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要】处理好传声器与音源、传声器与扬声器之间的关系,可预防啸叫和降低啸叫发生的机率。选择合适的声反馈抑制设备,制定周全的反馈抑制方略,从而减少对声音的损害,提高扩声品质。
【关键词】声反馈;啸叫;反馈抑制;方法;预做反馈
1 引言
业内对扩声活动中声反馈产生的机理以及控制啸叫的基本方法论述较多,但这些论述缺少预防啸叫和抑制声反馈的系统方案,方法罗列有之,对比说明不足,在实践中指导意义不够,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也不强。这些论述多局限于正式扩声开始后,再对出现的啸叫进行处理,而彼时啸叫一旦发生,自激造成音源声音的严重失真,尖锐的啸叫已干扰了听众的审美心理体验,扩声活动既等同失败,发生了再控制实非上策。另外,此时去处理啸叫频率,无暇顾及声音质量,势必对音源的音质造成较多人为损坏,有违在合理传声增益F尽可能获得真实自然声音效果的扩声初衷。
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快速有效地抑制声反馈、如何针对不同场所和节目类型选择合理的方式控制啸叫、减少对声音的损害,梳理出一套声反馈抑制方略,提出“预做反馈”概念,是笔者阐述的重点。
2 声反馈啸叫产生的条件和预防
在扩声活动中,只有满足声反馈自激的必要条件啸叫才发生。针对必要条件进行合理处置,就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啸叫的目的。
2.1 啸叫产生的必要条件
(1)必须有声反馈环路,即传声器与扬声器要同处一个声场,传声器拾取的声波信号经扬声器还放后,又被拾音器拾取并送到扬声器再还放,形成声环路。
(2)必须是正相声反馈,即反馈到传声器的声波信号与传声器原音源输入的声波信号同相位。这里强调,同相位的只会是某些频率的声波信号,不会是全频。
(3)必须有足够的反馈激励量,即需要多次正反馈声波频率的叠加,使自激的频率振幅不断增大到临界点,才引起啸叫。
2.2 啸叫的预防
避免啸叫的最佳方法就是从预防入手,通过对声反馈产生啸叫条件的控制,有效预防啸叫的发生。
(1)切断反馈环路。在扩声现场,通过调音台对传声器通道哑音(MUTE)或者对主输出通道哑音,极端方式也可关闭功放。断开了声信号的反馈环路,啸叫自然不会发生。但在扩声过程中,关闭传声器的概率不多,只可能在演唱演奏间隙才会。对某些活动音源,如歌手或乐手,会利用表演间隙到观众区进行互动,扬声器系统处在台口两侧,是必经之地,这时传声器极可能发生啸叫。在演员移动到扬声器附近时,提前关闭该传声器,切断声反馈环路,等演员远离扬声器,开始演唱演奏前再开通传声器,可有效预防啸叫的发生。
(2)在调音台主输出与扬声器的功放之间串接一台移频器或是移相器,通过移频器对要还放的声音信号预先提升或是降低2Hz -5Hz,还放出的声音信号频率与音源声音频率有细微差异,多次反馈则差异增大。而移相器对还放的声音信号进行延迟调制,使反馈到拾音器处的声音随延迟时间变化而相位也波动。两者都造成反馈到传声器处的声波不能同相,没有了声波正相频率叠加,也就避免了自激和啸叫的发生。
(3)减少声波反馈的激励量。通过降低传声器拾取到的扬声器还放信号量,使累积叠加的声能达不到自激啸叫的临界点,也就听不到啸叫声的干扰。
减少反馈激励量的方法从以下几点入手:
(1)讓传声器尽量靠近音源,可适当降低传声器的增益;
(2)尽量选择单指向性的传声器,使其轴向正对音源;
(3)扬声器布位尽量靠表演区外沿,吊挂一定高度,使声场频响及响度具有一定的均匀性,这就可减少声场叠加波峰以及传声器拾取的反馈声能量。
(4)调整扬声器辐射区域,辐射轴向与传声器指向尽量背对,拾音范围与辐射声场尽可能不重叠,传声器与扬声器距离越远越好。
2常规声反馈抑制弊端
上述预防措施是通过控制引起声反馈啸叫的条件来降低啸叫出现的概率,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获得理想的传声增益,拥有较高的声音响度和动态,仅靠预防措施是不能完全避免啸叫的。必须使用陷波器对反馈声波频率的峰点做衰减,才能有效控制啸叫。
针对主场扩声反馈抑制,业内常规做法是在调音台主输出后串接一台模拟的图示均衡器,或者串接一台数字反馈抑制器。当主扬声器系统出现啸叫时,通过图示均衡器或是数字反馈抑制器对啸叫的频率进行衰减,达到控制啸叫的目的。这样做有以下弊端:
