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2018-07-24 10:44陈亮
科技资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治水利工程

陈亮

摘 要:在水利工程中,导致施工质量不高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砼裂缝,产生砼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当出现砼裂缝后,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会降低,水利工成在使用中,会产生一些安全问题,导致人员的安全隐患,也导致工程的使用效果不好,因此应该引起施工方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砼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防治。

关键词:水利工程 砼裂缝 原因 防治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b)-0080-02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环节中,砼裂缝经常发生,所以在施工的环节中,要对砼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防止由于砼裂缝导致内部的钢筋材料产生腐蚀,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的下降,提升结构的使用年限,提升结构使用中的安全性。在水利工程施工的环节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工程的可靠性。本文结合砼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1 水利施工中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塑性收缩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环节中,在加固中,常常会出现蒸发和散热的情况,就会导致混凝土体积出现收缩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施工中。如果混凝土产生了严重的收缩情况,就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的限制,在自然条件下,如果形成了严重的收缩力,就会导致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的降低,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就会产生裂缝。在混凝土建筑物的故障中,裂缝是最常见的。當裂缝产生后,混凝土就会产生不连续的情况,出现物理性的病害,导致混凝土耐久性的下降。当裂缝产生后,很多地方的工程就会出现老化的情况。裂缝产生后会导致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下降,导致有害物质直接进入到混凝土的内部,钢筋在遇到外界潮湿环境后会导致腐蚀,甚至会出现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1.2 温差裂缝

在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异过大,就会导致混凝土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直接导致裂缝的产生。温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泥水化热导致,在温度正负交替的环节中,混凝土微孔中的水在遇冷后会产生冻胀,直接就会产生压力,如果水的温度过低,就会导致水在迁移的环节中产生渗透压力,如果渗透压力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这时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一般是在施工的初期,会产生很大的水化热,当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很大的裂缝。当混凝土拆模前后,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时会产生裂缝。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达到了极限,但是热量散发的速度非常缓慢,会产生温差裂缝。

1.3 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的产生一般是面积比较大的龟裂,如果混凝土的质量非常差,就会导致这类问题的产生。

2 砼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砼的质量控制

2.1.1 水泥的采购

水泥的质量对水泥的凝胶成分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水泥的结构比较松散,而且水泥的分子结构不进奏,导致水泥的凝胶孔非常大,水泥的尺寸孔隙非常大,对水泥的干缩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水泥的干缩性受到水泥中各个元素的影响。

2.1.2 骨料的选择

砂石和水泥浆长时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他们在水泥中主要起到基础作用,增加水泥的强度。所以,砂石和水泥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水化热,防止水泥在外界环境下发生收缩的情况,有效的抑制裂缝的产生。

骨料在水泥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在水泥中应该选择合适的骨料,完善骨料的颗粒级配,防止水泥间产生较大的孔隙率。砂石的表面应该合理的控制,确保砂石的干燥,确保砂石和水泥浆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防止水泥浆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使水泥的耐久性得到提升。石子的粒径如果比较大,水泥的用量会减少,这时水泥的水化热也会降低,水泥的干缩性也比较小。但是如果石子的粒径过大,在水泥搅拌的环节中,如果还进行其他的操作,就会导致其他的操作出现问题,水泥容易产生严重的离析问题。因此,在施工中,应该选择合适的级配,其一可以选择5~16mm的碎石,其二可以选择10~25mm的石子。

如果砂石的粒径过大,就会导致水泥在搅拌的环节中出现泌水的情况。如果砂石的粒径过小,就会导致水泥的粘聚性非常大,但是水泥在振捣中比较好,但是水泥非常容易产生干缩,在水泥的表面会产生很大的裂缝。在施工中,砂石的粒径一般为2.0~2.9mm。

2.1.3 外加剂的选择

在水泥的配置中,合理的采用减水剂,可以减少水的用量,缓解水化热产生的速度,从而使水泥的温度应力得到很好的改善,水泥的密实度可以提升,防止裂缝的产生。

2.2 完善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在对原材料进行搅拌的环节中,尽量的少使用水泥,完善一级粉煤灰的使用,严格的控制水胶比,骨料选择粗骨料,使用二级级配方式。在水泥中添加适当的粉煤灰,可以使水泥的和易性发生变化,防止水泥发生收缩,防止外界物质对水泥的侵蚀。如果水泥已经发生了裂缝,可以添加一些斜筋的方式,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这样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水泥搅拌中,要提升其强度。在进行工程结构设计中,应该完善结构的约束度。在混凝土中钢筋层的保护药减小数值,从而完善保护层的厚度。

2.3 完善混凝土养护的措施

在混凝土拆模后,要进行保湿养护。在浇筑的环节中,要注意保养,防止发生裂缝,确保混凝土后期成分的稳定,降低其压力。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环节中,应该防止钢筋发生氧化反应。要完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防止空气进入到混凝土中,在混凝土的表面可以添加水泥砂浆,防止腐蚀的产生。碱骨料在产生化学反应后,对水泥的耐久性会产生影响,为了防止碱骨料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应该选择合适的骨料,使混凝土的密实度得到提升。

2.4 防止混凝土基础不均匀

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沉降不均匀的情况,应该减轻结构的重量,对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如果仅仅采用减轻结构的重量来防止沉降,那么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就会不足。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应该对松软的土地结构进行改善,提升其抗压能力,完善地基的夯实操作,提升模板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地基可以均匀受力。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中,要防止其被水浸泡。模板在拆除的环节中,要控制好先后顺序。

2.5 施工管理措施

在施工管理中,要提升技术含量,完善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在施工的整个流程中都有涉及,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节中,使用的技术比较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完善技术管理非常关键,施工单位要完善技术交底责任制度,完善施工质量的检查。施工中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各项操作,完善质量检测技术,材料在检测后才能进场。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不能时候检查,应该进行事前的预防。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该注重系统化的管理,从而进行综合治理。

3 结语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多,如荷载引起的应力裂缝等,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应该完善配合比的设计,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要完善施工的管理,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处于均匀的状态下,在施工完成后,工程使用期间,要完善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有效地预防其裂缝产生,施工环节中,要完善混凝土的配置,使各个成分的比例趋于合理的状态,完善温度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叶熳.围堰技术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展望,2017,27(27):25.

[2] 陈宇航.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析[J]. 江西建材,2014(13):116.

[3] 王小平.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探析[J]. 江西建材,2013(6):169-170.

猜你喜欢
防治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