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健
绿色、无公害大豆生产需要准守如下质量标准和规定,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 3095、GB 5084、GB 15618和NY/T 391要求。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要进行精选,去除病粒、杂粒和虫食粒,要求种子纯度和净度均达到98%以上,发芽率达到85%以上。含水量不要高于13%。
没有包衣处理的种子可选用硫酸锌、钼酸铵和硼砂等拌种,一般每公斤种子用1克硫酸锌兑水1公斤,用1~2克钼酸铵兑水50~100克,用0.5克硼砂兑水1公斤,洒在大豆种子上,边洒边拌,混拌均匀。播种前一天晚上或当天进行大豆根瘤菌接种,每公顷用菌剂3.75公斤,适量加水搅拌成糊状,均匀拌在种子上,切忌拌后不能混用杀菌剂,不要在强光下暴晒,否则会使根瘤菌失效,拌种后24小时内播种。
科学轮作是大豆高产、稳产的前提,不宜重茬和迎茬,前茬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实行秋翻、秋起垄或秋深松、秋起垄,达到耕层土壤疏松细碎,垄型顺直,达到适宜播种状态,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地块可进行原垄播种。
结合整地每公顷一次施入施有机肥15~20吨,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卡数据确定肥料施用量,合理减量用肥,限量最高值;所用肥料要符合NY/T394肥料使用准则,提倡实施分层深施肥技术,种肥深施于种下4~7厘米的地方,或底肥深施在种下10~15厘米的地方,切忌种肥同位,避免烧种烧根;可参考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75公斤左右,硫酸钾40~50公斤,在苗期,发现有长势差的地块,可每公顷追施尿素45~60公斤。
当5厘米土壤耕层处温度稳定通过8℃时为播种适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和安全出苗的前提下,可适当早播。搞好整地和垄底深松,进行秋深松起垅地块,提倡实施垄上双条精量播种和垄三栽培技术。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水肥条件和所种植大豆的品种特性确定栽培密度,一般每公顷保苗35~38万株。播种质量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播深3~5厘米,覆土一致,播后做到及时镇压;播种要均匀,20厘米距离内无豆籽可视为断条播种;总播种量误差不要超过2%,单口排量误差不超过3%;行距开沟器间误差小于1厘米,往复综合垄误差小于5厘米。
在播后铲前,进行垄沟深松或趟一犁,起到提温、提墒散寒的作用,总共进行三次铲趟,人工拿大草一次。第一次趟深达到15厘米左右,第二次铲蹚时间不要晚于分枝期,趟深10~12厘米,第三次铲蹚在封垄前进行,培土高度要达到第一复叶节。
6.2.1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在选用除草剂的时候,要严格遵守NY/T 393农药使用准则,使用低毒、安全、无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品种。一般播后苗前除草,每公顷可选用90%乙草胺乳油1.7升+48%异恶草松乳油0.9升~1.0升,兑水225升~300升喷雾,或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升~3.0升+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0.12升~0.18升兑水225升~300升喷雾;苗后除草,在大豆2片复叶期,阔叶杂草2~4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时施药,每公顷用15%高效氟吡禾草灵乳油0.75升+48%灭草松水剂2.0升+48%异恶草松乳油0.6升~0.75升兑水225升~300升喷雾。
6.2.2 病虫防控
灰斑病防治,在7月下旬阴雨季节,发现田间大豆小叶片有30%以上出现病班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防治,可在播种前用50%福美霜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或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次。孢囊线虫病防治,该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播种前用大豆根保菌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2%。大豆食心虫防治,在8月上旬,用30厘米长的秸秆在80%敌敌畏乳油中浸泡制成毒棒,每公顷插450~750个。大豆蚜虫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防治。
当田间落叶达80%以上,茎叶及豆荚变黄,大豆粒归圆时收获,适时收获避免炸荚,割后晒5~7天,脱粒后贮藏或上市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