(1)使用图示均衡器,啸叫发生才用拉杆电位器对其频率衰减,反应再迅速也有了啸叫声的干扰;
(2)图示均衡器频点有限(多为31段),中心频率的衰减受其Q值带宽影响,会对声音造成很大的损害;
(3)使用数字反馈抑制器,虽能自动找到啸叫频率,陷波器窄带宽对其他频率影响也较小,但只有反馈声能达到啸叫临界点,该设备才进入自动抑制状态,会听到短暂的啸叫声;
(4)陷波器串接在圭输出后,针对的是所有声音,而非仅对传声器拾取的声音进行抑制,会造成整体频响恶化,声音缺乏透明感和力度。
4声反馈抑制攻略
4.1“预做反馈”概念
笔者以多年的从业经验,提出“预做反馈”概念。“预”指扩声活动正式演出前的排练期,模拟现场拾音和还放状况,以演出中传声器使用最多、布局最复杂的节目为样本,每个传声器放置的位置和音源的距离、指向,都与正式演出情形一致,调整传声器使其拾取的音源响度正常。“做反馈”指接通扩声系统,逐渐推大主输出,预先激励啸叫发生,然后用陷波器对啸叫频率进行抑制。这种模拟演出状况预先激励啸叫并抑制的方法,笔者称为“预做反馈”,此法能确保扩声活动正式开始后没有啸叫发生,使抑制带来的音质损害降到最小。
下面以乐队扩声为例,用图示均衡器和数字反馈抑制器,针对舞台返送和主场扩声,分别用“预做反馈”来控制啸叫的发生。
4.2 舞台监听啸叫解决方案
舞台监听对演奏演唱者的节奏、音准、情感表现力都有很大影响,许多表演者总希望自己的声部更突出,监听音量更大一些。把调音台主输出同样的信号送给舞台监听,无法满足乐手的听音习惯,高声压级也会带来舞台监听扬声器啸叫,必须另辟蹊径。
为表述简洁,笔者仅把舞台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左台口后区(a区),左台口前区(b区),右台口前区(c区),右台口后区(d区)。4只监听扬声器按abcd区弧形排布,各区里的传声器负责拾取布置在该区的各音源(见图1)。
4.2.1均衡器连接
用两台31段双通道的图示均衡器,一台均衡器两输入端连接到调音台的AUX1和AUX3总量发送端口,另一台的两输入端连接ALX2和AUX4总量发送端口,均衡器四个输出按1234对应连接到abcd返听扬声器的功放上,这样做,就能按习惯把奇数的AUX1、AUX3信号发送到第一台均衡器,由其控制和处理送到舞台左侧a和b监听扬声器的信号。偶数的AUX2、AUX4信号送到第二台均衡器,由其控制和处理送到舞台右侧c和d监听扬声器的信号。两台均衡器分别负责左侧和右侧的扬声器,调试时方便操控。
4.2.2 信号分配
a区和c区所有传声器拾取的信号在通道上都用AUX1和AUX3提取分量,经过均衡器分别送给a和c返听扬声器,a区各传声器通道取出的ALX1信号分量》AUX3信号分量,而c区的各传声器通道取出的ALX3信号分量》AL-X1信号分量。如此,a扬声器里有a、c两区传声器拾取的声音,保证了a区表演者通过返送听到自己的声音最大,同时c区各传声器拾取的音源信号经AUX1也少量送给了a扬声器,而临近的b区和(区音源,听其自然扩散到a区的声音。c扬声器里则有c、a两区的音源声音,且c区表演者听到总是自己的声音最大。b和d区监听方式同理类推。
4.2.3均衡器“预做反馈”
经过上述准备,各传声器位置、增益、AL-X分量均设置到位,此时关闭AL X1234送出总量,均衡器所有拉杆电位器均处于“0位”,先逐渐增加AUX1发送总量,当a扬声器有轻微啸叫发生时,逐一拉下和恢复均衡器通道1上的拉杆电位器,来查找引起啸叫的频率点。当衰减某频率点啸声亦消失,则预处理了一个啸叫。再慢慢增大AUX1总量,有新的啸叫出现时,通过上法找到对应啸叫频率并抑制掉。循环操作,处理新的啸叫频率,直到a区返送监听达到合适的H向度为止。bcd区监听“预做反馈”依法炮制。注意,abcd四区分别处理,简单有效,做完后同时打开4个扬声器,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啸叫,要整体再处理一次。
4.3主场扩声啸叫解决方案
扩声活动服务的对象是主场的观众,若选用图示均衡器对主场扬声器做声反馈抑制,由于图示均衡器的频点是固定和有限的,且受Q值带宽影响,对声音损坏较大。这里使用数字反馈抑制器,是窄带陷波器,自动搜寻啸叫频率,可快速精准锁定,对声音的损害也降到最低。
