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磊
【摘要】土木工程類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求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伦理素质,二者相互支撑,德才兼备方为正。优秀的土木工程师兼备德与才,但是当下现代社会中许多土木工程师却仅仅有高超的技艺却没有兼备伦理素质,这种的土木工程师往往受人诟病和质疑,而且这种土木工程师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存在玩忽职守、以公谋私等现象。这种土木工程师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对此,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伦理素质教育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提高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伦理素质,为社会输出所需人才。本文主要是对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策略已签,能够促进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伦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伦理素质 土木工程 大学生 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2013YS0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B8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49-02
近些年,社会呈现出工程质量不高、工程规划混乱、工程责任不强、工程质量一般等现象,这些现象无不在提醒高等工程教育界必须要对相关专业大学生的伦理素质教育进行加强。土木工程类所以高等工程教育一部分,所以同样也需要加强学生的伦理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还要注重实践,将两者相融合才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提高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教育。
一、工程伦理素质教育的探究
工程伦理素质教育实际上与工程伦理教育一样,隶属于其中的一种,只不过由于专业的不同稍有区别。在工程伦理方面的研究以国外研究为主,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范系统,比如美国,不仅形成了规范的系统,还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了其内容。德国相关学者借鉴美国工程伦理发展了德国的工程伦理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法国在工程伦理方面的研究较晚,但是在相关宪章中明确规定了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责任。还有其他的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而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相对起步较晚,更多的是对理论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规范系统。
我国近些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在此时代背景下,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我国高等教育结合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一整套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和教育理念,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的巩固,全面学习,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是很显然这一整套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和教育理念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具备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必须要懂得经营管理,懂得创新,能够在现有情况背景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
在相关探究下发现我国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其中在毕业生身上看到的较为明显的不足一共有三方面,一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的不足,二是缺乏创新精神,三是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断的与国际接轨,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其中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教育。土木工程学院提出对土木工程等本科专业进行全过程的工程素质培养,加强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伦理教育,更好地全面促进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发展。
工程伦理素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土木工程师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担当,也可以理解为整个工程活动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影响的伦理思考。通过工程伦理素质教育可以加强学生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输出德才兼备的工程师,为社会生产积累更多的财富[2]。
但是在实际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大多数土木工程类专业在大学生伦理素质教育这一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此简要分析,首先第一点,相关政府、机构、学校、学院甚至是教师都没有认识到伦理素质教育在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难以重视大学生伦理教育,既然在思想上没有重视,那么在实际行动中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第二点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师缺乏相关的伦理素质教育能力,一些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伦理素质教育对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难就难在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师缺乏相关的伦理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无法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伦理素质教育。第三点是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过于注重工程师的技术能力,极大地忽略了工程师的伦理素质,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现象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类专业急于输出技术型人才,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伦理素质教育。
二、土木工程专业素质与伦理素质关系
土木工程专业素质是指土木工程师,在此指木工程类大学生,应对专业问题的专业解决能力,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等以专业要求相关的能力。而伦理素质则是指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工程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一切与之相关的行为与品质。在土木工程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教学目标,是大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一技之长的有效保障,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是土木工程大学生能够成为工程师的一大关键,优秀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建筑的设计和实际施工[3]。伦理素质实际上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深度要求和基本要求,之所以说是深度是因为伦理素质是一项涉及到人内心、精神等内在因素的外在体现,之所以说是基本要求是因为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本质的一点就是育人,提高人的伦理素质。同样伦理素质也是土木工程类大学生所需要的,是优秀工程师所必备的。
在土木工程中,专业素质和伦理素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土木工程类专业需要依靠专业素质来提高教学绩效,为大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伦理素质也是专业教师所需要教育给学生的,是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所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专业素质和优秀的伦理素质才能够成为合格的土木工程类大学生,才能够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才能够建造出优秀的作品。没有伦理素质只具有专业素质很可能在实际建筑中存在许多不良行为,最终制造出豆腐渣作品,这样的工程师是最不能够被接受的,同样,没有专业素质只具备伦理素质往往不能够满足建筑等需求,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也不会优秀的作品。
