如果让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展开探究,他们的内心往往缺乏那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学习就会变得比较被动。

四、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

讨论和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讨论,就是把那些有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一起去发现和研究他们观察到的现象、结果,让学生在小组里一块儿思考、相互交流各自在“探究”中所获得的表象,从而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加快加深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正常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雨的形成》这课时,我出示了一瓶刚从冰箱取出来的汽水,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瓶外的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水珠?”。学生根据大量事实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信小水珠是水蒸气受冷后形成的。当学生持有不同观点而引发辩论时,教师也不要做裁判,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和训练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参与讨论。

五、创新教育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科学素养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这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评价的方法也采取多种多样的。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只有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宗旨,领悟科学素养的真正内涵,准确把握培养小学生素养的原则,积极探究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才能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逐步树立社会贡任感和使命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育的终极日标。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途径小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