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监综合监督服务平台试运行工作会议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顶层设计,也是今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是值得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深思并给出解答的一个命题。依托信息平台,完成构建安全生产“双机制”工作,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势在必行。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是安徽省开展风险管控,建设信息化系统的规范性文件,建设风险管控系统必须研读领会文件精神。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要依据风险管控的客观规律,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运用信息化系统产品设计理念,对省安委办《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提出的风险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的工作进行程序表述。如果脱离了“六项机制”搞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就缺少了统一的规范基础,为风险管控工作的数据对接、数据采集、数据报送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风险点查找。风险点查找与辨识是实现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智慧安监信息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层普遍存在着监管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现象,系统设计要增加采集风险点类别、风险点位置、风险点初步评级等功能,依靠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当好基层查找辨识风险点的帮手。研判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时,系统要提供相应的模板供选择,最大可能的减少基层采集风险点的压力,以保证风险点查找辨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发挥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委托他们协助查找、辨识风险点;也可聘请他们为有需求的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智力支撑。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应包含行业主管部门网格员、社区网格员、第三方技术专家、企业安全管理员使用的移动终端APP,依据角色和职能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模块功能,自动定位风险点位置,确定风险点类别,初步研判风险点级别(红、橙、黄、蓝),及时上报到上级网格复核。
风险等级研判。乡镇街道安监办对企业网格员或社区网格员上报的风险点信息进行等级研判和风险预防、应急处置措施研判,并将研判结果通过系统报送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最终确定风险级别(红、橙、黄、蓝),并完善风险预防、应急处置措施,报送安委会备案,形成风险点数据库。当条件变化时,安委办可根据情况调整风险库中的风险点等级,并通过系统发布。
风险预警。充分发挥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对风险管控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安全生产大数据趋势分析研判能力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事故预测预警能力,有效提高安全监管效能。依据发生事故的关键要素(暴雪、暴雨、台风、沙尘暴、汛情、网格员巡查效果等),设定不同的加权值,制定风险预警标准,动态评估区域和行业的风险指数,对风险指数达到预警指标的区域或行业的网格员及时发送分类别的预警信息,进行防范提醒,实现风险预控。
风险防范。通过企业、乡镇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县各级网格的自查、巡查、例行检查、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动态监控风险点状态,及时更新风险点信息库。对于纳入风险管理的风险点,依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规定,信息系统制作风险防范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模板,制作各类别风险的应急处置模板,供操作人员分类选择,并可增加差异化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保存至风险点数据库,让各级安监人员能够逐点进行差异化检查管控措施,最大可能地做到消除降低隐患,实现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目标。
风险处置。建立应急处置清单,按行业和类别适配风险点处置措施,明确不同风险点异常状态的应急处置方法,强化险情初期处置能力,抢早抢小,防止事态扩大。建立完善事故初期处置、应急响应、协调救援、善后评估等处理程式。及时更新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疏散场所、重点防护目标的管理。系统建设要整合协调各级各部门救援力量,在发生事故时,有序组织救援。结合语音视频通话功能,使系统成为有协调功能的信息指挥。
风险责任。明确区域或行业的风险点分布、性质、救援禁忌,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确定风险责任单位及风险责任人,逐级压实风险管控工作责任,形成风险管控工作责任体系。信息系统建设要发挥信息系统优势,痕迹化管理风险管控全过程,厘清工作职责。
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有必要增加的相关辅助内容,比如直观的风险点信息图像展示、监管信息图形展示,以及支持推进风险管控工作开展的系统考核模块。
安全生产GIS一张图建设。依托数字电子地图,运用GIS技术,对建立的安全生产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综合评估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危险源情况、事故情况、风险控制情况等数据,动态计算出区域、行业、单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指数,以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区域的风险形势,绘制出一张集企业信息地理定位、企业安全生产综合情况总览、区域安全态势分析、行业安全风险趋势汇总、不同维度的统计专题图于一体的全县安全生产概况图。
考核模块。依托智慧安监系统实施风险管控是一种监管方式的转变,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仍属于新事物,转变习惯需一个过程。建议增加考核模块,对乡镇街道和行业部门进行登录使用考核,对风险点查找情况、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研判情况、风险点巡查情况、巡查结果办结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倒逼责任人员、责任单位熟悉系统、利用系统,以推进风险管控工作深入进行。
风险管控网格设置。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前是否进行网格划分,也是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网格划分是国家安委办和安徽省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明确要求。网格划分依托行政区划,又不等同于行政区划,是根据实际监管工作的需要,增加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独立功能区、大型综合体等易发事故网格,使监管层级尽可能缩短,工作效率更高。
在网格设置中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原则,网格责任人要实行“党政双领导负责制”,突出党政同责,有利于形成合力;二是要体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突出属地管理职责、行业监管职责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这两条原则是多年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财富,也是网格化管理中必须严格遵循的铁律,绝不可摒弃。责任体系的建立是在风险管控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突出的一个设计理念。
在企业现场考察信息化平台建设
数据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系统建设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避免各部门和系统间公共数据的重复采集,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其他相关业务数据资源的整合,消除信息数据孤岛。系统应预留相应的接口,纵向可支持与省、市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横向可满足与地方政府政务系统、行业主管部门业务系统以及同级其他单位业务系统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不能再建成一个“信息孤岛”,数据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也是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实际需要,严格遵照国家和省制定的顶层架构设计规范,坚持统筹规划、需求主导、资源整合、以用促建的原则,逐步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力争建设出一套可用、能用、好用的信息化工具,打造一款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工作利器,助力安全生产“双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实现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