三、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教育实践对策
面对当下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工程伦理素质教育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现象,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实践对策,在此所提出的几点仅是笔者个人所思所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不难够解决全部的问题,仅供参考。
(一)专业教学中树立伦理素质教育
在实际调查了解中发现土木专业类教师缺乏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伦理素质教育的意识。只有教师能够有意识的(下转73页)(上接49页)将伦理素质教育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才更加有可能提高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伦理素质。许多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认为伦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根本没有丝毫联系,在他们的观念里面认为伦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专门的教育,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教授和辅导,对于他们而言,本身的职责应该是教导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伦理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教师认识的伦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紧密联系,认识到伦理素质教育对于土木工程类大学生重要性,让其能够树立正确的在专业课程中应用伦理素质教育的意识[4]。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在育人,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尤为重要,对于土木工程类大学生而言,他们所需的不仅仅是专业素质,还需要加强伦理素质。当下社会存在许多不良问题,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坚守自我,加强道德素质。作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德才兼备,不仅要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要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本人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所以必须要及时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理应在专业教学中恪尽职守,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我,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素质。
(三)提高在专业教学中伦理素质教育能力
在土木工程类人力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将伦理素质教育放在意识这一位置上,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伦理素质教育的能力。一些教师虽然有加强学生伦理素质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能够在专业教学中良好的应用,缺乏足够的教育能力。所以对此给出的建议就是必须要加强教师的伦理素质教育学习,不论职称,年龄,教领都要加强此方面的学习。专门为土木工程类教师组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强伦理素质教育在专业课中的应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考核和评价,可以将该项内容列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让教师都能够重视和学习起来[5]。在专业教学中,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融会贯通,充分了解专业内容背后的意义,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学生伦理素质,引导学生能够做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优秀的工程师,而不是做一个一味追求功利,追求享乐却没有价值的人。最后要把专业课程和伦理素质教育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伦理素质高于岗位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要让学生能够做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够从容的把握伦理素质和专业素质,更好的自觉提升自我,自觉的规范自我,提高自己的伦理素质。
(四)建设良好伦理素质教育环境
任何新的应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关键取决于该过程所处的环境。将伦理素质教育应用到土木工程类专业需要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是网络平台的构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的社会,网络已经遍及社会大多处,将网络引入到各个行业中已经成为当下一种趋势。在教学中,网络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重大,借助网络教师能够快速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够和学生进行方便的沟通交流。总之通过构建网络平台教师能够快速地对学生品德素质进行一定了解,并且还能够及时的为学生提供思想上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两个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伦理素质,提高土木工程类专业伦理素质教育的成效[6]。其次必须要从专业教学入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进行思考和改进,因为融入了伦理素质教育,对于土木工程类专业而言是一次新的尝试,如果再按照旧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是完全不足够的。所以土木工程类专业伦理素质教育必须要建立在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在新生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和实践。最后一定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身处在校园中,受到校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代表着众多具备良好素质的人群,代表着众多优秀的文化,代表着道德的氛围,在这种校园文化中必定会潜意识的让学生注意到伦理素质,为伦理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伦理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所以在此过程中学校一定要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新的机制,推行新的政策,而且为此所进行的相关活动必须要有持久性,一时兴起的活动并没有实际成效,是不能够为土木工程类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伦理素质教育环境的。
四、结束语
具备优秀专业能力的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在走出社会后并不一定就能够成为优秀的工程师,优秀的工程师必须德才兼备,也就是既要有优秀的专业能力,也要有优秀的伦理素质。在大学期间开展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伦理素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力培养社会所需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此,土木工程类相关教育者一定要足够重视土木工程类大学生的伦理素质教育,尽可能的從多个方面加强能力素质教育,为社会输出优秀的工程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1]陈兴文,张丹,刘燕.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50-52.
[2]王志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功能与路径[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5(09):37-40.
[3]陈健,陈乐平,单磊.高职学生工程伦理素质现状及在专业教育中的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00-201.
[4]王恩华,朱慧娟.论专业伦理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03):1-5.
[5]钟旭.我国工程师伦理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6]邱琳.高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