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琳
摘 要:每一门学科都因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特点、教学规律和教学体系。长期以来,声乐教学主要以个别课形式,根据不同声音功能和特点、不同声音感受和理解、不同声音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了声乐教学的特征和基本规律。
关键词:声乐教学;特点;规律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科教学内容或歌唱技术要求的需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本文对声乐教学的主体、声乐教学的实践方法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1 声乐教学的针对性
既然声乐教学是根据不同教学对象而进行的教学技能训练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那么,教学对象在思想素质、生理素质、音乐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声乐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就是教师根据不同条件和素质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可以说是声乐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有的放矢的教学措施。声乐教学的针对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教学对象歌唱发声技术和歌唱技能技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采用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并不是千篇—律的,而是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另—方面,针对教学对象的声音特点、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采取更有利于声乐技巧发展和艺术表现力提升的教学对策或教学方案,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他们的声乐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有道是殊途同归,就是这个道理。
2 声乐教学的反复性
声乐教学的反复性,表现为歌唱概念上的反复现象和歌唱技能训练的反复现象。歌唱概念上的反复,是声乐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特殊传授方式所致,同时又是教学对象心理、生理因素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致。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中,声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大都根据教师的经验,把自己歌唱的感受和体验、歌唱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语言传授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的启发来获得与教师相同的歌唱感觉和音响效果,并通过重复来巩固这种声音概念和声音效果。比如,声音“靠前”或“靠后”,声音位置“高一点”等技术要求,都比较抽象空洞,凭借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在教学中养成的教学用语习惯,往往无法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学生在教学中对歌唱的概念、理解和感觉不透彻,并难以固定相应的动作。此外,学生歌唱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以及情绪上的变化,都可能对歌唱的概念和感受产生影响。
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反复、巩固的过程。美妙的歌声不仅来自正确的概念,而且依靠反复、持久而有效的练习,养成良好的歌唱肌肉运动习惯和思维习惯,从中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以巩固声音概念,是帮助学生掌握歌唱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基础发声技能训练是歌唱的技术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歌唱中的气息运动、喉咙的打开、声音的共鸣作用等技术手段,都是由人体各部位的具体动作来执行的。然而,—个正确有效的歌唱动作,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或千百次的反复,才能真正掌握。
总之,声乐教学中的反复性,是声乐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客观现象,是声乐教学规律的必然反映。然而,声乐教学的合作性则是主观或人为的现象,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变的。
3 声乐教学的实践性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学科。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从声乐技能技巧训练和声乐艺术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
技能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技术要求,在不断的实践和应用中,逐步加深对歌唱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巩固歌唱技能的基本动作和方法,努力掌握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技术和声音要求。因此,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过程,本身就是—个实践和应用的过程,是—个通过实践才能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效果的过程。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发现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才能及时地修正和调整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的声乐技术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完善。
声乐艺术实践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歌唱心理的主要渠道,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体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声乐艺术实践中,歌唱的场地、环境、气氛等外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歌唱者心理狀态的变化。因此,较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创造条件,多参与声乐艺术实践,巩固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声乐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声乐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其建立稳定健康的歌唱心态。
4 声乐教学的合作性
声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共同培养声乐艺术表现能力的教学活动。声乐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在声乐教学中起到传授知识的“知识源”的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接受声乐知识与技能,创造和表现声乐艺术的主体。教学的双方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传授学生正确、规范、科学的声乐技能和声乐技术;另一方面,学生要努力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并按教师的声乐技术要求大胆地实践和尝试,使教师的声乐技术及艺术的要求,在自己身上得以实现。因此,声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声乐教学中的合作性是建立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明确的教学观点,合理的教学要求基础上的,是教师与学生知识的往返交流,是传授经验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能的掌握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反复练习,教学双方需在正确教育思想基础上相互信任和配合,教师要及时使学生认识声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地合作起来。
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不可能按照一种模式进行,也无法形成特定的模式。因此,遵循教学特点和声乐教学规律,因材施教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金雷.谈歌唱中共鸣的构成与运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2] 张妮.声乐表演艺术之管窥[J].北方音乐,2010(04).