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惟杰
从小到大,表哥都是爱好学习的人。家里面有整整一面墙壁,被用来承载他光荣的学习史。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表哥高中毕业。
第一年高考,他恰逢重感冒,发挥失常,刚过一本线。这对于一直把985高校作为基本起点的表哥来说,自然无法接受,他连志愿都没填便扎进了复读的队伍。
那一年,他的体重由190斤降到140斤,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不说清华北大,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他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造化弄人,成绩出来了,分数离重本线还差了几分。
暑假过后,表哥便拖着箱子去了位于湖南吉首的一所大学。
大学期间,尽管仍可以经常听见他获得各类奖学金的消息,但长辈们终究不再将他当作“别人家的孩子”。
大四那年,他参加考研,把目标定在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年败北,但得益于成绩优秀,有银行向他伸出橄榄枝,他的父母自然非常高兴。可无论他们怎么劝说,一向乖巧听话的表哥都坚决地拒绝了银行。
親戚们也加入劝说的阵营。表哥干脆一个人提着箱子回了吉首,在学校旁租了一间屋,专心考研。
那年11月,我和同学去凤凰旅游,途经吉首。在车站旁边的一家火锅店里,表哥招待了我们。我询问他的近况,他用一句“还好”便回答了我所有的问题。
其实,我知道他过得并不好,他的眼神略显疲惫,而且相比以前又瘦了。现在的样子任谁都不会想到,他曾经是一个190斤的大胖子。
我小心地问:“万一又没有考上,你准备怎么办?”
他顿了顿,说:“我知道你们认为我偏执,但其实我只是在我还奋斗得起的年纪里,绝不容许自己妥协与放弃。”
上车后,我望着他瘦弱的身子套在红黑相间的羽绒服里,形单影只地踏上回去的路,最后慢慢地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有些感动与难过。
或许老天和他开玩笑上了瘾,表哥第二次考研又败北。他没有再说坚持,而是默默地在长沙找了一份工作,和其他上班族相似,每月拿几千元工资,朝九晚五。但是,在这座号称“娱乐之都”的城市里,他不向往其他人所热衷的夜生活,而是选择关在房间里埋头耕耘自己的梦想。
幸运之神终于在他第三次考研后降临,他收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祝贺他,说:“恭喜你再次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表哥笑了笑,一脸神秘地打趣道:“这才行到中途而已。”
果然,几年后,他又收到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
我突然忆起那年在吉首,他的眼神写满疲惫,裹在红黑相间的羽绒服中,在寒风中向我挥手告别的情景。
如果不是那个记忆犹新的场景,我差点儿忘记他曾将自己置身在举目无亲的湘西边陲小城里,忍受着孤独,一个人撑起整个世界的往事。
在别人登上巅峰时,我们习惯于惊羡他绽放出的万丈光芒,却不能尝试将目光移到他的身后,探寻他来时的方向,那里才真正隐藏着助他翱翔的秘籍与宝藏。
谁的成功不是栉风沐雨?谁的人生不是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