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航,任普圣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有着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近年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逐渐广泛。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虽可达到手术要求,但不良反应较多,引起机体应激较明显,不利于术后及早恢复[1]。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靶控输注(TCI)能够减轻麻醉对患者的不良影响[2]。TCI是近年出现在临床的一种新型麻醉给药方式,可精确调控麻醉药物剂量,以达到预期靶药浓度,从而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麻醉意外,近年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麻醉中[3]。本研究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TCI诱导麻醉,旨在观察此种麻醉方式对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后疼痛的作用。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笔者收治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年龄18~70岁;(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为Ⅰ或Ⅱ级;(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要器官(心、肝、肾等)有异常;(2)有麻醉药物过敏史;(3)有胸部手术史。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280例,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观察组中,男 98 例,女 42 例;平均年龄(57.84±13.58)岁;ASA分级:Ⅰ级89例,Ⅱ级51例。对照组中,男93例,女 47 例;平均年龄(58.13±12.97)岁;ASA 分级:Ⅰ级84例,Ⅱ级56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氢溴酸东莨胆碱注射液0.3 mg,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林格液,采用Philips MP50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予以面罩吸氧(时间>5 min),予以0.03 mg/kg咪达唑仑静注,然后开始实施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注册证号H20100646,意大利AstraZeneca UK limited)静注,剂量为 1.5~2.0 mg/kg。观察组给予盐酸瑞芬太尼(国药准字20123421,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泵注量为0.5 μg/(kg·min),血浆靶浓度为 1.0 mg/ml;随后以剂量为0.1~0.3 mg/kg依托咪酯(注册证号H20090131,德国B.Braun Melsungen AG)TCI。两组实际操作中,均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待患者睫毛刺激反应消失后,输注维库溴铵0.15~0.2 mg/kg。术中均持续泵入舒芬太尼及维库溴铵以维持麻醉,剂量分别为 4 μg/kg、0.15 mg/(kg·h)。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2)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以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试剂盒购自上海瑞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于术后多个时间点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4)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复苏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复苏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各项复苏指标比较(min)
2.2 两组术前术后血清E、Cor、AngⅡ水平比较两组术前血清E、Cor、Ang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24 h,观察组血清 E、Cor、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表2)。
2两组术前术后血清E、Cor、AngⅡ水平比较(n=140)
2.3 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术后2~48 h,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表 3)。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肌肉颤动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恶心等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有研究显示,依托咪酯TCI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良好[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更快,拔管更早,与上述研究类似。表明相比于丙泊酚诱导麻醉,复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术后复苏。
表3 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依托咪酯属于非巴比妥类的静脉麻醉药,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尤其适用于心胸外科及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6]。临床研究药理研究显示,该药较丙泊酚有着起效迅速、作用短暂、药效平稳等优点。此外,因半衰期较短,依托咪酯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具有良好催眠效果,而停药后可快速苏醒,且并发症较少,尤为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但其单用无镇痛效应。瑞芬太尼亦为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静注后,可迅速起到麻醉作用,同时麻醉作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消失,从而确保患者术后及早苏醒[8]。然而,单用瑞芬太尼易对机体多个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常需联用其他药物。临床实践中,胸外科手术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采用依托咪酯TCI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发挥两种药物优势,互相弥补,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相关研究表明,依托咪酯TCI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迅速使患者意识消失,并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良好[10]。
麻醉及手术操作均可使机体出现明显应激反应,刺激信号由神经进入中枢,激活脑丘下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末梢分泌E、NE,进而使血浆Cor、AngⅡ水平增高,生理平衡受到影响,不利于术后恢复。有研究指出,依托咪酯TCI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为患者康复创造有利条件[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 h,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E、NE、Cor、AngⅡ水平均明显降低,表明复合麻醉方式能够改善患者机体应激反应。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在术后2~48 h的疼痛VAS评分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复合麻醉方式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此外,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肌肉震颤、躁动、恶心等发生率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复合麻醉诱导麻醉减轻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TCI诱导麻醉,能够减轻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