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东岭
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方法。
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及市场需求,必须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抗病、质佳的2代以内的标准脱毒种薯。
2.1 困种催芽:种薯于播种前15-20天出窖,置于温度13-15℃的黑暗处,平铺2-3层;2-3天翻动一次,促使解除休眠,催紫芽;当芽长至0.5-1厘米左右时,即可切块,准备播种。
2.2 种薯切块:切刀用70%的酒精或5%的来苏儿水消毒,选用健康种薯竖切,每块栽子确保1-2个健壮芽眼。机械播种,每块重40-50克为宜;人工播种,每块重35-40克为宜。
2.3 拌种:每100公斤种薯用百菌清0.1公斤和滑石粉1公斤及微量元素拌种后,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
2.4 用种量:一般每亩用种120-150公斤。
3.1 选地:马铃薯喜砂壤或壤土,因此,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团粒结构好、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砂质或有机质含量较高、偏酸性的地块。
3.2 整地
马铃薯是地下结块茎的作物,为使植株生长茁壮,多结薯,结大薯,必须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相协调,所以在整地时最好实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垄施肥连续作业,深松35-40厘米。
3.3 选茬:种植马铃薯,前茬以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避免选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前茬。马铃薯对部分除草剂比较敏感,因此,在选择前茬时应避免用过普施特、豆黄隆、玉农乐等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部分除草剂对种植马铃薯的安全期见下表。
4.1 播种时间:当10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地通过7-10℃时,即进入适宜播种期。
4.2 播种方法:人工播种,采用大垄距机械开沟施肥、点种,沟深10-15厘米,薯块保持在地平面或稍下方,做到种、肥分开;种肥位置保持在种薯稍下方2-5厘米,覆土厚度10厘米左右,播后及时镇压。机械播种,主要适宜大面积种植,方法是机械施肥播种一次成垄。
4.3 播种密度:垄距80-90厘米,株距 18-23厘米,亩保苗 4500-4800株。
5.1 种肥:种肥可亩施尿素6-8公斤,二铵 12-15公斤,硫酸钾 15-20公斤,或用等同氮、磷、钾含量的专用肥或复合肥;如在生育期间进行追肥,在播种时可亩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20公斤,保证幼苗本身一生生长发育需要。
5.2 增施有机肥:公顷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15吨以上做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5.3 追肥:当块茎直径膨大至2-3厘米时进行追肥,在6月20日左右雨季到来之前,将三种肥料混匀,施于垄体两侧,施肥后及时趟地,将肥料覆盖上,防止流失。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6.1 水分管理: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出苗。当块茎长至2-3厘米时,视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
6.2 铲趟中耕:出苗前耢一遍,可以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趟一遍,再趟一犁(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铲二遍趟三遍,多培土,做到垄沟窄、垄顶宽,提墒松土,实现多层结薯,利于块茎膨大。
6.3 植株调控:若要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获得高产,首先要采取氮、磷、钾按比例施肥;其次要轻底肥,重追肥,确保植株不同生育期的需要。水分供给采取促、控相结合的原则,结薯前期要促进秧苗生长,结薯中后期主要促进块茎生长。
7.1 切种薯块的工具必须用75%酒精或200倍漂白粉、0.1%-0.2%高锰酸钾溶液浸10分钟。
7.2 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加72%农用链霉素20-30克,与10-15克滑石粉充分搅拌,均匀拌在100公斤略干的种薯块上,不仅可防治晚疫病,还可兼治茎基腐病、早疫病、立枯丝核菌病、黑胫病、软腐病和环腐病。
7.3 可用72.2%普力克 (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克露、奔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种薯10-15分钟后晾干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