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晓,李思民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花球啦啦操是啦啦操运动项目之一,是在音乐伴奏下运动员手持花球,结合32个基本手位动作、难度动作、过渡动作、舞蹈技巧等动作元素,展现干净利落、快速、准确、制动等技术动作的运用,在成套动作中结合层次、队形的不断变化来突出视觉效果[1-2]。层次的运用是影响成套动作舞台效果和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层次分析可以从垂直空间和动作层次2个维度进行分析[3]。空间层次的运用主要涉及空间场地的利用,动作路线的运用和垂直空间的运用,动作层次运用主要通过难度动作、过渡动作、舞蹈动作以及托举与配合动作的使用来表现。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啦啦操委员会的积极推广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五级赛事体系,许多队伍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竞技舞台进行交流学习[4]。然而,近几届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啦啦操集体项目成绩排名靠后,与世界强队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技术动作还是编排创新都与世界强队存在差异。本研究以2016年和2017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前3名成套动作为例,从垂直维度对成套动作空间层次的使用进行探讨,为成套动作空间层次的编排提供理论参考。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空间层次运用为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访问国际啦啦操委员会和中国啦啦操委员会官方网站,查询有关花球啦啦操层次运用方面的信息;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啦啦操”为主题检索1998年-2017年3月的文章,共检索到文献963篇,其中关于舞蹈啦啦操的文献有323篇。根据检索到的文章对有关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层次运用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仔细研读新周期啦啦操竞赛规则等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表1 专家访问人员名单
表2 裁判员访问人员名单
1.2.3 视频分析法 通过分析视频对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成套动作空间层次可量化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成套动作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推理。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观看比赛视频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利用EXCLE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成套动作空间层次变化整体使用状况
图1 花球啦啦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空间层次变化二维折线缩略图
二维折线图能够直观反应成套动作空间层次的变化,所谓二维折线图主要是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5]。以时间状态为横坐标,空间状态为纵坐标对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空间层次变化以二维折线图的形式呈现。由图1可以看出,站立空间是最常使用的空间状态,运动员围绕B空间上下波动,形成高低起伏的二维折线图。由于花球啦啦操集体项目参赛人数多,在同一节拍上运动员可能处于不同的空间状态。二维折线图能够直观反应整套动作垂直空间动作变化的时间长短、时间间隔、空间变化次数以及变化的复杂程度等内容。图1仅是压缩图,在正常比例的图表中每一个时间点都有相应的空间状态。
2.2 成套动作空间层次变化内容分析 花球啦啦操成
套动作的评判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可量化的指标也有不可量化的指标[6]。成套动作层次的运用影响裁判员对成套动作视觉效果和舞台效果的评判,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与教练员裁判员对影响层次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分析,筛选以下可量化的指标进行分析。
2.2.1 时间使用 节拍的多少能够反应不同空间层次使用时间的长短,由表3可以看出,5个空间层次的使用呈现:B>A+>A>C>C+。B空间使用时长最长平均每套动作占总时长的95.5%左右。对比A层次和A+层次的使用发现2016年美国队和日本队A空间的运用均大于A+空间的运用,2017年美国队A空间的使用也大于A+空间的使用。由此,世界强队在A层次和A+层次的运用中更倾向于A空间层次的使用。对比C空间层次和C+空间层次的使用发现C空间的使用均大于C+空间层次的使用,2017年美国队没有使用C+空间层次,而落后于日本队。由此推断C+空间层次的使用是影响美国队落后于日本队的因素之一。
2.2.2 内容组成 A空间层次的主要内容是动作之间的过渡与连接和一些地面难度动作组成。C空间层次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动作、托举动作以及跳跃类难度动作组成。由表3可知,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中地面空间和腾空空间的占比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站立空间的使用也就是B空间占成套动作的95.5%。
