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静王 琼马 欣齐长红于静湜陈庆江王俊英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3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北京 102200)
北京市草莓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生产规模总体稳定,三级育苗体系基本形成,栽培模式多样,主栽品种突出,销售渠道广泛;但在丰富品种、规范种苗、升级产品、经营品牌等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
北京市草莓产业作为都市农业发展的一部分,不仅为市民的餐桌提供了营养丰富、新鲜味美的果品,而且弥补了北方冬季水果生产淡季对新鲜果品的需求,已成为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八节、五一节等多个节日中市民出游采摘和农事体验的理想选择,同时为农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荣军种植园和莹莹草莓园,2015~2017年平均每667 m2效益分别为5.3万元和7.0万元。笔者从种植面积、栽培模式、主栽品种、种苗繁育和产后销售等方面对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在我国三农工作新的发展形势下,对北京市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15~2017年,北京市草莓种植面积稳定在688~701 hm2,总产量1.19万~1.35万t。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昌平区,2015年达222.7 hm2,占北京市草莓种植总面积的32.4%;其次是通州区和顺义区,种植面积分别为141.3 hm2和114.5 hm2,占比分别为20.5%和16.6%。随着各区设施面积的扩大和产业发展定位的调整,相比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昌平区草莓种植面积减少了14.2%和4.1%;通州区增加了12.0%和19.0%;顺义区增加了6.7%和5.1%;房山区、密云区和延庆区草莓种植面积也增加较多,2017年较2015年分别增加20.4%、12.1%和36.6%,其他各区基本持平。
2015~2017年北京市草莓平均单产17.7~19.6 t·hm-2,各区之间差别较大。其中,昌平区单产水平最高,为25.7 t·hm-2;平谷区次之,为21.8 t·hm-2;怀柔区、通州区、顺义区和密云区单产在14.7~17.1 t·hm-2之间,房山区、大兴区、延庆区、海淀区、门头沟区和朝阳区单产在8.3~10.2 t·hm-2之间;丰台区单产水平最低,为4.8 t·hm-2。
2017年北京市草莓种苗繁育面积137.1 hm2,其中设施育苗面积75.6 hm2,占全市草莓育苗总面积的55.1%;露地育苗面积61.5 hm2,占比为44.9%。设施育苗中基质育苗面积72.8 hm2,占比为96.3%。年产优质草莓种苗逾5 700万株。
繁育品种以红颜为主,面积108.3 hm2,占全市草莓育苗总面积的78.9%;圣诞红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面积达到8.7 hm2,占比为6.3%,成为繁育面积第二大品种;此外,还有小白草莓、白雪公主、章姬、隋珠等品种。
基本形成了由科研院所、企业生产草莓脱毒原原种苗—企业繁育原种苗—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繁育生产苗的三级育苗体系。北京市具有原原种苗生产能力的科研院所和企业5家,总生产能力25万~30万株。全市146个育苗企业和农户中,小规模(0~0.7 hm2)育苗者数量最多,占比为87.0%,中等规模(0.7~3.3 hm2)和大规模(3.3 hm2以上)育苗者占比分别为6.8%、6.2%;中等规模以上育苗面积达100.7 hm2,占全市草莓育苗总面积的73.4%,小规模育苗面积36.5 hm2,占比为26.6%。
基质育苗模式多样化。按设施分,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阴棚等;按育苗架式分,有无架式(地面)、半高架式、平面高架式、人字架式等;按子苗介质分,有塑料槽、网槽、穴盘和椎管等(宗静 等,2017)。
北京市草莓栽培模式主要是日光温室促成栽培,8月底至9月初定植种苗,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草莓开始成熟上市,翌年5月底至6月初生产结束。如果以栽培介质来分,可分为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两种。2017~2018年度,草莓土壤栽培面积占全市草莓种植总面积的92.9%,基质栽培面积占比为7.1%。基质栽培有多种形式,如单层高架立体栽培模式、双层立体栽培模式、三层立体栽培模式、盆栽模式、地面基质、半基质栽培模式等。各种模式的应用情况见表1。
为充分利用棚室空间,提高土地产出,丰富采摘种类,在草莓垄中套种洋葱、鲜食玉米、温室前脚套种水果苤蓝等,形成多种高效套种模式。2017年共套种洋葱15.3 hm2、水果苤蓝80 hm2、鲜食玉米14 hm2,每667 m2增收3 000~5 000元。
2017年秋季生产中,北京市草莓主栽品种仍为红颜,种植面积占草莓种植总面积的93.4%;其次为章姬、圣诞红,分别占2.0%、1.9%;此外还有白雪公主、小白草莓、越心等国内自育品种,占2.7%。
圣诞红果面红色,果肉橙红,髓心白色,无空洞;果肉细,质地绵,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对白粉病和灰霉病的抗性均较强,中抗炭疽病(滑昕 等,2013)。
