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虻
室内乐(chamber music)原指在房间内演奏的教堂音乐、宫廷音乐,是由少数演奏者演出的重奏曲,后逐渐走进了音乐厅,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管弦乐合奏不同,室内乐一般不用指挥,注重各声部的个性化,其作用没有主次之分。在所有的室内乐重奏中,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重奏形式。这是由于它具有多样化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擅长于表现旋律的歌唱性,同时又有宽广的音域以及音区和音色的对比。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件组成。
古典室内乐常用奏鸣套曲形式,有4个乐章;多为主调和声风格,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复调因素,声部织体精细,适合于展示个性,能生动、细致地表现风俗性、抒情性、戏剧性等多方面的音乐形象。
柴科夫斯基创作于1871年的《第一弦乐四重奏》(Op.11)是室内乐代表作之一,其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是整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1869年,作曲家在基辅附近他妹妹的庄园里听到泥瓦匠唱的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后,立即把旋律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改编为钢琴二重奏,收入《俄罗斯民歌50首》内。两年后创作《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时,他又将这段动人的旋律运用于作品中。
这个时期正是俄国社会经历重大变革和动荡的年代,《如歌的行板》是沙俄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的写照。它以缓慢、抒情的民歌曲调表达了一种暗淡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和难于排遣的郁结心情。演奏时,4件弦乐器全部加上弱音器,这使音乐音色暗淡、情调凄婉。1876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上,听了这首弦乐四重奏,尤其被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所深深感动,泪珠挂满了两颊。他说在作品中“已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这个评价充分肯定了作曲家对时代、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洞察力和感悟力。
作品结构为复三部曲式,著名的民歌旋律所构成的A乐段在全曲中起到贯穿作用,超越了该类曲式典型的重复次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赏析采用便于理解、演奏的钢琴改编谱。
第一部分(1~55)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乐段是俄罗斯风格的民歌主题,B乐段更像是A乐段旋律的发展。复调化手法的运用,使民歌主题产生此起彼伏的效果,音响更加丰富。
民歌主题陈述两遍,复调风格。A乐段(1~8)由两个4+4的对比乐句组成,节拍在 与 之间长短不等地交替变化。主题旋律源自乌克兰民歌,表达了一种苦闷伤感的情绪,织体采用对位复调的手法使声部层次密集、丰满,产生了沉重、压抑的效果。前乐句开放于主调属和弦,后乐句转入F大调完满终止结束。第9~16小节是A乐段的反复,织体略有变化。
B乐段(17~24)是民歌主题的自然延续,由A乐段衍变而来,A乐段前一句的特征旋律在各个乐器之间以模仿的方式反复出现。随后的连接部分(25~33)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在高音部与中音部交替奏出疑问、祈求的旋律。民歌主题再现后,经过短暂的连接,引出中部。
中部(56~97)由樂段和连接组成,主调风格,情绪略为明朗。基本结构是4个8小节乐句组成的倒装复乐段。右手高音诉说性主题模仿第一小提琴,不断以五声调式奏出极富表情的上行疑问式音阶,充满期待和幻想;旋律下方的两个中间声部每小节发出一个叹息般的切分音;低音则以下行的半音阶与上方的五声音阶相对,模仿大提琴拨弦演奏效果,在每小节不间断地反复,衬托。当这个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齐奏时(上方八度叠加的旋律),音乐转入降b小调,情绪更加悲伤。
再现部(98~136)是第一部分的缩减再现,省略了第一部分的最后再现的A乐段,但八度叠加的旋律却使情绪更加激动。第124、127小节两次出现的小节休止,把短小的主题动机忽然分隔开,似对情绪的克制和压抑,又似无声的抽泣,给听众留下了更多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尾声(137~184)较长,综合了中部主题与第一主题的音乐材料。第137~144、145~152、153~165小节是中部d乐句材料变奏,音区移低;第166~171小节采用第一部分连接段落的动机,以分裂、模进的方式发展;第172~184小节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民歌主题,节奏放宽,时断时续,最后结束在两个极弱的琶音和弦上,亦梦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