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荣
(江西服装学院 学工部, 南昌 330201)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机制,使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要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要争创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等长效机制。高校的立身之本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是高校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和根本,也是高校扎根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更加自觉地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努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2]。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是在这种思想引领下,经过多年总结和凝练产生的。“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把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服务和文体工作融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之中,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教育、管理、文化和服务四项工作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共同着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经常性教育、经常性管理、经常性文体和经常性服务四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 “政治合格、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四项工作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见图1)。“四项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共同着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能及时反馈到思想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中,督促四项经常性管理工作改革创新(见图2)。
图1 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流程图
图2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图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坚持常年开展学雷锋、祭奠先烈、升国旗仪式、走进敬老院献爱心、为贫困山区孩子捐献衣物、义务献血等活动,宣传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开展学生诚信、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汲取营养,担当使命,积极作为。三是开展养成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小处着手,明礼诚信、知行统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四是常抓安全法纪教育。坚持安全法纪教育常态化,针对大学生易发、常发、多发问题,组织警示教育材料,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学生安全法纪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五是强化主题教育功能,以精准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需要为选题内容,在着重提高主题班会质量上下功夫。六是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几乎是无人、无日、无处不网。当今信息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要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当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把网上舆论引导和线下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即要对面交流,又要隔空喊话。及时占据大学生思政教育新阵地,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思政育人的主导权,是我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抓好学风建设,着眼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的相互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抓学风,开展“特色班级”的创建活动、开展二级学院“一院一品”学生教育工作评比活动、开展“优良学风班级”创建活动,持续抓好日常的教学管理秩序,营造班风浓厚、校风优良的校园学习氛围。二是强化日常生活安全管理,坚持将学工人员办公室(工作室)设在学生公寓楼内,辅导员、班主任住在学生公寓。落实辅导员、宿管员和楼栋学生干部为管理主体的“三位一体”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打造和谐平安楼栋,强化管理实效性。强化学生外出时的安全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放寒暑假和小长假时逐个了解学生去向,保持联系跟进学生安全到达目标地。炎热季节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保卫人员对校内和校园周边河渠塘等水域进行巡查,防止学生私自游泳戏水。强化个别学生“三包一”(包思想教育转化、包帮带学习、包安全管控) 措施,防止发生不安全问题。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妥善处理突发问题等等[4]。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一是认真组织资助工作,全程透明公开公正,设立底线、红线、高压线,把好事办好。进一步健全机制,增强资助育人功能,把资助工作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三是做好常规管理服务工作。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及时为学生办理校园一卡通,铁路购票优惠卡等,及时解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四是做好学生信访来访接待受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接待日制、首接负责制、专门办结制等,倾听生意,解除生忧,为学生创造文明、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环境。
增强校园文化工作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一是结合传统节庆日、活动日、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二是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抓好校艺术团建设,努力创作排练精品节目,不断提高红歌会、女生节、社团文化节和节日联欢会文化活动质量,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用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影响人、熏陶人。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5]。推进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每月举办一项主题赛事活动,做到周周有预赛,月月有决赛,每学期有运动会,增强体质、丰富生活、凝聚团队、促进和谐。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五个明显特征。一是政治属性突出。“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及各学院具体实施。确保了它的工作方向和内容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影响。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群众属性明显。“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更多是由广大学生工作者落实、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的。这不仅仅是学工人员的工作,更是涉及到全体学生的切身利益,全体学生也是“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三是广泛性明显。“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教育工作融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全方位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6]。四是一体性突出。“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四项内容,相互促进、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共同着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五是实效性突出。“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既考虑到学生的当前利益,又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把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工作融入进来,加强了事务性工作的管理。如评奖评优、处分、资助、学生关系等,这些工作受到学生高度关注,与学生靠得最近,贴得较紧,有着很强的实效性。
3.2.1 政治上的引导功能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是“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奋斗目标[7]。
3.2.2 思政课的补充功能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补充。“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小型、分散、个别等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课堂教学的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
3.2.3 安全稳定的促进功能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学校的安全稳定,只有创建一个文明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才能有效服务学生。“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和落脚点都涉及到安全稳定工作,有力促进了平安校园的构建[8]。
3.2.4 思想意识上激励功能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表明,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解决得越及时、彻底,就越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全体党务人员、学工人员和思政教师的重大课题。“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要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要结合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直面新挑战、适应新发展。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但是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新时期,学生的问题更为复杂。“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做深做细,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经常性教育工作、经常性管理工作、经常性服务工作、经常性文体工作是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四项内容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不可偏废,要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提升效果。
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是我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是创新学生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实践,是从实践中总结凝练提出的理论。“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我校立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点,对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进行探索,构建一体化育人模式。致力于形成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四项经常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独将某一部分割裂开来。四项内容相互促进、互为补充,要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的有效作用。高校要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