成套动作B空间的运用主要包括舞蹈动作和难度动作2部分。由表4可以发现舞蹈动作所占比例较大,平均每套动作占77%左右。难度动作占23%左右,舞蹈动作和难度动作使用占比呈现7:3的模式。对比分析美国队和日本队B空间难度的使用额可以发现,在竞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难度动作使用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成套动作排名的重要因素之一。B空间难度动作主要包括转体类难度动作和平衡与柔韧类难度动作,转体类难度动作的使用大于平衡与柔韧类难度动作的使用。通过分析B空间难度动作持续时间长短发现,节拍主要集中在16拍和24拍。美国队2016年和2017年都采用了24拍且都是以集体完成的形式出现,动作完成质量高。日本队2016年和2017年都采用16拍的形式出现,以集体完成的形式出现,在动作完成质量上和美国队相差较小,但从难度系数来美国队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墨西哥队2016年采用了16拍,以集体完成的形式出现,完成质量不高,运动员水平相差较大。2017年采用了24拍,以集体和小集体相互结合完成,完成质量较2016年有所提高,但和美国队和日本队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次演出他老婆没像往常一样因担心他而相跟上来。老太太把一只蚊子打死在厨房窗户上,看着脏,就上灶台擦,结果下不来了,喊王爷,王爷在另一端屋子做木偶,太专心,没听到,老太太只好自己跳下来,就崴了脚。这些天被他大儿子在城里的楼房里照顾着。每天,王爷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
表3 成套动作不同空间层次使用时间统计一览
表4 B空间动作内容组成一览
2.2.3 队形变化
表5 空间转换的同时展现的稳定队形一览
队形变化是影响成套动作视觉效果和舞台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7],在成套动作中站立空间的队形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站立空间队形的变化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且不能体现成套动作的创新性。本研究主要分析形态稳定的成型队形和流动队形,跨层次队形是运动员通过空间层次转化的同时形成的稳定队形,由表5得出平均每套动作跨层次队形的使用次数为10.7次,在6套成套动作中有52.3%的稳定队形使用了空间层次的变化。分析6套成套动作中跨层次队形的使用数量发现,跨层次队形的使用数量和成套动作排名有线性关系,排名越靠前跨层次队形的使用数量越多。分析视频发现通过A空间的转化形成的跨层次队形较多,主要是因为通过A空间进行队形变化运动员容易快速到位,且对运动员的体力消耗较小。通过C空间的变化形成的跨层次队形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运动员在空中变换队形不容易快速到位,容易出现失误,对团队的默契程度要求较高。通过C空间的变化形成的队形视觉冲击力大,能够展现运动员的水平和团队的默契程度。C空间变化形成的队形视觉冲击力比B空间和A空间变化形成的队形的视觉冲击力强。
2.2.4 层次转化
表6 成套动作空间层次转化一览
由表6可知,6套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中出现了8种不同类型空间层次的转换,2个空间层次的转换出现4种,3个空间层次的转换出现3种,4个空间层次的转换出现1种,共出现了158次。2个空间层次的转换和3个空间层次的转换每支队伍均不同程度的选择使用。4个空间层次的转换相对复杂,2016年和2017年前2名的队伍均选择使用,且都是以动作组合的形式出现。由此推断,以动作组合的形式来实现复杂空间层次的转换将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在成套动作中最常见空间转换类型包括“A-B”“BA”“B-A-B”“B-C-B”“B-C-A”。对比分析6支队伍发现,空间层次转化的使用类型和成套动作排名有关,动作排名越靠前,层次转化的使用类型越多。6套动作中2016年墨西哥队使用空间层次转换次数最多为33次,最少的是2017年美国队使用了21次。从6支队伍的层次转换次数看,层次转换使用次数的多少与成套动作的排名没有明显的影响。6支队伍“B-C-B”的使用次数最多为64次,占总次数的51.6%,也就是站立到腾空再到站立的过程,是成套动作中主要使用的空间层次转化类型,在难度动作、过渡动作和配合动作中均有出现,其中难度动作最多。“A-B”层次使用次数为33次,平均每套动作使用5.5次,“B-A”共使用25次,平均每套动作使用4.2次,“理论上“A-B”层次转换和“B-A”层次转换在次数上应该大致相同。“A-B”和“B-A”平均每套动作相差1.3次,其原因有2个。首先,在成套动作表演中有些队伍在开场时选择部分运动员跪立造型开始。其次,是运动员在进行跳跃类难度时直接由C空间转换至A空间,由此减少了“B-A”空间转换的使用。“B-C”和“C-B”使用较少主要是“B-C”层次转换主要是在进行配合动作或托举动作时选择使用。“C-B”是在托举和配合结束时选择使用。“B-C-A”类型多以难度动作和配合动作出现。
由表7可知,在成套动作中不同动作层次转换内容呈现:难度动作>过渡与连接动作>舞蹈动作>配合动作>托举动作。难度动作是实现成套动作空间转换的重要内容占成套动作层次转换的40.1%。通过过渡连接动作实现空间层次的转换也是最常见的,托举与配合动作在成套动作空间层次转换中起到点缀的作用,可通过托举与配合动作实现复杂多空间层次的转换,增加成套动作的创新性。
2.2.5 层次叠加
表8 成套动作层次叠加一览
在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中层次叠加指同一节拍出现2种或2种以上的空间状态,层次叠能够增加成套动作的层次感增强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8]。在成套动作中空间层次的叠加使用主要是2个空间层次和3个空间层次的叠加。由表8可知,2个空间层次的叠加是层次叠加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15~24次之间,2层空间层次叠加使用占比最大的是2017年美国队,占空间总数的96%。6套动作中平均每套动作2个空间层次叠加使用占总数的82%左右。3个空间层次的叠加使用次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1~8次之间,2017年美国队仅使用了1次,平均每套动作3个层次空间的叠加占总数的20%左右。随着花球啦啦操的发展3个次叠加使用的情况逐渐增加。由此推测,多空间层次叠加使用将逐渐出现在成套动作创编中。
1)在时间的使用上,B空间层次是最常使用,主要内容包括舞蹈动作和难度动作,世界强队在A层次和A+层次的运用中更倾向于A空间层次的使用。
2)跨层次队形的使用数量影响成套动作的排名。通过A空间进行队形变化风险小、经济省力、视觉效果一般。通过C空间进行队形变化风险大、效益高,视觉效果好。
3)成套动作中最常见空间转换类型包括A-B、B-A、B-A-B、B-C-B、B-C-A。难度动作是实现成套动作空间转换的重要内容。
4)2个空间层次的叠加是层次叠加的主要组成部分,多空间层次叠加使用将逐渐出现在成套动作创编中
表7 不同空间层次转换统计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