表1 北京市各种草莓栽培模式的应用情况
白雪公主和小白草莓两个品种的果面和果肉颜色均为白色,温度高、光照强的条件下果面颜色会转为粉红色;小白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8%;果实白色-粉色是这两个品种的显著特点。
越心果实为短圆锥形,果形一致,畸形果少,果面红色或橙红,口感好,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2%;果形整齐、连续结果性强是越心的显著特点。
红颜果实圆锥形,光泽度强,外形美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以上,酸甜适口,硬度中等,综合考虑果形、颜色、口感、产量等各方面指标,红颜依然是消费者普遍欢迎和认可的品种。白雪公主和小白草莓等白色品种适宜采摘或作为礼品的搭配品种,生产后期温度升高,果实成熟快,货架期缩短、品质下降,需尽早采摘。越心在北京地区应适当提前种植,并注意提温和肥水管理,如果定植过晚或肥水不足,容易导致植株小、果实小,产量低。圣诞红耐寒性强,耐弱光性较强,早熟,适合北京地区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口感香甜,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草莓生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温室电动卷帘机、温室自动控温设备、滴灌设备、植保喷药机、补光设备等机械设备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作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李彦君,2014)。但是草莓起垄和铺膜等关键环节,还需要人工操作;人工起垄,单棚(50 m×8 m)费用为500~800元。
2016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研发推广了设施草莓机械起垄技术。使用草莓专用起垄机进行东西起垄,平均每小时59.2 m;人工南北起垄,平均每人每小时11.0 m,机器起垄的效率是人工起垄的5.4倍,单棚(50 m×8 m)节省起垄成本300~600元。为适应目前南北做畦的传统方式,研发“一进两退耕作法”,实现南北方向机械起垄,1人独立操作,南北不留边,垄不需修整,10 m垄2分钟即可完成。2017年草莓机械起垄面积13.4 hm2,其中东西垄为1.4 hm2,南北垄为 12.0 hm2。
根据草莓适宜株行距(20 cm×20 cm)制作打孔地膜(孔径5 cm)。在昌平区12个农户的22个棚(50 m×8 m)中使用,较铺设普通黑色地膜减少工时33.3%~54.5%,提高工作效率0.5~1.2倍。
垄型、机型和方法的改进以及配套材料的研发,为进一步实现设施草莓机械化、轻简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草莓销售包括采摘、礼盒、超市、批发和网络销售等多种渠道,各种销售渠道的价格不同(表2)。而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各种渠道占比又各不相同(图1)。2015~2016年度调研发现,农户(无独立生产区域、无围墙或栅栏、种植面积在0.3 hm2之下)以批发为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占比50.5%;对于合作社(有合作社营业执照),采摘和批发的比例相当,占比分别为31.4%和30.0%,礼盒次之;对于园区(有独立生产区域),采摘和礼盒销售占比较大。农户与超市对接及网络销售的极少,而园区这两种销售模式所占比重高于农户与合作社,批发销售所占比重则相对偏小。
国家质检总局自2011年起对昌平草莓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自此,“昌平草莓”在昌平区兴寿镇、崔村镇、小汤山镇、百善镇、南邵镇、沙河镇等6个镇所辖行政区域内使用,规范草莓生产,保障草莓品质特色。
表2 北京市草莓5种销售渠道的比较
图1 北京市草莓销售渠道及其占比
除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外,在2015~2016年度全市草莓生产调研中发现,受访的109户中有32户拥有自己的草莓品牌(2户农户,24个园区和6家合作社)(马欣 等,2017)。具有自主品牌的园区和农户收益优势突出。北京万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自有品牌“万德庄园”,种植隋珠、红颜等品种20个棚(50 m×8 m),平均每棚产草莓1 150 kg,效益16.3万元,是北京长阳思沅采摘园(无注册品牌)的2.7倍。
昌平区自2008年开始对本区草莓产业实施补贴(于静湜,2016),最初从温室建设补贴入手。2012年之后逐渐增加到种苗补贴、微生物菌剂补贴、农药补贴、土壤化学消毒补贴、立体基质栽培补贴以及营养液补贴、草莓半基质栽培补贴、草莓后墙壁挂式管道栽培补贴和草莓生产用授粉蜜蜂等9项(图2)。2017年种苗补贴由0.15元·株-1增加到0.50元·株-1。通过草莓专项补贴的实施,昌平草莓总产量从2012年的2 223.7 t增加到2017年的6 250 t,总产值从2012年的2 229.6万元提升到2017年的3.25亿元。
2017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制定《设施蔬菜农药使用减量行动技术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对天敌、生物农药类、理化诱控产品、授粉昆虫、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150种产品实施补贴,天敌产品补贴比例为90%,生物农药、理化诱控、授粉昆虫补贴比例为50%,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补贴比例为30%。