4.3.1连接与信号分配
将反馈抑制器的两输入端连接到调音台的编组输出1、2上,所有传声器拾取的信号仅分配给编组输出1、2。反馈抑制器的两个输出连接到调音台的一组立体声输入通道上,而立体声通道的信号分配给主输出。
4.3.2反馈抑制器设置
反馈抑制器是由多个陷波器构成,就像1/3倍频均衡器,可看作由31个固定频率的陷波器构成一样。数字反馈抑制器品牌很多,多为双通道,各有20个陷波器,而每个陷波器的频率和Q值带宽是可变的,反馈抑制器的细节调整,要参考产品说明书,但主要功能设置大同小异。
(1)抑制模式:反馈抑制器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一般选择自动模式,设备工作后会自动扫描搜寻达到临界点的反馈,然后陷波器会对啸叫点做陷波锁定。手动模式的调整与图示均衡器一样,更适用于固定场所。
(2)抑制类型:分语言类(Speech)、音乐类(Music)、语言与音乐类(S&M;)。针对不同类型,选择反馈抑制器的陷波深度和Q值带宽。语言扩声时,对其音质不做过多考虑,陷波较深,带宽更宽,保证语言足够的清晰度与可懂度更重要。而音乐类节目,为避免抑制带来过多音质損害,陷波深度和带宽都要更小,当然,啸叫风险也会大些。设置为S&M;类时,抑制量介于两者之间。
(3)固定与动态陷波器数量配置:反馈抑制器每通道的20个陷波器可分置为固定与动态两种。固定陷波器是指一旦锁定啸叫频率,陷波器频率就不能改变,动态陷波器是指超过固定陷波器数量的啸叫频率出现时,由动态陷波器锁定抑制,若有多于20个的啸叫频率出现,动态陷波器会自动放弃之前锁定,进入新的频率抑制。
笔者推荐动态陷波器按1:5设定,即动态的4个、固定的16个。这样设置的理由是,演出前预先锁定16个频率,绝大多数啸叫都会被提前抑制。仅留4个动态陷波器,用于处理因音源移动或传声器位置变动产生的新啸叫。若仅设几个固定陷波器来处理预啸叫,演出中达到啸叫临界点的频率超过固定陷波器数,将触发动态陷波器启动,此时抑制会伴有隐约短暂的啸声,影响观众听觉体验。
(4)“冻结”与“重置”:排练时“预做反馈”完成后,可用“冻结”键(Freeze)保存陷波器设置和处理状况,以备正式演出或重复演出扩声时调用,也可用“重置”(Reset)键清除陷波器锁定,再进入新的状态。
4.3.3反馈抑制器“预做反馈”
上述工作完成后,将所有传声器通道和主输出的推子置于正常扩声电平位置。将编组输出1、2的推子慢慢推起,于是传声器拾取的信号经过反馈抑制器后被送到主场扬声器。当扬声器系统有啸叫出现时,保持推子位置不动,反馈抑制器会自动锁定到达临界点的反馈频率,并抑制掉啸叫。这时再慢慢推编组输出1、2,又有新的啸叫发生时,反馈抑制器会锁定新的频点陷波抑制。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编组输出的电平位置到达扩声正常音量位置。若固定陷波器还有剩余没锁满,也可以再推起编组输出3 dB,让陷波器有新频率锁定,然后把编组推子退回原位,让扩声系统有3 dB增益裕量,主场扩声“预做反馈”完成。
5总结
只要接通扩声系统,声反馈即存在,对达到自激临界点的频率进行啸叫抑制,就会造成声音的损害。要获得较高的传声增益和良好的声音品质,应“预防为主,抑制为辅”。
首先,处理好传声器与音源的关系;传声器与扬声器的关系。即通过调整传声器的增益、指向性、与音源的距离,调整扬声器的位置、辐射角,可以减少声反馈激励量,预防啸叫发生。
其次,针对节目类型,选择抑制器材。语言节目,选用移频器或者移相器来抑制啸叫。优点是简单方便,打开器材功能开关就可,抑制效果明显;缺点是使用移频器哪怕扩声现场无啸叫点,也在不停地“移动频率”制造新的失真声音信号,还会出现轻微的“喔、喔”振荡回声,不适合对声音品质要求很高的扩声活动。音乐类节目,选用数字反馈抑制器。优点是自动锁定啸叫频率,陷波带宽窄,对声音损害小;缺点是若操控设置不当,过度追求扩声增益裕量,导致锁频点过多、抑制过深,也会造成声音缺乏力度和丰满度。
最后,“预做反馈”关键在于模拟现场拾音和还放的状况,若模拟的情形与正式演出不一致,声波反馈的特征也会不同,就成了“假预做”。经过“预做反馈”,提前把舞台监听和主场扩声的自激频率抑制到啸叫临界点以下,就能保证演出开始后既无啸叫发生,又可避免过多损害声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