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说好”高考真题
—— 以2017年全国卷I第40题为例

2018-07-24 06:36安徽江寿春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华诗词文化

安徽 江寿春

高考真题代表每年高考的考点和题型趋势,凝聚着命题者的心血和智慧,最能直接体现高考命题规律。教师通过“说高考真题”能够快速掌握高考的重难点、命题方向和趋势,增强钻研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高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本人就以文综思想政治2017年全国卷I第40题为例,从试题立意、解题思路、解题策略、试题升华和备考建议五个方面谈谈应该如何“说好”高考真题。

真题如下: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一、说命题立意

1. 命题意图(为何考)

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润泽学生心田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置,落实以德树人的目标。突出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承载着“坚持以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2.考查内容(考了什么)

试题设问 知识范围 考点(具体范围) 答题角度《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原因类:围绕的主题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原因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措施类:围绕的主题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唯物史观: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提两条建议 无限定 无限定 措施类:从学校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一般采取:明确设问信息(明确设问所要分析的对象、知识依据;明确分析设问所依据的逻辑思维,是强调意义、原因、措施,还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分析)、解读信息材料(明确材料中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依据设问指向对信息材料进行分类)、明确知识依据(依据设问和材料信息,找出相关理论依据)、链接组织答案(尽量采用理论+材料组织答案;也可以将理论融会贯通于给定的材料中,这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要求高)步骤进行,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步走”策略:即存量知识→ 回应试题→生成答案。

1.存量知识(思维主线)

第一问:

第二问:

2.回应试题并解题

第一问: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体现了教材观点: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体现了教材观点:精选诗词内容,选择艺术价值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以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体现了教材观点: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教材观点:深入挖掘诗词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体现了教材观点:采用丰富形式,运用大众传媒增强诗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第二问: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体现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体现出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体现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3.生成答案

第一问: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2)精选诗词内容,选择艺术价值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以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立足社会实践,进行了文化创新,突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主体作用)。

(4)深入挖掘诗词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优秀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了正能量)。

(5)采用丰富形式,运用大众传媒增强诗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手段,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第二问: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3)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解题策略

答题结构逻辑化、条理化:各个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答题时要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先答哪个要点,后答哪个要点,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

(1)注重构思。认真审视设问,明确设问的指向和答题范围,思考该设问包括哪几个知识点。然后逐层审视材料,找到材料与限定知识点的对应点,并在材料上简洁标示出来。对答案要点和思路进行宏观规划,以保证行文的科学性、条理性和完整性。

(2)编制提纲。编制提纲可以确保答案完整性和条理性。提纲一定要列,但必须简洁扼要,字数不宜过多,自己明白即可。提纲应包括两大内容:列出本题共有几问,每小问分几层,每层包含几个要点,每个要点要使用哪几个关键词。第二,设计答案的卷面布局,为下一步规范作答奠定基础。

四、试题升华

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抓住学生的诗词文化情结,以学生作为观众的经历为基础,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本题包含两条主线:(1)诗词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中华优秀文化教育。(2)电视观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主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的学生。

通过对本题分析,明晰了2017年高考命题的新动向和新境界,即以“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为依据。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教研、领悟“一体四层四翼”的丰富内涵,开展有效教学和备考。何谓“一体四层四翼”,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明确指出:“一体”指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一体”是总体框架,“四层”与“四翼”是“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性支撑,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对本学科的“四层”与“四翼”有清晰的认识,渗透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备考建议

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构建自己的“知识库”。知识的系统化构建则能为学生答题提供非常精准的思考方向和解题思路。

注重信息获取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注重文本阅读,会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再进行逻辑推理。平时要强化材料阅读训练,注意划分逻辑层次,找出关键词,正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力求做到答题准确、简洁。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多引导学生对社会焦点进行辩论式的探究,也可以针对性地补充相关专家的一些理性分析,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高度,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核心素养。

关注时政热点,渗透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高考政治试题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国家建设发展成就,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凸显高考评价体系基本要求,反映高考内容改革精神,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平常上课要结合社会生活现象,特别关注十九大报告内容的新提法、新思想,注重德育导向和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灵活运用思想政治课原理进行分析,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强化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诗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谁远谁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