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概括”并针对引导、训练,练就学生“慧眼”“慧心”“慧手”,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心理学家林崇德说:“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因此,概括的教学不能简单化,概括的指导必须加以重视,做好针对训练,教方法、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中,概括体现的是学生阐释文本信息的“解码”能力。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进行培养和提升?关键在于明确“概括”的科学理念和操作要领。
一、 练慧眼:摘要词句
概括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其本意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阅读教学中,概括是对文本信息的提炼。完全可借鉴文本现成的词句,既省力又准确。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借用核心词句,取来概括文篇。它或者是题目,如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题目本身就是论点;或者是过渡句,如《秦兵马俑》第三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或者是首尾段,如《珍珠鸟》最末自然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或者在一咏三叹里,或者在对话核心中。
概括训练起始,碰到这样的文本,不可放过,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找,然后一起评议,总结方法。最好从基础的语段概括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意义段、篇章、单元、一本书。
教学《索溪峪的“野”》,点文眼、把文脉。由于第一自然段就是全文中心,然后每段都采用“概具式”,段首亦概述句,所以学生梳理文本比较容易: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教学《詹天佑》,聚焦第四、五、六自然段,梳理主要事件,根据“概具式”段落特点,也非常容易利用现成的词句来进行概括: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走进文本世界,若慧眼识“珠”,概括不在话下。
二、 练慧心:自铸新句
一旦找不到现成词句,面对文本“隐性中心”,只得用自己的语言。这种训练也应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叶圣陶在《揣摩》中早就指出:“理解一篇作品,当然着重在它的主要意思。但是主要意思是靠全篇的各个部分烘托出来的,所以各个部分都不能轻易放过。”因此,在教学中,可先利用浅显的叙事类文章进行局部概括练习,并在限字概括中学习如何提炼语言。
教学《普罗米修斯》,主题情节就可两字概括“受罚”。或者六字概括受罚部分:“锁悬崖,啄肝脏”。具体到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可分别一字概括“锁”和“啄”。若是第六自然段四字概括出现“死死地锁”“锁在悬崖”“死锁悬崖”三个答案,显然,最后一个包含了前两个的意思,概括得更加精彩。
教学《少年闰土》,闰土介绍了哪四件事?可分别二至四字依次概括。四字概括信息量更充实: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看鱼。可是,对比发现,第四件事的概括与前三个在词语结构上是不同的,没有保留前三个既有的语言结构,引导更改为句式为“地方+行为”的“沙地看魚”更好。
在类似的梳理情节中限定字数加以概括,再适时评价,对比效果,学生就能慢慢习得方法。然后根据叙事类文章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实施全篇概括。最后,跨越内容的归纳概括,上升为直抵主旨的取精概括。
三、 练慧手:画思维图
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单篇,甚至群文、整本书。如何训练概括呢?可利用思维导图作概括梳理支架,“抽筋拔骨”,删繁就简。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抓好文路,曲径通幽。
有的适宜作路线图。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在文中圈出有关词语,和同桌合作完成一份游程图: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空隙→内洞→返回。线路图删繁就简、一目了然。再如《颐和园》也是游记文,作如此概括练习,便于厘清文路、理解文本。梳理线路图后,可直观发现写作重点,进而概括文旨。
有的适宜作心电图。《刷子里》情节一波三折,导致曹小三内心起伏跌宕。惊讶时在高点,失望时在低谷。抓住描述内心的词语,绘制人物心电图,文章脉络在此过程中得以概括化、明晰化。内容的概括、主旨的提取,伸手可触。
有的适宜作结构图。梳理《鲸》:体大——进化——种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繁衍)。这样的文章结构的发现,不光是练习概括,可转而指导学生写作构思。
当然,思维导图的样式繁多,如树形图、圆环图等。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创新运用。无论什么形状,对文本精华的撷取始终没有变。循着文路追寻主旨,化散乱为有序,体现的就是思维导图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代海禄,重庆市,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