图2 2012~2017年昌平区草莓生产补贴情况
北京市草莓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品种、种苗、产品和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自2011年至今,红颜一直是北京市草莓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草莓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种植品种相对单一。随着休闲观光产业和电商的发展,单一品种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由于草莓种苗的多年连续使用,出现了品种退化的现象,急需开展品种更新、补充与复壮工作。
随着生产者对种苗质量的重视和多种种苗繁育技术的开发利用,草莓种苗产业迅速发展,种苗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草莓种苗生产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年度间在种苗数量和质量上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影响草莓生产。外地进京种苗缺少监管,种苗病虫携带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席昕 等,2017)。同时,种苗市场上种苗质量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王琼 等,2017)。
目前,北京市草莓产品多为草莓鲜果,销售中对果品只进行简单分级或不分级,缺少明确的分级标准和分级销售意识。有的生产者面对电商平台的分级要求时会不适应或选择放弃。在2015~2016年度全市草莓生产调研中,受访的109户中只有13.8%有过简单加工的经验,缺少适宜园区应用的小型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和相应的管理办法(马欣等,2017)。而草莓餐饮、草莓故事和草莓农事体验等也需要进行开发。
在品牌建设方面,“昌平草莓”和其他自主品牌在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昌平草莓”对草莓产业的规范、引领和保护的地标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生产者对自主品牌的运营和维护,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简单设计和使用上,缺少整体包装和品牌宣传。生产者的品牌意识和运营能力都有待增强。
选育适合北京地区环境条件、在品质上与红颜相当、抗逆性强、耐贮运的草莓品种作为主要生产品种;选育在果色、花色、果形和口感上具有突出特色的优新品种作为生产品种的补充,例如白果品种,吸引市民观光、采摘;选择适合盆栽的品种,例如红花品种,发展家庭园艺。
种苗质量是草莓高产稳产的基础,良好的种苗供应不但可以促进生产,保障草莓生产的安全性,还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的生产信心。可以通过进一步集成优化草莓种苗繁育技术保证草莓质量的稳定提升;制定脱毒苗补贴制度,鼓励使用脱毒种苗;研究草莓健康种苗检测方法,通过强化草莓种苗分级标准和质量监管,建立草莓种苗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规范草莓种苗供应体系,保证草莓种苗的市场稳定。
产品升级是在保证草莓安全、优质生产的基础上,在口感方面的提升、质量的分级和产后的加工,也包括草莓相关文化的体现。可以通过温光调控、有机肥应用和微量元素调节,丰富草莓的风味和口感;通过对草莓果实的分级销售,突出精品、体现优质优价,满足不同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研发小型加工设备和配套加工工艺,通过草莓初加工,丰富休闲产品,提高草莓附加值。通过草莓科普宣传与农事体验,增加市民的融入与参与。各园区可因地制宜建立独特的主题园区。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家集采摘、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生态园,主要从事草莓种苗繁育和果品生产。其特色在于园区的整体设计突出科普和体验:鱼塘边的稻谷让城里人油然而生回归田园的感觉;各色品种和多种栽培模式使市民沉浸于都市农业的美景之中;美味的草莓和蔬菜吸引市民采摘;各种初加工产品成为客人的伴手礼;1 000 m2的综合会议服务中心,提供会议、餐饮、住宿等服务,具有民俗特点的农家小院还设有农事体验项目,并提供丰盛、可口的农家饭。
对品牌的良好运营与维护包括由产品特色和服务质量建立起来的品牌信誉,也包括对品牌形象的全面设计(金晶,2017)、大力宣传和营销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大对草莓生产者与管理者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策略的引导与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品牌宣传,是小型生产者对品牌推广的最积极有效方式。政府应加大对草莓优质品牌的扶植力度,深入挖掘草莓和草莓品牌的属性和内涵,突出品牌优势,带动草莓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