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秋红
6月23日,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文怀沙在东京病逝,享年108岁。文怀沙生前曾被誉为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
2011年6月,文先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我知道得太少了,是真的。这并不是谦虚。我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大师。”
文怀沙,生于北京,祖籍湖南。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燕堂诗社社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
淡看生死
文怀沙老先生对自己的离去早有预感,曾多次向友人说:今年我要走了……魂随身散。而内心,他早已淡看生死,曾言:生曰偶然,死是必然!一切超然。他曾如此向紫牛新闻记者阐述自己的时空观:时空是无边无际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地球的生命也有限,如果把自己摆在大宇宙里,真要“叹吾生之须臾”。所以,最大的学问是谦逊。
网上也有不少关于“鹤发童颜文怀沙的长寿秘诀”,各种友人的怀念中也有不少提及他爱美成狂。“文追屈贾、怀抱古今、沙尽金来,剩堂外美人、庭前香草;气正清和、云哀孤寂、林空月缺,叹骚坛绝唱、纸上残荷。”他的弟子吴广的悼词中也透露出香草美人的气息。有称他某次动手术前曾要求医院不打麻药,派两美女站在他面前即可……然后忍痛做完了手术。如此喜感的故事,是真是假?与他相知的西泠印社社员、书法家、《美术报》首席记者蔡树农先生告诉记者“网上很多东西不太靠谱”。
蔡先生说:文老先生绝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善良、率真、博学、多才。108岁仙逝,实天佑其人也!豁达,不记仇,不挑食,包容别人,自己想得开,喜欢欣赏美女,和异性朋友交往是他养生长寿的复合原因,一起起作用,毫无疑问,任何见过文老的人一定会对他的健谈睿智和饱满的精神外貌印象深刻。鹤发童颜加中气十足再加舌灿莲花是他完全不同于一般文化老人的独特地方,只要他一开口,其鲜明而内涵丰富的观点马上就能让听众入迷。
他的绝对清晰的思路和对历史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有见地的阐述都是一流的。
笑对争议
对于文怀沙的学术水平,业界一直存在争议,有称他“国学泰斗”,也有人骂“国学流氓”。记者在专访文老时曾坦率问及这一话题,文老的回答也相当坦率:我知道得太少了,是真的。这并不是谦虚。我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大师。
而蔡树农先生对此的看法是:差不多七年前有人有预谋地狠狠攻击了他一下,包括他的年龄。攻击文老的人背后有势力,是文老一辈文人之间恩恩怨怨埋下的祸根,对已将百岁的老人进行人身攻击本身就是不地道的无耻行为,在今天不宜提倡而且必须反对!
2015年,“文怀沙一百零五岁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汇集了文老创作的书法精品70余幅。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文怀沙先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楚辞泰斗。他同时认为,文怀沙的书法艺术造诣绝不逊于其对楚辞的研究。“文翁提炼甲骨、钟鼎、石鼓、楚简及篆、隶、真、行、草等书体之长,形成了自身尤为独特的艺术风范,其用笔呈现古拙厚重且又雅趣松秀的特征。”
对于文老年龄的争议,记者也曾当面问及。他先幽默表示:我们都生于19××年,我不打算跑到18××年,也不准备到21××年。之后他坦承是1910年:当年我抛弃我的家,与一位相爱的年轻女子私奔到解放区。登记夫妻关系时为了显得更般配一点,就把1910年改成了1920年,这事组织上知道,本来不成为问题。其子文斯曾解释此事:1947年至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大搞白色恐怖,家父与家母携手逃离上海。来到解放区后,家父家母以夫妻的名义登记,为了在年纪上更为般配一些,把自己的出生年份由1910年改为1920年。
端午辞别
“历史文化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作为“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文老在端午节过后与人世辞别,显得十分巧合。
谈到有文化学者对屈原提出质疑,甚至公開表示屈原“内心太脆弱、工作能力差”,认为屈原没那么伟大。文老非常生气,他说:历史文化是值得后人尊敬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来保护民族文化、民族尊严。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语不惊人死不休,说什么屈原没啥了不起。我们不喜欢狗叫,因为狗会咬人,但我们不能因此对狗叫。丑化先贤、糟蹋传统的行为是可耻的。如果他是无知,那么我们可以原谅他,毕竟他是因为无知,但是如果无知到“不要脸”的程度,那就是一种人性的堕落了。这些人我们没有必要和他辩,和他辩也是很可笑的。
他娓娓道来端午的意义:端午是太阳的节日,中国还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就是中秋。端午节是在中午过,是驱邪的节日。太阳可以驱邪嘛。其实在屈原投江前就有了这个节日,这是一种战斗的图腾,是向邪恶进军的,艾草代替的是剑。中国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黄酒。这是一个很悠远的民族的节日。屈原选择在端午节殉国,把端午节的人文精神提升了。本来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节日,表现的是对龙的图腾崇拜,是出于人们对自然的恐惧;而屈原,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意义,《离骚》是千秋绝妙词,“若无泽畔行吟苦,哪得千秋绝妙词”。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习惯,因为屈原,得到了新的意义。拿今天来说,现在讲究和谐社会,所以每个战斗都是为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